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为何一般十三四岁就要嫁人,是古人不懂早婚的危害吗
在中国古代,女子都是在多少岁嫁人的呢?
在现代社会中,女孩子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应该还在学校读书,而一般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岁,然而在古代社会,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少女,却不在学校读书,而是嫁作他人妇,甚至生孩子。
根据我们学过的生理知识,十三四岁正是发育的阶段,在这个年纪生育的话会对女孩子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肚子中的胎儿会和正在发育中的女生抢身体中的营养,孕妇需要营养,而女孩子本身也是需要营养的。
既然结婚那么早会有这么多危害,那古代女子为什么还要这么早嫁人呢?
首先说明一点,在古代并不是所有古代的女子都是在十三四岁就嫁人了的。
在《周礼》中记载了女子的结婚年龄为20岁,可见,早在几千年前的周朝时期,女人的结婚年龄还是比较晚的。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始强制女性早婚早育。比如春秋后期的霸主越王勾践规定了女子结婚的年龄为十五岁,到战国时期,有的国家降低到十四岁,其中秦国更是规定,女子身高达到一米三就必须要结婚。
到了汉代,汉惠帝则规定了女子的结婚年龄为十三四岁;在宋仁宗时期,规定了女子可以结婚的年龄是十三岁;明太祖规定的结婚年龄为女子十四岁。
我们可以看出,在汉代以后,女子的结婚年龄普遍都是十三四岁,所以我们会说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嫁人了,这也是一种大体的说法。
在历朝历代,肯定会有不是那么早结婚的人,针对这种现象,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越王勾践规定了如果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却不结婚,是要受到处罚的,如果女子到了十七岁还不嫁人,那么他们的父母也是有罪的,即连坐的惩罚措施。
汉代的惩罚就是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以上还没有嫁人,就要罚款六百钱。西晋时期,晋武帝规定了,女子如果到了十七岁还不结婚,那么官府就会出面将她嫁出去。据说唐太宗时还规定了女子十五岁以上未成亲,那么就会让当地的官员把她娶回家。
正是有了这种强迫女子结婚的法律,就不会有女子很晚才结婚了,虽然这种法律最初可能也是为了增加人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很多男子无法成亲的问题。
中国古代女子早婚早育的原因是什么?
在古代,因为医疗技术不够发达,人们生病了只能吃一些中药慢慢的调理身体,对于穷苦的百姓来说,生了病没钱买药,只能在家等死了。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古代的普通人长寿者很少,一般四五十岁已经算高龄了。这么一看,就不难理解古人要求女子十三四岁结婚生子的初衷了。
总得来说,古代倡导早婚早育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只有人口总量上去,才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灾难。增加人口,对于古代社会来说,至少有三大好处。
首先,是为了家族的传承,不能断后的信仰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语“人丁兴旺”,其实所以古代女子早早嫁人,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繁衍后代,为了保证人丁兴旺,因为一个家族要后继有人。
中国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经有很多人误解这个成语,将这个成语解释成,“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是最不孝顺的。”
凡是这样解读的,都是国学中的垃圾,其实,这个成语的本意就是,没有后代就是不孝,古代“孝”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传宗接代”。
这是封建时代一种面对各种灾难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信仰。为了家族传承,早婚早育成为必要的措施。
其次,只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才能有渊源不断的兵源
因为古代时常有战争,就需要征兵男丁去打仗,木兰诗中的一句话“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说的就是这种现象,每家都要出一个男丁去打仗,战场上刀剑不长眼,难免会有死去的将士,一旦离开家去当兵,就意味着可能要死在战场上。
越王勾践、汉惠帝、晋武帝、唐太宗等他们制定的法律法规,都是经过了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战争往往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增加人口数量,所以才会有了女子较早结婚的法律规定。
因为在一个国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基数,人口数量多,国家军队中的士兵也会多,在冷兵器时代,兵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保障。
最后,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使得国家繁荣富强
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人口基数的扩大,除了可以用来打仗,也表示拥有更多的税收,统治阶级可以剥削更多的人口。
在古代时期,由于生产力较低,很多土地需要开垦,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只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才能开垦更多的土地,创造更多的财富,国家才能更富强。
史论纵横说:
纵观古代的历史,我们深入的思考一下,为什么每个朝代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在古代的统治者制定法律法规中,都是为了解决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的某一问题而制定的。
总而言之,古代女子结婚较早,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古代人不懂结婚较早的危害,而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在我们现代,国泰民安,自然就不需要早婚早育了。
相反,人口过多,人均可分配的资源就越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就越大,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才是正经的。
相关文章
-
君臣同体?郑庄公是如何使用双重身份的?
-
大黑天神龙:蒙古小型驰龙科恐龙(长70厘米/酷似翼类)
-
15世纪中西方的转折点:明朝火器的由盛转衰
-
抗战最耻辱的一件事情,日军飞行员降落中国机场,烧毁了五架战机
-
帝喾高辛氏政权的早期四任帝
-
历史上的三国是哪三国 它们分别由谁建立的
-
历史上的今天|著名物理化学家徐光宪诞辰
-
历史上谁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
美军在上甘岭战败后,蒋经国通报消息,蒋介石说了一句话!
-
飞机发明者是谁 飞机发明经历了哪些过程(莱特兄弟)
-
程万军: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是类“相”
-
二十四朝代顺口溜:不要再说唐宋元明清了(值得收藏)
-
盘点脂砚斋真实身份的四种说法:第一种认为他是曹雪芹本人
-
历史上李莲英怎么死的 他生平又是怎样的人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另类的杀人武器,个个造型奇特,却极具杀伤力!
-
激战中,一内奸对着粟裕开枪,谁救了他?
-
红楼梦王家结局是什么:王家后继无人(王子腾病死任上)
-
林彪拒绝执行毛主席命令,还摔了电报,结果被撤职
-
宁国芦溪瞿氏家族的变迁
-
夔牛再读西游|观音地位直逼如来佛?或藏三清四御一个布局!
-
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其实是不对的,还有一位祖先被遗忘
-
解放军共有十九个兵团,那么哪一个兵团!番号使用时间最长
-
《道德经》中隐藏的千年密码!专家:误解两千年,终于真相大白
-
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里,藏了600年,两任收藏家都没有发现
-
怪不得唐朝武德丰沛,军马竟超过70万匹!说说唐军为何那么豪?
-
揭秘:高岗为什么复职后又被撤职?
-
谍战剧《前行者》并不是影视新宠,两宋时期的谍战故事更精彩
-
都说山东贡献大,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有三个都是由华北贡献的
-
中型甲龙:装甲龙 带有成片尖刺(脑袋完全被骨甲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