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分别近20年,他让留学归来的儿子下乡务农
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毛泽东与自己的孩子感情深厚,动荡年代里的长久分离也没有隔断父子间彼此的挂念。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始终教育和引导孩子们为民族和国家奉献青春、抛洒热血。在毛家父子的身上,人们感受到的不止是父子情深,还有更为厚重和广博的家国情怀。
1946年1月7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回到延安。在苏联生活了近十年的毛岸英,对中国的情况知之甚少,毛泽东决定送他去陕北农村锻炼。
1946年,春耕即将开始,在王家坪村一棵大柳树下的石桌前,毛泽东与岸英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中的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首先询问岸英在苏联是否经常读自己寄去的书,得到肯定回答后,毛泽东欣慰地说道,应当知道中国的知识,更要懂得中国革命的知识!随后他郑重而严肃地对岸英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学到的知识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这是不完全的。你还需要上另一个大学,这个大学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岸英欣然应允。
临行前,毛泽东又嘱咐岸英要老老实实地锻炼,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能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几天后,毛岸英来到延安县,成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学生。他种地开荒,没几天双手就打满了血泡,但也不叫苦叫累,只咬着牙继续干。盛夏,他的皮肤有的地方脱皮了,乡亲们心疼地劝他歇几天,他却恳切地说自己需要好好磨练,依然坚持出工。在乡下生活劳动的日子里,毛岸英不仅学会了耕地等主要农活,还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彼时的“洋学生”俨然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陕北壮后生!
毛泽东和毛岸英
毛泽东对儿女的爱,博大而深沉,细腻而严厉。年幼的岸英跟着母亲杨开慧身处牢狱时,他焦急牵挂;岸英和岸青留学时,他写信寄书,勉励教育;岸英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时,他鼓励支持;岸英回到延安时,他要求分别近20年的儿子到大灶吃饭,到乡下务农;新中国刚刚成立,他就让岸英回到湖南老家,祭拜母亲,看望乡邻;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送子出征……
当岸英牺牲的噩耗传回国内,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
1986年,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回到延安,她久久地伫立在一张合影照片前,长久地凝视着40年前父亲和哥哥的面容,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斗转星移,斯人已逝,但定格在历史长空中的这份父子深情却能穿越时空,长存人间。
来源| 王家坪革命旧址
相关文章
-
张亦冰:北宋三司与宰相职权关系新探
-
解密军阀孙殿英盗清东陵的巨额宝物
-
中国九个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杨坚统一天下最容易,朱元璋最难
-
程门立雪、掷地有声、江郎才尽……这些典故居然都和萧山有关
-
《大宋宫词》重现澶渊之战李少红揭秘拍摄细节
-
牛顿发明了哪几种东西 牛顿的发明有哪些意义
-
老话: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下半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
连圣人都会以貌取人,且看他都遭遇了什么?
-
《西游记》中,天蓬元帅和真武大帝,到底谁更厉害?
-
揭秘: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
眉庄的鞋垫子旗头,斜的那样理直气壮,剧组很用心
-
昭君出塞之谜 昭君出塞的故事简介
-
中华大地处处是历史,你家乡的土地上发生过哪些历史故事呢?
-
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司礼监,其中权力较大的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
-
为了皇室的教育而设立,南北朝侍从讲读制度对人员有何要求?
-
【党史动漫】第24集《把指导思想写在旗帜上》
-
不为稻粱无愧稻粱
-
一贯钱是多少个铜钱:1000文/770文(朝代间规定钱数不定)
-
南昌起义后转移途中的一场血战,陈赓大将左腿中弹身负重伤
-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
此皇后贤淑节俭,为皇帝生育十多个子女,为何却被迫自尽?
-
崇祯皇帝是谁埋葬的 崇祯皇帝死后又有多凄惨呢
-
帝喾高辛氏政权进入中期
-
曾放弃成为首富,隐退商界,娶年轻的女明星,他就是人生赢家王石
-
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新年“仪式感”:踏歌纳吉聚会宴饮
-
开国上将贺炳炎新婚,却坐着一动不动,新娘知道原因后,心疼不已
-
哈拉巴文明消失的时间 当时人类已制作工具冶炼金属
-
古代版“白富美爱上屌丝”:贵族女子下嫁城墙守兵,守兵当了皇帝
-
毛泽东1962年宴请溥仪 称其是“大家的上司”,特意拉他站上位重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