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去世后,真的断子绝孙了吗?似乎并没有!真相是什么?
孟尝君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我们曾经讲过田单如何从一名基层公务员迅速崛起,光复齐国,就任齐国总理,受封安平君,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那么,田单的前任总理,那位在国际社会上一度呼风唤雨的孟尝君田文,现在又是什么境况呢?
《资治通鉴》给出了一段很简要的交代,说当初齐王灭掉宋国之后,看不惯孟尝君,想赶他走,孟尝君于是投奔魏国,转眼间就从齐国总理变成了魏国总理。单是就任魏国总理倒也罢了,孟尝君还在魏国继续发挥外交才干,参与了诸侯联合伐齐的军事行动,跟齐国就算反目成仇了。
等到齐襄王复国之后,孟尝君不知道为什么没在魏国继续呆着,而是“中立为诸侯,无所属”——这是《资治通鉴》的原话,是从《史记·孟尝君列传》抄过来的。“中立”这个词很像现代词汇,其实古已有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没讲的是,孟尝君确实很有中立的资本,因为他的私家班底实在太强了,封邑薛地又经过苦心经营——这就是我们初中语文课上学过的那篇《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内容,说门客冯谖替孟尝君到薛邑收债,把收不上来的债务通通免了,债券通通烧了,帮孟尝君买到了薛邑的民心。后来孟尝君退归薛邑,被当地人民夹道欢迎。
这段故事在《史记》和《战国策》都有记载,冯谖在《史记》版本里写成冯驩,这应该才是正确的写法。在《史记》上下文的语境里,司马迁正是在交代了孟尝君的人生终局之后,补叙了冯驩的华丽出场和一连串很有前瞻性的谋篇布局,使孟尝君得以在战国乱世当中稳稳立于不败之地。
这段故事,值得我们抓重点重温一遍。
冯驩是以落魄士人的形象出场的,坦言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只是慕名投靠来的。一个人贫困也罢,无能也罢,都不至于招人讨厌。但冯驩不一样,特别爱发牢骚。先是敲着自己破宝剑唱歌,唱的是“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倒也大度,给他食宿标准升级,让他有鱼吃。但冯驩又唱歌了,唱的是“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再给他标准升级,出门配车。没想到冯驩又有牢骚了:“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当然不高兴,但也没发作。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唐律疏议》,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
乐不思蜀的主角是谁?他为什么会乐不思蜀
-
他是国军一代名将,被俘时表示不服!称:还没有摆好阵势就开打啊
-
揭秘:古代是如何保养美容的 杨贵妃的保养秘术
-
成吉思汗孙子蒙哥真身葬何处?目标直接华蓥山宝鼎
-
猫刑是什么古代刑罚?脱光和野猫一起装麻袋(主要针对青楼女子)
-
【国学知识】鹿有什么象征意义,鹤在中国古代有什么地位?
-
周公辅政时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年幼的周成王
-
敦煌壁画“小寒论棋”解读古人生活意趣
-
他是“文物大盗”卢芹斋,娶15岁的女子为妻,只为和36岁岳母暧昧
-
自古红颜多薄命,四大美人是例证
-
朱瞻基短命的原因:服用丹药/过度劳累/家族遗传(38岁去世)
-
北魏与南朝的中原争夺战解密历史档案
-
近鸟龙:一种小型四翼恐龙(长0.3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
-
百年前四川松茂古道,残破的圣母塔,年轻的瓦寺土司和他小儿子
-
民间一直流传嘉庆皇帝是被雷劈死的,是真是假,真相究竟如何呢?
-
奋斗是河北人民的优良品格和精神特质
-
掠食龙:非洲巨型恐龙(长15米/脸型似马/拥有长尾巴)
-
敬亭山缘何声名鹊起
-
超值一游的四川博物馆推荐——绵阳李白纪念馆
-
大明宣德炉真品图片和鉴定方法
-
东皇太一与屈原有关系?屈原为什么比李白,杜甫更加有影响力?
-
剑的杀伤力远远比不上刀,为何古代大侠,都会选择剑作为武器
-
我国古代的“烂尾工程”,荒废2000余年,还被评为了世界奇迹!
-
薛仁贵怎么死的 薛仁贵妻子是谁
-
古代宫女为何不穿内裤 真相让人羞愧
-
读史|毛泽东的忧患意识
-
此人前半生被人当做傻子,后半生被人扶持称帝,竟摇身一变成明君
-
唐代“恶钱”:政府部分认可的假币,为什么又要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