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泾县宝胜寺的两幅楹联
戴治中
微信版第441期
皖南泾县城郊水西山上的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素有“皖南第一古刹”之称,现为安徽省重点寺院。
寺内大雄宝殿中拱门的四根石柱上,镌刻着两副楹联。石柱建造年代久远,但楹联字迹依然清晰。
其一:
绿水泙间有道人遗三寺磬,
白云参处无弦琴挂五松风。
其二:
一灯黄檗唐朝寺,
千古青莲学士诗。
这两副楹联字体秀美,对仗工整,尤其是用词极为精炼,将宝胜寺的环境、历史和掌故蕴含于其间。
前一联上联中的“泙”为流水声,“磬”为佛寺中敲击以集聚僧人的鸣器。全句指的是在水西山与白云山之间有一清泉奔泻,发出“泙泙”水声,在“泙泙”的水声中仿佛听到昔日在此建有的崇庆、宝胜、白云三大寺院的磬声。三大寺院总称水西寺,鼎盛时有僧人上千,故而磬声不断。据《舆地纪胜》载,唐代仅崇庆一寺就有十四院,其中华严院“横跨两山,其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尤称胜概”。崇庆、白云二寺先后毁于兵火,现仅存宝胜一寺,此联当有怀旧之意。
下联“白云参处无弦琴挂五松风”,指的是宝胜寺建在水西山上,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松涛阵阵,山鸣谷应,似无弦之琴在弹奏。“五松”,相传唐朝初年宝胜寺原址曾有五棵大松树,枝叶茂盛,树荫遮盖范围达数十丈。有云游高僧结庐舍于其下,修行拜佛,诵经弘法,后渐具规模,名之为 “五松院”。五松院经多次重建,至宋代元丰五年奉旨改名为“奉国宝胜禅院”,元朝始改称为“宝胜禅寺”。
第二联上联“一灯黄檗唐朝寺”,讲的是唐代中后期名僧黄檗希运禅师来宝胜禅寺住持,开设道场,广布教义,并对寺院殿堂僧舍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将寺院的发展推向了高峰。故后人尊称黄檗希运禅师为宝胜禅寺的开山始祖,称宝胜寺为“黄檗祖师道场”。如今山门的牌坊上额镌有“黄檗道场”四个金色大字,院内建有祖师殿。
下联“千古青莲学士诗”,讲的是号青莲居士的大学士李白在唐天宝年间游泾县水西时写下了“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廓。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谷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等流传千古的诗句。水西三寺因大诗人李白题诗而名声鹊起,后有不少文人墨客接踵而来,题诗于寺院的墙壁上。其中杜牧游水西时留有“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烟雨中。”印证了李白题诗的真实性。后人还根据李白诗句在寺院旁建了“清湍亭”“秋霜阁”。
(作者系泾县档案局原副局长)
相关文章
-
蒋介石为何厌弃原配毛福梅和第二任妻子姚冶诚?
-
他本来授上将,却坚决要求降为中将,彭老总和总理都拗不过他
-
长得帅也未必全是好事,古代就有人被围观致死
-
国家安全部最后一位红军战士、硬核“国安爷爷”孙彪逝世
-
昨天嘉兴刚发现的这件宝贝,背后竟有这样一段传奇
-
历史的转折:知青下乡与返城
-
张绿水为什么是妖妃:曾与燕山君当众行事(场面不堪入目)
-
真实三国赵云是怎么样的 赵云真的这么厉害吗
-
大清国号源起之谜 清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
命理奇谈:忽必烈四兄弟都是皇帝!
-
唐僧出家的原因 唐僧祭母泉水退让的传说
-
晚年的慈禧太后和身边小太监发生哪些趣事儿?
-
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
南巨龙:南美超巨型恐龙(超过30米长/尾巴灵活)
-
假如古人穿越到威海发朋友圈,那会是怎样的?
-
惨无人道!清朝专治宫女与太监的十大酷刑
-
迷你型植食恐龙:棘齿龙 仅0.7米长(不如成年人高)
-
揭秘咸丰帝死因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
明朝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未解之谜(多种原因推测)
-
现代人想单身就单身,在古代却是不行的,轻则重罚、重则坐牢
-
东北土味趣译《三言二拍》11:单小帅连番搭救失足女
-
如何评价魏忠贤 魏忠贤掌权时大有光复辽东之势?
-
诸葛亮表现并不抢眼,为何能位居丞相,原来刘备的做法大有深意
-
痛悼!武汉大学又一著名学者辞世
-
“我”在古代不是第一人称 竟然是兵器
-
上将许世友的武艺 少林出身能双臂举石狮?
-
唐僧他妈怎么死的?自从她失身于恶人后,吴承恩就没放过她
-
班超和张骞对比:张骞开创丝绸之路(班超收复西域诸国)
-
苏联为何与国民党修好:助蒋统一为苏当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