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汉朝人为何将五月初五视作“恶日”?
街上出现走街串巷的卖粽子的货车,商店里摆满了五色丝线、粽子等商品,各地游子准备回到家乡时,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即将到来了。中国是全世界最重视传统节日的国家,也是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在中华民族的观念当中,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它所特有的意义以及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比如端午节,已经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甚至成为世界性节日,在亚洲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如今,虽然许多人都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却不知道端午节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尤其是它在不同朝代的传承与发展。其实,历史上真正的端午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演变成如今的模样。
根据现有出土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研究,专家发现端午节最早出现于远古时期的古越人。这一点会让许多以为端午节起源于汉族的人感到不可思议,不过据河姆渡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远古时期古越人就已经发明出天干地支,也就是系统的历法,而历法是节日出现的前提,没有历法也就没有固定的节日可言。不仅如此,早在七千多年前,古越人就将午月午日定为祭祀图腾之日,并且在此日进行赛龙舟等活动,目前已经在遗址当中发现了许多竞渡所用的独木舟和船桨,这更证明了端午可能起源于古越人对于部落图腾的祭祀,在古越人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后才逐渐传到其他地区。
先秦之前,中国南北地区对于端午节的理解以及习俗都有所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南北都将五月五日视为一个特殊的日子,但过节方式却大相径庭。秦朝时由于国家统一,南北地区实现了文化上的交流,而南北地区对于端午节的理解也进行了初步交流和融合,只是差异仍然巨大。直到汉代时端午节文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汉代重新实现大一统,且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南北方思想和文化进行了大统一,因此南北地区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相互融合。不仅如此,朝廷为了统一节日,方便过节,还将历法变动,并正式确定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不过与现代不同的是,汉代时人们将五月初五视作“恶日”,并且认为这一天是五毒最为猖獗的一天,五月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而且当时有“不举五月子”的习俗,比如王充就在《论衡》当中解释道:“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这个记载也多出现于《后汉书》等汉代史书当中,因此可以确定时人确实将五月看作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并且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辟邪的活动,如“避五毒”“躲端午”等,并因此形成了端午节的许多习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士人最为悲情伟大的一个朝代,但同时也是人民生活的最为凄惨的一个朝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人民饱尝战争之苦,因此当时的端午节习俗也与防避战争灾害有关。比如“辟兵缯”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重要的端午节习俗,所谓辟兵缯,就是一种古代的辟邪饰品,多为绕在手臂上的五色丝线,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躲避战乱,祈求平安。汉代学者应邵在《风俗通》中云:“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
唐朝时,国家富强,人民相对更加富足,同时唐朝的思想较为开放,与世界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端午节在唐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有了质的改变。在唐朝时,不仅继承了前朝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还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增添了许多娱乐活动,端午节正式成为一种象征欢乐气息的节日,就连皇帝都对端午节非常重视,比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足以可见,在唐朝时,从上至下都将端午节视作佳节。
宋代时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新的变化,前朝在端午节时大多贴钟馗捉鬼图或者悬挂艾虎,而宋代时人们却喜欢在端午节时贴天师符。比如陈元靓就在《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除此之外,宋代还借鉴了辽端午节的习俗,比如“射柳”等游戏,这一习俗一直盛行于清末。
明清时代端午节习俗变化不大,只是南方赛龙舟活动更加盛行,规模相比于前朝也庞大许多,每年端午节时赛龙舟成为影响力巨大的活动。
当端午节发展到近现代时,随着科学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人们已经摒弃掉旧时端午节的封建思想和习俗,比如类似于“不举五月子”这种封建的思想。不过与此同时,人们保留下端午节中的精华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习俗,比如包粽子、赛龙舟、饮雄黄等,都是现在中国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的端午节习俗。
纵观端午节的发展历史,它诞生于远古时期,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从一个小型部落的节日成为如今的世界性节日,这是中华民族的成就,也是先人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论衡》 王充
《后汉书》
《风俗通》 应邵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唐玄宗
《岁时广记》 陈元靓
《端午风俗的演变》 国学网
相关文章
-
乾隆墓中的一样东西,孙殿英瞧不上丢掉,最后卖出1.3亿元天价
-
唐宋以来广德祠山大帝的神话故事考(二)
-
古代高中不容易,为何有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有一不成文规定
-
三皇五帝都是亲戚!炎黄子孙都是家人!大家都有着共同的人文初祖!
-
刘邦老婆薄姬怎么死的?汉朝薄姬的儿子刘恒是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帝
-
【政协·往事】宋庆龄北上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两封亲笔信
-
此国曾是我国的省份,如今虽独立发展,但仍享受中国遗留的福利
-
挡住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发现的?
-
“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和“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仅仅是神话传说吗?
-
大泽乡起义时,那群误期的戍卒,等待他们的真是必斩的结局吗?
-
没有钢筋混泥土,秦始皇往长城里加了什么?长城2000年屹立不倒
-
三国武将排名前100名 关羽和张飞交战谁能赢
-
包拯故后,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去哪里了?结局是什么?
-
乾隆裕陵鬼挡门之谜:死后竟复活了
-
周恩来到仿膳饭庄吃饭为何一再“补钱”?
-
百年前八国联军发现北京是个露天大厕所,其实明清时就有人“道中便溺”
-
【爱国情奋斗者】为教育“图志”为边疆奉献——追记优秀知识分子典型涂治
-
程万军:才华横溢的解缙怎遭朱皇帝厌弃
-
蚩尤政权及其首任帝
-
古代女子1年才洗1次澡?不是不爱干净,真实原因难以启齿
-
奥匈帝国现在是哪个国家 奥匈帝国解体具体原因是什么
-
他本来授上将,却坚决要求降为中将,彭老总和总理都拗不过他
-
赵姓起源和来历:赵氏始祖被赐封地(成就第一大姓)
-
海特兰龙:亚洲巨型蜥脚类恐龙(仅一节尾椎出土)
-
史上最难答的27个问题,个个让你长见识!(值得收藏)
-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简短介绍:原因有四点(宁死不当亡国奴)
-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生平 揭秘咸丰帝怎么死的
-
周恩来问此人:华国锋这人怎么样?他答四个字,不久后华恢复工作
-
蚩尤手下九名大将是谁 这九位大将分别有哪些厉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