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说说屈原和他留下的“骚体诗”!!
端午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名称和起源有不同的意见。人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很久以前对屈原的纪念。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续齐谐记》年6月萧梁时吴记载的关于粽子起源的故事,以及《荆楚岁时记》年北周关于人种起源的说法。
然而,除了纪念屈原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说法,例如,闻一多先生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端午考》,推断端午节是关于龙的节日,并列举了相关的古代记录。根据《说苑.奉使》和《国策.赵策》记载的吴越居民的习俗,可以得出结论:端午节最初是吴越人的图腾纪念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起源于一个糟糕的日子。根据《后汉书》、《论衡》等书记载的“没有五月子"”的内容,并根据孟尝君的卒年早于屈原,的事实,证明以“没有五月子”为主要内容的恶日是端午节的起源。
事实上,无论是图腾纪念仪式还是恶日传说,所列出的依据都比纪念屈原,更充分,所以当我们谈论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时,只谈论端午节似乎不太合适,毕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不是太强。再来说说被称为“一人开创千古事业”的骚体诗。
骚体诗是屈原,创立的一种诗歌体裁,又称楚辞,属于《汉书.艺文志》“诗赋”范畴。这类诗歌一般充满抒情元素和浪漫气息,篇幅和字数都比较长,形式比较自由,通常在句末用“Xi”二字。与以前的诗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骚体诗”在句式上有很大的突破。在屈原创作“骚体诗”之前,诗歌的句式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我们在《诗经》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四字格常用于屈原早期的诗歌,如《橘诵》。
这种四字句式,由于容量有限,在表达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时,难免让人感到有些束缚和局限。屈原后期的“骚体”句式虽然只比四字句式多了两三个字,但整个句子的容量却大大扩展了。就像以前人们用五个字评价七言熟练度时说的那样,“每个句子都有两个以上的字,所以这是一个不强迫的转折点”。
其次,屈原“骚体诗”之前的诗歌通常采用叠章反复吟诵的形式。他的许多诗在每一章中都会改变几个词,以显示场景的推移或感情的发展。这种形式虽然好记好唱,但却让全诗的容量变小了。
屈原的“骚体”并不局限于古诗的写作。宋人说,古诗有章有节,屈原赋也有章有节。屈原的诗有一个开端,有一个发展,还有回环的关怀。脉搏非常清晰。可以说,屈原的“骚体诗”不是遵矩度.的
那么,屈原的“骚体诗”并不每次都表现一个地方的感情和情绪。他开始在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展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当十几、几十个句子都容纳不下他纷繁复杂的生活内容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时,他开始创作气势磅礴、容量巨大的系统长诗,如著名的《离骚》,372句,2469字。
正是由于屈原勇于创新,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这种有别于前代《诗经》和后世五月、七言诗歌的“骚体诗”。诚如明人所言,“经之后,赋之前,天地之间突然出现这种写法”,屈原无愧于“一人之手,创千古事业”的评价。
#端午节的屈原小姐#
相关文章
-
中华学人丛书(72种)
-
牛魔王为何不念结拜之情与孙悟空为敌?只因猴子这一点大错特错
-
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战国时期魏国大臣)
-
抗战发生在冀中一场战斗,改变了八路军政委负责军事的格局
-
罗援将军发文声援《周恩来回延安》,质问为何主旋律作品屡遭排挤
-
中国古代14大神箭手 养由基凭什么夺冠
-
孙悟空: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
-
1970年韩国朴正熙废除汉字,几十年后出现尴尬局面,全是咎由自取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毛泽建:勇敢的女游击队长
-
美国断言共产党不出三个月就会退出上海 陈毅两件事将他们说服
-
白山龙:蒙古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5米/距今9300万年前)
-
王阳明被分到这个刁民横行的地方,看他如何治理,证明心学的强大
-
揭秘:芈月传中那些利用男人上位的女人
-
《红岩》中特务头子徐鹏飞,真实原型是谁,最后如何落入法网
-
找樂:《蒙元,一个帽子横行的时代》
-
巨型植食恐龙:长生天龙 脖子比例最长的恐龙(是身体2倍)
-
挡住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发现的?
-
陕西为什么叫陕西,陕西古时候叫什么,陕西历史的由来
-
他是上甘岭战役特功八连连长,曾在半年内荣立4次特等功
-
国民党历任主席赶场火力集中“台中以北”
-
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因何离京“隐居”近俩月
-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 盘点中国十大最美皇后
-
定了!辛亥革命志士姚宏业投江自尽竟是在这一天(一)
-
2007年,江苏一千年古墓惊现大白腿,墓主人身份成谜?乃绝代佳人
-
楚汉战争:刘邦项羽决战之地在何处
-
美国最高法院前立着三尊雕像,其中还有个被鲁迅大加批判的中国人
-
他和一个小兵结为异姓兄弟,后小兵成为一代枭雄,他也享尽荣华
-
程万军:朱棣晚年的最大心事竟是修理太子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