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诸侯造反,为何不去攻打周边小国,只在境内范围攻城略地?
在秦始皇还未统一中国的时候,中国是一个分封制国家,这样的制度不利于帝王的统一管理,经常会出现分封诸侯起势造反事件。这些诸侯国一般也是因为强大起来,有了一定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才会造反的,但是要得到天下还是很艰难,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先占领一些边疆的其他小国呢?
首先,中原地区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当然是有历史的原因的。中原辽阔的土地,适宜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是人们的聚居区,那时候的国家发展都是靠农业的,古代是农业生产社会,因此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还有政治地位都显得十分重要。
其次,周边的小国没人搭理也是有原因的,那里的环境很差,荒芜,土壤贫瘠,没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一般人不会花费大力气去争取一个没有用的地方。古代的西南地区就是我们所说的南蛮之地,那里瘴气氤氲,鼠灾成患,很难治理。同样的,在西北的极寒之地,也是人烟稀少,难以生存。
还有就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就算是你在边疆拥有一个国家,也不会被认为是比中原更强大的国家。逐鹿中原,说的就是中原在历史上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如果要获得荣耀 ,最好的结果和最佳的荣耀就是得到中原的掌控权。
最后,边缘地区的小国,就算是能攻打下来,也不一定就能张久的稳定统治。中原的地区的文明程度在古代是最高的,这里的人们都受到过一定的文化教育的影响,有比较高的文明程度,但是在边疆的那些蛮夷之地,很多国家的人们并没有受到文明思想的开化,没有一定的文明基础,就算是你攻打下来,要巩固统治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毕竟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性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你的根基也很浅。
所以,你觉得如果你是一位决定反叛的诸侯王的话,你会选择从边疆的小国开始吗?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3日
-
韩国瑜为何拒北上蓝军合体造势?
-
熙年间的黄培诗案是怎么回事?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六部分别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
皇帝朱瞻基为什么让宦官读书,使明朝埋下覆灭的祸根
-
弘时、弘历二人都师从于邬思道,为何一个成了皇帝,一个送了性命
-
历史上那些结局无比遗憾的英雄人物
-
清末李鸿章为何竭力保慈禧 李鸿章议和
-
美国恐怖袭击9·11事件:19人自杀式袭击致2996人遇难
-
汉景帝的母亲是谁?窦太后(从宫女到太皇太后)
-
南唐状元舒雅籍贯考辨
-
比夏朝更早的朝代 唐尧虞舜时期统称为虞朝
-
《唐山大地震》电视剧 讲述余震后的心灵治愈
-
姜太公钓鱼台有三处,周文王请他出山的那一处在今天哪里?
-
契丹王朝档案解密 神秘失踪契丹人今在何方?
-
考古百年路:实证5000年文明史重建中国史前史
-
小型偷蛋龙:河源龙 介于鸟类和恐龙之间(有鹦鹉喙状嘴)
-
杨贵妃与赵飞燕的不孕之谜:体重竟能使人无法怀孕?
-
旅聊|中国历史上改名失败的10个城市,你认为哪个最可惜?
-
民国往事:她为父报仇,三枪打死过气军阀,后被全国舆论所救
-
人类曾经最恐怖的天敌,曾挖掘出头盖骨有被撕咬痕迹
-
赏析|从服饰分析与比较,重读古代绘画《石勒听讲图》
-
普尔塔龙:世界上第三大恐龙(长40米/距今7000万年前)
-
大唐女儿行:被于正解锁了一个新玩意“透额罗”|剧说服饰史
-
鉴宝最贵的藏品10亿 价值十亿的藏品为什么会流落民间
-
元帅的权杖
-
沈阳这10大老物件,你知道多少?能认出5个的人都很少!
-
朱棣活剐3000宫女?源自朝鲜李朝实录(原因让人害羞)
-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都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