天天下雨的日子,古代人是怎么扛住的?
风吹雨打的日子,还是接地气的日子……就是容易长蘑菇!
我春节从干燥的大西北回来以后,就没见过太阳,看到有人截图了这个……真是令人忧愁的太阳!
更可怕的消息可能还在于,这场雨再不停,就要直接连到了清明节了。然而,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纷……纷……
所以,就头顶着发霉的蘑菇,聊一下雨具吧,虽然我觉得小仙女、大侠客以及穿越的帝王将相们估计不太需要这个,但是我们古今“社畜”还是需要的!
伞
古风圈的伞,自然是比较花哨的,主要是摆拍的道具。
又或者脑补日本的那种,或者现在的油纸伞,这些基本已经是比较艺术化的产物了。
事实上,实用的伞都是朴素而宽大的,毕竟避雨才是它赖以存在的看家本领啊!所以这些真实生活里的雨伞就显得不怎么鲜亮精致了,而且明清时期对于雨伞、伞盖的使用也有等级要求。
△ 20世纪初,一位出行的医生 / 网络
△ 金廷标画作 / 网络
其实雨伞往往不堪用,因为它限制了手部的动作,对于当时一些出行是为了劳作的人来说,就显得比较累赘。
这时候就比较需要蓑衣。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给原创作者的一点福利,大家的浏览和点击会产生一些微末分成补贴作者。但具体的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生成,每个人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所能看到的。
蓑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我们朗朗上口的诗句,只是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浪漫表达。事实上蓑衣的形象往往和弯腰低头的姿势联系在一起,是田间劳作时御雨的东西,即便在文人画中它也顶多能去钓个鱼。因为蓑衣的形制主要庇护的是后辈,而不是前胸。
蓑衣一般分为两截穿着,肩上是一件如短斗篷的样式,身上是一件如围裙的样式,手部没有特别的遮挡,这样就比较便于劳动。它的材料一般使用疏水耐腐的材料,如蓑草、棕丝棕皮、高粱叶子等等,主要看当地的植被情况。
△ 蓑衣-丽水遂昌县王村口镇-彭志华 / 网络
△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劳作者 / hainan.gov.cn
蓑衣的历史很长,但是变化应该并不大,这种草根的物件也鲜少有人正面去记录它。一件蓑衣的用处是很大的,除了遮风挡雨,冬季盖着能御寒,夏天垫着当凉席,充满了民间特有的生命力。
它的没落,和我们之前写《散落在回忆里的各式中国木屐》时谈到的很像,是因为材料的发展,橡胶塑料制品更加便宜易得,并且轻便耐用,人们自然而然做出了对自己生活更便捷的选择。
雨衣
雨衣比之蓑衣,更高级了许多。
明代时期就有雨衣,它应该比所以更接近“衣”的样子。明代时期采用密实的面料,再用油(有估计有点像油布伞的缩放),达到防水的目的。
雨衣、雨帽,用玉色、深蓝、官绿杭紬或好绢,油为之。先年亦有蚕茧纸为之,今无矣。有斗钵式,有道袍式加褂者。御前大臣值穿红之日,有红雨衣、彩画蟒龙方补为贴里式者。
——刘若愚《酌中志》
这里面提到的蚕茧纸,应该是一种细密光滑的纸。早期有人认为它是绵茧(一种难以缫丝的次茧)做的,后来学者考证认为应该还是植物纤维所制,只是光泽较好。
清代时分为“雨冠”、“雨衣”和“雨裳”,用毡、羽纱或油绸来制作,同样是取它的疏水性。故宫存有一件黄签写有“圣祖”的羽纱雨衣,样式就如一般的衣服。
△ 大红水波纹羽纱单雨衣,清康熙
雨服面料为平纹羽毛纱,无图案。织造后经轧光,织物表面显现碾轧的水波纹。羽毛纱手感粗糙,但经轧光后雨水落于其上可自然滑落,不内浸,是制做雨服的高级材料。
这里的“羽纱”并非挣得由羽毛制作,而是由西方国家使者进贡给清朝廷的面料,原料是生羊毛,厚密的叫“羽缎”,疏细的叫“羽纱”,《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这种材料,是以面料的稀缺性来烘托贾府的奢华富贵。
之所以被冠以“羽毛”的名字则是得益于它的特殊功效,它经过织造及处理以后,挺括光亮,雨水落在上面不会像寻常织物一样被吸收,而是像雨衣一样抖落,这个特性和鸟类的羽毛很相似,加上并非国产,所以就误以为是羽毛制作的了。
从清代留下的线图看,雨衣是有上面这种与衣服很相近的,也有像斗篷的,里面再缀缝衣服。
△ 皇帝雨衣 / 皇朝礼器图式
这样的雨衣自然是比所以显得体面多了,但是在色彩上依然会有一些等级限制。
帽 和 鞋
蓑衣搭配的一般是笠,但是笠的用途比较多样,也可以遮阳。小仙女喜欢的那种在帽沿围一圈的做法(见《是幺蛾子?是山寨?还是别样的时尚? | 古风新潮×年度盘点》),实际上要么是为了遮蔽风沙,我们所见的唐俑的应该是这种;要么就是提高遮阳的效率,客家女子所戴的就是这种。
△ 吴伟《雪江捕鱼图》 / 网络
△ 客家笠嫲 / 网络
笠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和蓑衣一样,主要看当地的产物,而做工又因为材料有所区别。样式也挺多种类的。
△ 1939年,香港女孩 / 网络
雨天穿的一般是“泥屐”。
下面有两个齿,一般用性能好一点的木头做,毕竟是要泡水的。鞋面只有半个,做的比较宽敞,方便在不脱鞋的情况下套穿这个“泥屐”,以达到保护普通不沾水的鞋子的目的。
诗文中比较常提到的是“雨屐”,如“烟舟撑晚浦,雨屐剪春蔬”,不过没有更多形容,不太能确定究竟是何种形貌的。
但是木屐即便形貌有所差别,内在逻辑还是比较一致的。以前的路以土路为主,下雨后就比较泥泞,不单单只是会有积水的问题,有了木屐的帮助就能避免湿脚脏鞋。不过可能对于穿着者的走路稳健程度也有要求吧。
△ 曾鲸《苏文忠公笠履图》 / 网络
关于中国木屐之前在《散落在回忆里的各式中国木屐》里有过比较详细的介绍。
不美好的古时候
还看到过有人考证,是不是戏曲的那种“腰包”(扎在胸上的裙子)是不是也是免受下面衣服收到雨水侵袭的设计。(有点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作裙】江南男子的冬季劳作回忆》)
△ 年画白蛇传 / 网络
不过这个考证有没有依据,但是这个思路倒是不错,可以给一些遇到天冷天热、刮风下雨就没辙的现代古风爱好者一些开脑洞的方向。(当然这个不能提法是不能视作真正的历史依据的,很多古风错误就是把假设当史实造成的)
但是这些依然不能解决真正问题。
一些堪称灾难的天气,比如台风天,就不要出门了。
但是对于一般群众的生活来说,是不如小仙女们认为的那么舒坦的。古时候的农民渔民,该出门还是出门,至于现代“社畜”也没说下雨天就可以请假不上班了(某些特权情况就不要拿来杠了)。
就比如蓑衣吧,一般人也可以用普通的白布浸桐油做成油布雨衣,但是可能最后农民们还是会选择蓑衣,这是性价比决定的。贵族们不需要像农民那样出门,而农民也不需要贵族那样穿着。很多古风爱好者无法解决的生活难题,往往就是来自于这样的阶层偏差。
(生硬的无过渡)
别再下雨了!狐和猫都长蘑菇!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相关文章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故园长歌——五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解说词
-
貂蝉是谁?关于貂蝉原型的四种说法
-
李煜与小周后的不伦之恋 李煜与小周后厮混
-
先后当过三个兵团的司令员,这一年,他一人被授予开国上将
-
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27日
-
楚汉战争:刘邦项羽决战之地在何处
-
周恩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
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孩子是谁 传闻孩子是被宣太后杀死
-
青铜器收藏亿元时代的雷池禁区
-
【党史声音日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诞生
-
佛学基础丨人天行果——五戒
-
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人最大的悲哀是心死/没有思想
-
1955年行政级别工资制度是如何出台的
-
尚阳堡是现今什么地方?
-
开国功臣被处死,行刑前拿出免死金牌,刽子手一看竟哈哈大笑
-
越南末代皇帝的五位皇妃档案解密
-
“宣城画派”的前世今生(三)——宣城画派形成的经济因素
-
视觉中国为何那么横?股票受248只基金追捧凭什么?
-
程万军:一战乃中国隐痛却是日本称霸宣言
-
【邓氏寻亲】隆陆公支系寻失散多年宗支
-
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毒害民众/制约科学发展)
-
古希腊文明5个阶段 爱琴文明是整个古希腊中最悠久的文明
-
蒙古灭金的时候,金国为什么往河南迁都,而不是回自己东北老家?
-
孔子当税收官的那些事
-
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情史,卫子夫真的是因为与人偷情?结局悲惨
-
古代造反难成功,为何叛乱者不去周边建国,非要一根筋往中央打
-
物理学家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一生专心研究(开创摩尔单位)
-
康熙的母亲是谁 康熙生母揭秘
-
爷爷送给孙子一把“青铜剑”,儿媳好奇来鉴宝,专家估价让她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