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精神的“传家宝”
一件件红色文物,用最沉静的姿态,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它们是弘扬革命精神的“传家宝”,也是教育后来人的生动教材
走进贵州遵义四渡赤水纪念馆,一件件陈列的红色文物,重现了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让参观者内心受到震撼。一个用篾条绑着的陶坛和两枚铜钱,作为一套组合文物,吸引很多人驻足凝望。
1935年,红军在二渡赤水转移时经过二郎坝,夜宿坝上,村民赵老汉将锅借给红军战士烧水。第二天,战士们将锅归还,出于感谢,主动为赵老汉家担水,未料担水回来时不慎将门口的陶坛打碎。赵老汉连说无妨,红军战士执意要赔,把身上仅有的两个铜板给他,并承诺不够的话,将来一定补上。赵老汉一家十分感动,将这个陶坛和铜钱留存至今。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定要赔偿,两枚铜钱不多,却在细节里彰显着红军队伍严明笃行的纪律、朴实优良的作风。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之所以能遇危难时安然度过、逢紧要处立稳脚跟,恰是因为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井冈山上,负责食盐分配的张其德,领着家人守着盐堆吃淡菜,“我们决不能以权谋私,动用公家一粒盐!”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前夕正是苹果收获时,罗荣桓告诉战士,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这是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赢得了百姓信任,守住了红色江山。
情有多真,意有多浓,党心民心就有多紧密。焦裕禄冒大雨下乡调研,当地同志要给他派饭,焦裕禄说:“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孔繁森在西藏工作,生活极其简朴,用自己的钱接济生活困难群众,甚至献血换钱供养收养的3名藏族孤儿。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离不开一颗颗毫无保留为民服务的心。时刻想着百姓,无私奉献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至今的精神底色,也是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红色文物“说话”,革命历史变得更为鲜活,睹物追思更感精神厚重。张子清烈士留给后人的小皮箱,陈旧破损的外表丝毫无损革命文物的内在价值,小皮箱已成为张子清革命之路的“见证者”,也是传承革命家风的最好信物。安徽凤阳小岗村那张决心“大包干”的契约,十八个鲜红的手印让人一眼难忘,那份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意志,深深留在人们心中。一件件红色文物,用最沉静的姿态,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它们是弘扬革命精神的“传家宝”,也是教育后来人的生动教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百年征程,凝刻在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瞬间,也展现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文物中。继续深入研究发掘、探索创新利用,让革命文物不断焕发光彩,才能让人们与那些无言却有声的革命文物“对视”时,感受到穿越岁月的蓬勃生机,凝聚起激励后来人矢志奋进的澎湃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水中“珠光宝气”的鱼 蝰鱼(小身体蕴含大能量)
-
情重乡关——丛山关三百年的风雨云烟
-
此人送几船鱼给红军,师长说:你!搞后勤!结果一干就是二十年!
-
他是许世友手下突击队长,带出英雄连,后来当了北京军区司令员
-
秦始皇和芈月相隔几代:四代(芈月为秦始皇高祖母)
-
火盗龙:法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距今6500万年前)
-
《中国影像方志•广德篇》解说词(上)
-
貂蝉是谁?关于貂蝉原型的四种说法
-
党员符合标准,才有凝聚力战斗力
-
《弟子规》式的“伪国学”,为何让无数家长趋之若鹜?|思想界
-
读史|毛泽东的忧患意识
-
丈夫去世后,她被赶出家门,后生下一女,竟改变了中国历史
-
洪秀全“书法”曝光,看完终于明白他4次科举都落榜的真正原因了
-
褚时健去世以后:一部新中国商业简史
-
奈菲尔塔利复原图解密 奈菲尔塔利王后长相如何
-
【教学研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
-
国势日衰的西汉末年为何没有外患侵扰?反而百夷来朝
-
关于日本正式投降的疑问 日本在哪个城市投降的
-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 竟有惊天阴谋
-
楚庄王为何能称霸天下?庄王问卦的故事
-
炎帝临魁与姜承
-
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扎撒令”究竟是什么?为何说能统治世界?
-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想但不敢
-
清朝为何有“妃子25岁后不能侍寝”的规矩
-
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是……积大德!
-
92年桂林空难,飞机解体后几十吨残骸不见,遇难者多了2个
-
1895年美英在拉美的南向与北向政策,山姆发出最后通牒
-
白起后人的祭祀:杜邮春草名关中 千古战将义长存
-
商鞅变法的内容: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等(为商鞅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