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为何古代中国人在打仗时表现很业余?中国网友回答很解气
20190616 坐标:Qingdao
大家好!我是:中外历史观
作者笔名:周行天下
在《三国志·吴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这句话的释义为:为追求名利听取众将的建议,耗尽所有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因战争耗费的人力财力数以万计,长久这样敌人没有怎么削弱,自己却千疮百孔犹如患了一场大病。这句话是东吴大将陆抗对东吴国军孙皓治国方式非常不满,多次上书劝谏,但并没有被采纳,最终在陆抗去世后,东吴被晋灭亡。
在近代史中,也有两个和东吴一样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肆意发动战争,勤兵黩武,倾其所有也要去招惹别国,这两个国家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这两个帝国在世界大战中可谓出尽了风头。
但跟德国和日本的历史相比,古代中国相对而言还是非常太平的,因为古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街之,亦不可行也。大意为:做事要讲究以和为贵,以礼相待,依礼行事,但有时候即使以礼对待也存在行不通的时候。不仅如此,古中国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军事文献著作大国,例如春秋时期的军事著作《司马法》中也写道: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思为:国家虽强大,但穷兵黩武发动战争也必然灭亡,但反之,天下即使国盛民安,忘记战争也必然危险。
为何古代中国人说这些话听起来都好像给人一种答非所问的感觉,追其原因,还是跟我国古代的国家性质分不开,我国上下五千年,虽然历史悠久,但说白了还是一个农耕大国,因为在古代,我国地广人稀自给自足,人们一亩三分地生活习惯了,根本不需要再去外面抢夺和侵略,反而是相反设法来自保,例如修建时长近2000年的长城,长城的作用除了是在战时放狼烟传递信息之外,主要作用还是抵御外敌入侵。
有人说,古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根本谈不上和平大国。虽然这样说不假,但是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在古代绝大多数的战争中,参战双方肯定会事先挑起一个“貌似合理”的战争理由,然后在将战争旨意自上而下传达到全国,我们是为了正义为了保家卫国才不得不进行战斗,绝不是为夺取别国的资源才战斗,这好比宋江的旗帜(替天行道)一样。
例如周武王伐纣,在战前动员时就先给将领们举例纣王的一项项罪状,在《牧誓》中讲到:“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大意就是商纣王残害百姓作乱于商邑,今天伐纣是顺应天命。“替天行道”的战争传统后来也被日本掌握了,例如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居然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真是可笑。
“不打第一枪”和“不当出头鸟”的战争传统,加上从甲午战争后我们胜少败多的战争状况,很可能让许多外国人觉得中国好像自古至今没有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很体面的胜利过,可能也是因此,这位外国友人才会发问:为何古代中国人在打仗时表现很业余(或者说不擅长)?
对于古代中国人在打仗时表现很业余(或者说不擅长)这个问题,中外网友回合回答呢?(节选部分内容)。
1:这个问题用中立的方式回答,就取决于你们怎么定义他们的战斗结果,例如秦王嬴政大一统后,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把疆土面积扩大到了数倍,之后到了汉朝疆土又得到扩大,战争的结果可以说非常成功,并且被打败王朝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2:他们战争过程大部分都很精彩,但这些战争大部分都归结于内部斗争,古中国经历众多朝代更迭,即使这样他们的战斗技术丝毫没有退步,反而还诞生了很多兵书和兵法著作,发明了很多稀奇古怪但能致胜的武器。
3:他们不但善于作战,而且还能从战斗中吸取教训或经验并制作成兵法书,例如著名的《孙子兵法》。
4:他们跟我们的情况不一样,可以说根本不能相为一谈,因为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让这里的人不会发动很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或侵略,更多的是在平定内部。
5:若在相同的年代里,欧洲或者其他地方的国家或王朝相挑衅古代中国,那无异于是自取灭亡。
除了外国有人的中肯的回答外,中国网友的这段英文回答更是十分解气:虽然表面上看似古代中国人再战斗这一方面有些不擅长,但你只看其表不知其理,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中国就把疆域扩大到了一个极限范围,可以这么给你说,当欧洲人还在拿着木头后棍子去争夺地盘的时候,古中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并已经不知道领先你们的文明多少倍。
虽然这位中国网友霸气回怼非常解气,但也说明一个事情,古代中国在农耕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把领地的面积扩大到了让别国望尘莫及一个峰值,而对范围之外的领地,我们可取可不取,或者说已失去兴趣;如果不是大大小小的战争换来这硕大的疆域,难道是别人拱手相让的?
中外历史观: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用文字去触摸帷帐下的历史故事。 观点各异,如有不妥或冒犯之处,请见谅并告知。
相关文章
-
中国龙脉上埋了三位皇帝,一个挖不开,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
-
青青学党史|党史上的今天(10月18日)
-
开国皇帝杀功臣,是因为自卑?别再被公众号带节奏了
-
一到年底,我就想穿越去“白胖美”的古代
-
川汇消防红门广播!(第二期)
-
三国最后谁统一的?他们成功统一三国的原因是什么
-
中华五千年,到底是怎么算的呢?
-
人彘戚夫人活了多久 戚夫人简介
-
“三国故地,六朝古都”被杨坚一把火烧了,如今是河北的一个村子
-
战史今日: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发表抗美援朝宣言
-
名家观点·葛剑雄:我们应如何对待历史
-
这18首古典情诗,句句经典,你能背到第几首?
-
雷尤守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9900万年前)
-
最有资格成为大将的滕代远,为什么无缘接授此等殊荣?
-
熙年间的黄培诗案是怎么回事?
-
西施真容究竟多美?复原图神似某女星,难怪吴王夫差为她废弃后宫
-
军长和司令哪个级别高?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
古代秀才真实地位怎么样,真的谁都能随便踩一脚吗?
-
方丈、住持、长老有什么区别?方丈与住持的区别
-
那些名字让人忍俊不禁脑子也不太灵光的人
-
暹罗暴龙:泰国大型食肉恐龙(长6.5米/距今1.3亿年前)
-
黄埔军校名将众多,但是能够配得上千古名将称号的将领,只有一人
-
古代上班迟到罚“工资”吗?比这更惨,严重点小命不保!
-
灭掉大唐的后梁太祖朱温,小时候套路跟朱元璋一样
-
宋庆龄年长她18岁,却一直称其姐姐!之后合葬,一句评价至高无上
-
图兰角龙:已知最早的角龙科动物(长7米/9000万年前)
-
红一军团四大巨头,三授元帅,他只授上将,主席称:他是地方领袖
-
中国古代爵位,为什么要命名为“公侯伯子男”?
-
蒙古两位大汗突然去世,学者:改掉这个饮食习惯,也许可统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