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后的军队该如何处理?看蔡锷的想法
梁启超的《中国立国大方针》一文,曾由共和建设讨论会印行两万册,随后又在《庸言报》发表, 广为传播。蔡锷一定是读过这篇文章的,他毕竟是梁启超的入室弟子,对老师的思想总能够心领神会,体贴入微。所以,他在许多场合都一再表示,革命已经完成,破坏已经结束,接下来只能是收拾和建设。蔡锷是云南新军起义的领导者,但是,他对于革命可能带来的破坏,从一开始就保持着高度警惕,对于军人干预政治的危害,也总是忧心忡忡。他曾与朋友谈到军人的职责与操守,他告诫诸位同人:
图:梁启超
革命功成,端赖军人,然此次革命在恢复国土,扫除恶政为宗旨,并非有望于个人之利益也。今目的已达,宗旨已伸,即心安理得,决不望有何种报酬。况我军人决心赴难之时,已置身命于不顾。今大功告成,身命尚健在无恙,得享余生,受赐已多,其有希冀报酬者,即属分外。此次革命,是普天同胞人人心理中所欲为之事,特假手我军人以成之。故军人不可说同胞未来帮忙,一味抹杀。盖革命非军人不能成事。一般人民未预闻其事,不独可以保地方之治安,尤足避意外之俶扰。云南革命后之秩序井然,地方安静,其原因在纯以军人为主动,人民未毫末参加所致。此不仅全滇之福,抑为西南边局之幸。
这一大段话,传达了几个信息:第一,军人有军人的职责和义务,革命或有赖于军人的参与,但民众则不应参与,这样反而有利于地方秩序的尽快恢复;第二,革命是全体人民的意愿和要求,虽然借助军人以成之,但革命成功之后,军人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要求报偿,只尽义务,不求权利;第三,革命完成,军人应该自觉地让出位置给建设人才,军人不得干预行政,军务、民政不得混淆。在这里,他寄希望于别人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到。蔡锷也是军人,云南成立的也是军都督府,也以军政统一的方式治理地方,有所不同的是,从一开始,他就随时准备交出手中的权力。他一再表示:“滇省自设立都督府以来,凡民政、财政、外交、教育、实业各有专司,都督并不加干涉。惟皆隶属于一机关之下,故行政甚为敏活,号令不至纷歧,而部曲将卒亦无从干预民政之事。窃意军务民政,将来必须划分,始足除武人政治之弊。”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苏子韬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古代女子一旦充军就完了?
-
解放军第13军红军师准备强渡红河,一战歼灭对面2千越军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其余部在南美洲横扫千军
-
北票颌龙:辽宁小型食肉恐龙(长1.8米/距今1.2亿年)
-
身教胜于言教,影响力才是关键,从虞舜教人敬老说教育
-
一九五八年,周总理来到毛岸英墓前,沉默了良久,对陈毅说了一句话!
-
《唐诗三百首》哪一首诗被认为是糟粕之作?
-
解放军班长空手夺机枪,许世友司令员盛赞对越反击战英雄
-
揭秘历史上七宗惊天谜案 历史上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件
-
中越战争许世友疏忽大意致使部下被擒
-
他是一名另类的贪污大臣,敛钱还获得皇帝支持,你知道是谁吗
-
印加帝国为何不堪一击 印加帝国被欧洲人打败原因是什么
-
许世友有一个“土方子”,周总理听说后哈哈大笑,说我们用不了
-
王翦到王导,谢安到谢晦,王谢二族由盛至衰,折射出历史的变迁
-
民间故事:《道士下山》第七集
-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清朝初期的反清事件(以吴三桂为首)
-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其真相让人震惊
-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掩耳盗铃故事出自哪里
-
退位的武则天是什么结局 不到一年离世(被迫退位)
-
所谓“欠债还钱”,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不还,是不是没道理
-
周恩来鼓励侄子到基层锻炼送这句话作为勉励
-
揭秘蒋经国初恋:16岁时与冯玉祥女儿冯弗坠入情网
-
勾践剑的五个迷团:现代仿制古剑竟困难重重
-
揭秘李小龙父子皆离奇死亡之谜
-
历史上,为何不准超50岁的妃子侍寝?并非人老珠黄,而是另有原因
-
技艺|传统壁画的制作和技法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棣?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
“3·15”说说江苏历史上那些诚信故事
-
大梁处以哪个朝代?大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