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酒多情似故人
灯红酒绿,是大家熟知的成语,灯光与酒色,令人目眩神迷。灯红,可以理解,古代的灯其实都是火,说灯是红的是很正常的。但酒为什么是绿的?
翻开古人的作品,到处都是“酒绿”或“绿酒”的诗词,其实古代酒的做法与现在基本一致,市面上卖的酒无非白酒、黄酒、红酒,绿酒还真是不多见,常见的貌似也只有竹筒酒。绿酒这么少见,古人究竟为什么要说酒是绿的呢?
先看古人怎样描述酒绿。白居易
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陶渊明
说:“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杜甫《独酌成诗》讲:“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晏殊《清平乐》讲:“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王稚登《新春感事》云:“红颜薄命空流水,绿酒多情似故人。”王迥《酒趣》曰:“白玉瓶装绿液浆,好酒应留与人尝。”
诗人词人难道都是色盲吗?不然。古代的酒,尤其是家酿,没有榨煮过程,较为粗糙,酒熟后即可过滤饮用。过滤不净,碎米、碎渣浮在酒面,甚至有的酒糟也没有滤出,这样的酒古人称之为“浊酒”。所以,古人说喝酒,也说吃酒,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
浊酒杂质大,酒的表面时间长了就变成淡绿色的如蚁的糟沫。就是这层糟沫,让酒有了“绿酒”“绿蚁”“绿液”等称谓。
三国曹植在《七启》中说:“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还有《释名》中说:“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浮蚁”就是浮沫,是绿色的。
这就是“酒绿”的来历。
在古代,“酒绿”就是一个实指,没有贬义色彩,相反,还是对酒的赞美。但自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中创出“灯红酒绿”一词后,意思就变了。书中,(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由于说这话的情境并不好,从此,“酒绿”就和“灯红”一样,蒙上了贬义色彩,变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近意词。
说实在的,“灯红”和“酒绿”还真冤呢!
(据搜狐文化)
相关文章
-
恶魔龙:阿根廷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2.2亿年前)
-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流传下来的:侗族(节令说唱活动)
-
开国上将中,他的级别最低,却因为一个重要身份被授上将
-
巨型泰坦巨龙:富塔隆柯龙 体长最多34米(脖子占一半)
-
秦朝竹简上有篇文章,名叫《泰原有死者》,古人真的有想象力
-
一代传奇严信厚从擦招牌的学徒,到叱咤商海的“宁波商帮”第一人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哪个故事
-
旱魃是什么生物:传说神兽“犼”(黄帝的女儿/旱神)
-
30年前,在农村走街串巷的神秘“赊刀人”,为何预言句句成真?
-
大型植食恐龙:埃德蒙顿甲龙 全身布满骨质刺(防御超强)
-
学党史悟思想︱百年党史天天读生态文明日日讲(8月26日)
-
乾嘉三大家是哪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袁枚为主)
-
史上第一猛将,忠心却被冤杀,临死前说:我挖断了龙脉,报应啊!
-
1972年山东出土《太公兵法》,打破了姜子牙兵法是伪作的千年传言
-
最早的食肉暴龙:始暴龙 拥有超长前肢(以中型恐龙为食)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三):音乐、文娱
-
毛泽东评价周恩来: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
-
皇帝每天都要“冲龙沟”,宫女们却抢着伺候,这是为何?
-
【边疆时空】田广林陈晓菲|辽朝南京地区的海疆、海口与港口
-
旧鲨齿龙:最古老的鲨齿龙科(最长10米/仅出土尾椎骨)
-
飞花令第15波丨为什么初七被称为“人日节”,今天有哪些习俗呢?
-
【三亚·团史天天学】第一百四十七期:听完这曲战歌,毛主席连声称赞三个好!
-
揭秘:蒋介石与大舅子宋子文的20年恩怨
-
不流血的“改朝换代” 历史档案解密
-
丰润出了个“将军村”马庄户走出三位将军
-
居安思危,在清醒前行中守护无恙山河
-
侧空龙:北美大型恐龙(最长18米/德州州立恐龙)
-
汉景帝刘启是怎么死的?病逝(没有庙号)
-
妻妾争斗,古代男人会站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