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都用什么武器?“十八般兵器”那只是传说
如果看《三国》、《水浒》、《说岳》、《说唐》这些古典小说,你就会一脑子的“十八般兵器”,什么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凤翅镏金镋,把古代战争升华成了一场江湖卖艺秀;如果万一不幸地读了武侠小说,看多了冰魄银针、唐门暗器、碧血剑、屠龙刀啥的,那就真走火入魔了。
中国正史是坚决反对“唯武器论”。《二十四史》里很少有关于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记载,正史中的战争无非是虚头巴脑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仿佛计谋一出,即“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有兵器啥事。
比如《史记》在描写刘邦灭项羽的垓下之战时说:“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这段战争描写不可谓不精彩,时间、地点、双方兵力、战斗过程乃至四面楚歌之计均介绍得清清楚楚,唯独只字未提汉军是用什么武器击败楚军的。
中国兵器, 不仅不见于正史,连兵书中也鲜见相关内容。《孙子兵法》十三卷,谈用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就是没有一卷是专门讲兵器的。正如戚继光所说,“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和《孙子兵法》一样,中国兵书的主流是军事哲学,兵器的地位简直就是等而下之了。
然而在正史中遭到冷落的兵器,在古典小说中倒是大放异彩。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器(艺)”的说法,如《五杂俎》中所说:“一弓、二驽、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古典小说往往会在这真实存在的“十八般武器”基础上展开详细的兵器描写。
但核心问题是,古代存在的兵器不代表就是实战中用的兵器,十八般武器所讲的可能更是民间兵器,而非大规模装备的军用兵器。比如,《水浒》中解珍、解宝兄弟打虎时用的是钢叉,孙立、孙新兄弟用的是鞭,李逵用的是板斧,秦明使的是狼牙棒,徐宁用的是钩镰枪;《说唐》中秦叔宝用的是铁锏,程咬金是宣花大斧,宇文成都那是凤翅镏金镋,裴元庆和李元霸用的都是双锤,真要这么一股脑的上了战场,那可不就成了庙会杂耍了?
如果说古典小说的兵器还算靠谱的话,那么武侠小说中的兵器基本上就算科幻范畴了。比如说在古龙的名著《七种武器》中,除了长生剑、碧玉刀和霸王枪还基本算靠谱,像孔雀翎、多情环、离别钩、暴雨梨花钉这些“上古神兵”简直是匪夷所思。
在武侠小说中,大侠往往是赤手空拳,要用兵器的话基本上都是剑,最厉害的武学除了内功之外基本上也是剑法。剑自然是一个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兵器,但在古代战争中,却基本属于“装饰性”而不是实战兵器,实战普及程度远不如刀,充其量就是将官们拿来撑场面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武侠小说的侠客们面对的主要是武林,假想敌都是不穿铠甲的对手。对于无丝毫防御装备的对手,锋利轻快的剑可发挥最大的威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在战场上,士兵都身穿铠甲,这就大大减弱了剑的实战威力。
还有棍,这也是古典小说和武侠小说中的明星兵器,比如武松的哨棒、少林寺的棍僧。但神奇的是,棍这种更像表演器具的兵器却也曾应用于实战之中。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曾著有《剑经》一书,虽名为“剑”,但实际上说的是“棍”法。俞大猷曾经造访少林寺,走时还带了僧兵到军中效力,让时人没想到的是,少林棍法从木棍升级为铁棍之后,竟然在与日本刀的实战对抗中尽显优势,成了当时俞军的一大王牌。而据少林寺自己的记载,六百僧兵三次击败数量占明显优势的倭寇,以几十人的微小代价歼敌千余。
相关文章
-
历史故事——北魏孝文帝英年早逝
-
唐朝忽悠大王是谁?李建成?李世民还是李元吉?
-
葛能全:听钱三强讲王大珩
-
项羽30万大军挖不动秦始皇陵 秦陵十大难解之谜
-
书法中的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这么理解就对了
-
马谡究竟是病死狱中还是被处斩死的
-
入朝时他是兵团司令,第二年升志愿军副司令,第三年当志愿军司令
-
韩国出土一文物,专家拿来当国宝珍藏,其实此物中国有数十吨
-
“二十一条”背后的博弈 导致延长旅大租期
-
褚时健去世以后:一部新中国商业简史
-
帕克氏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
-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冬天来了(每年的11月7-8日)
-
【民族魂 奋斗曲——三湘浩气壮河山】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
-
林彪拒绝执行毛主席命令,还摔了电报,结果被撤职
-
重怪龙:同时代最大结节龙科(长5米/上颌仅长1颗牙)
-
“遍地开花”的明代赘婿:法律说不让歧视,可仍然是“地位低下”
-
霍元甲到底是怎么死的?89年开墓真相大白
-
南宁龙:广西大型鸭嘴龙科恐龙(长8米/牙齿稀少)
-
收藏捡漏是什么人都能捡的吗?回顾多年收藏经历
-
“鬼子、阿三、棒子、毛子、猴子”称呼的由来
-
生理期极简史丨妇女节特辑
-
世界十大不腐古尸:中国千年古墓女尸竟栩栩如生
-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军事实力有多强大?完虐同时期的西方任何国家
-
似鸵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4.3米/类似鸵鸟的恐龙)
-
为什么华人聚居的地方都叫唐人街,不叫汉人街明人街?
-
艾沃克龙:印度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米/距今2.2亿年前)
-
“宁住缺角屋,不住破脑房”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智慧,有啥道理
-
历史上梁怀吉爱公主吗 梁怀吉和公主之间是什么关系
-
王震这一生的五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