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无法被证明存在,中国文明史,真的只有3700年吗?
传说中的夏朝,所谓的最早时间为“约公元前2070年”最多不过4000年,这还是选的最大数值。史记记载中这段历史怪诞异常,完全可以拿来当神话故事看。 甲骨文出土证明了商朝的存在,这也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所以我们叫殷商文明,大约为盘亘迁都于殷。
诡异的是,商朝出土的几十万件甲骨文,居然对夏朝没有丝毫记载,反而是2000年后的汉朝史记记载。有记录以来最早的时间为:“武王伐纣,刻碑所记载的天象,从而推出历史上第一次准确的时间” 中华文明估计在3800-2900年之间,虽然时间不是最长的,但文化灿烂辉煌。
中华文明5000年是自吹自擂,说出来脸上有光而已。国内的主流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3700年才是正解。历史和考古,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不是讲几个三皇五帝的神话故事就能下定论的。中国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历史最短,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中华文明的确是一直延续下来没有中断过。
文明起源于何时,国际是有着统一的标准的,即必须有现今存在的实际物证。古埃及有前3000年的金字塔,有前4000的帝王谷墓葬群,这些墓葬显示出了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有些是我们现代文明都难以比拟的。而中国5000年文明史(含夏朝),就欠缺真实物证,起码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不承认我国夏朝的存在。我认为易中天基于此学术观点,没有错。传说不能成为文明史的佐证。有争论才有进步,才能激励我们去探索,去寻找我们文明史的真实起源。
夏朝不一定能代表中国古代,商朝的覆盖面积主要也在中原地区,同时期广大中国区域一定存在其它文明或文化,只是这些部落没有商朝发达。江苏丹阳出土了6000年前的凤纹尊,属沙家浜文化最北延地区。类比来说,夏很可能是处在中原附近的区域范围更小的部落文化。夏或许比同时期其他地区文化发达,也可能落后于其它地区。商的范围尚且不能覆盖全中国。何况夏,夏很可能是中国古代多元化文化的一支而已。能否代表中国文明的起点,是需要考证的。
一万年前是新石器时代,而文明的诞生不只是看发展,还要看标准,不然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猿人、直立人都是在一个发展过程中,那是人类发展历程,而不是单独出来的文明发展,最起码的一个文明需要自己的文字语言,而且还是成熟的文字,商朝没有议论就是因为甲骨文已经算是成熟的文字。而像我们中外讨论较为激烈的也就是夏朝了,外国人认为夏朝不存在,或是不应该纳入文明历史,主要还是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载,即便我国专家力争,到底也还是存在争议。
文明是以有国家形式为标志,而不是以有文字为标志。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可认定大致为3700年,但有国家形式的历史,至少不晚于5000年前,良诸城的发现便是证明。实际上,应该认为,自从有作工精美的玉器时,文明就已经开始了,因为难以想象,没有高度发达的组织形式,能制造出那么精美的玉器来。据此可认为,中华文明早从红山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大胆推测:中华文明远远超出五千年。考古只不过是目前的物证。而且,现代技术和不可能大量挖掘,仍然有许多的物不能或者错误地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字的出现不可能是突然和短时间内的。起码上千年,所以,未来一定会证明中国文明远超出五千年。
相关文章
-
奇门遁甲是干什么的:占卜/调兵遣将(一种古老的术数)
-
BBC说,中国古代帝王15晚要临幸121人……皇帝真的那么累吗?丨轻科普
-
一花开五叶,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东渡传法记
-
《伟大的转折》热拍邓钢饰演红军最强主力军团领导者董振堂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沩汭是现今什么地方?
-
曾在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大败日军的“天炉战法”,究竟有多厉害
-
打好一手烂牌
-
光绪和乾隆的关系是什么 是嫡系吗
-
古人的智商有多逆天?看这6件巧夺天工的器物就知道了.....
-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
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
一枪一弹未丢,没有一人失踪,神秘的中国“藏字419部队”
-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
谢公城畔溪惊梦——杜牧《张好好诗序》背后的那些事
-
《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四十一集历史转折
-
重温毛泽东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中国原始鸟类:大连鸟 白垩纪诞生(被质疑是化石嵌合体)
-
臧家庄诸城巨龙:山东巨型食草恐龙(长15米/6700万年前)
-
2018已经过去一大半了我只做了一件大事
-
身为孔子得意弟子,宓子贱为何把粮草拱手让给齐国?
-
扶苏如果反了会成功吗:也许会(有蒙恬的支持)
-
古代的随葬品“衣物疏”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途
-
他是粟裕的参谋长,革命资历非常老,名气却不大
-
真实的“后羿射日”背后解读 神话传说后羿射日
-
三国历史上的十大将领 历数三国选取武将的攻略
-
此女一人单挑瓦岗大将,为爱人而投降,卷走前夫的心腹叛敌
-
敌人重兵压境 陈毅给出了上中下三策 他考虑再三后说:我选下策
-
李白醉酒后写下19字上联,酒醒却给不出下联,后世之人揣摩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