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毛主席因何离京“隐居”近俩月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入朝参战第34天,因遭遇美军机轰炸而壮烈牺牲。1951年1月2日,周恩来才将志愿军司令部1950年11月25日关于毛岸英牺牲情况的电报送给毛泽东看。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这是毛泽东一家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的第6位亲人。
据毛泽东生前的警卫队长陈长江回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给主席打击其实很大。到1951年1月,朝鲜战局已相对稳定。这个时候,主席想离开北京,找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休养一下,或许想以此减轻老年丧子之痛。中央也有这意思,汪东兴提出天津、张家口、石家庄这3个地方,主席最后选择石家庄,说在修养期间专心修改《毛泽东选集》1-3卷。”
按照“离北京不要太远”“不准占老百姓的房子”“也不要住招待所”这3条标准,汪东兴最后选中了石家庄西郊的一所保育院,毛泽东表示满意。
陈长江记得,“1951年2月28日接近黄昏的时候,我们警卫、医生等随主席从清华园乘专列去石家庄,同行的还有3位‘笔杆子’——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仅警卫一连就去了四五十人。”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二次离开北京(第一次是去苏联访问)。在陈长江看来,在外地关起门来可以潜心修改和选编《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想用勤奋工作消减对爱子的思念。
石家庄保育院所在地西与胜利公园(今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相邻,南与一座灰白颜色的二层小楼相接。这座灰白小楼其实是日本三菱银行筹建处所在地,日本投降后被封存,人称“小白楼”。
在陈长江印象中,当时的“小白楼”和保育院周围还十分荒凉,举目皆是老百姓的庄稼和菜地。
“小白楼”与保育院的平房院落,中间有一道短墙相隔,将整个院落隔成了南、北两个小院。
毛泽东住北院,他的房间在保育院进门向左,穿过长长的走廊,中间是他的办公室,办公室中间摆着宽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左侧是为毛泽东准备的可躺可靠的沙发。他的办公桌上、床铺一侧摆的都是书籍、文件。
陈长江记得,主席办公室的墙上还挂有朝鲜战争作战地图,“表面上他是在这里‘休养’,其实还经常研究、指导朝鲜战争。”
毛泽东的作息时间同在北京时一样,一般早上八时左右睡下,下午三四点起床,然后工作。
“毛选”的编辑工作,从头到尾都是毛泽东亲自做。在青砖红瓦房中,他参加选稿和确定篇目,对大部分文章进行精心修改和校订,并为一部分文章写了题解和注释。
这些修改,绝大部分是文字性的,也有少量属于内容方面的。
毛泽东选稿极为严格,许多原来认为不太满意的文稿虽几经修改,反复审阅,但最后还是未能入选。
在审定过的文稿中,有30多篇批上了“此件不用”“此件不收”“不用不收”等字样。
有关学者发现,经毛泽东修改过的《毛泽东选集》,和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几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毛泽东将原文中的一些“与”字改成了“和”字。“与”“和”都可作介词和连词,用“与”字、用“和”字意思都正确。那么,毛泽东为什么把“与”字改为“和”字呢?有关学者认为,不只是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使文章更易为工农干部、特别是普通群众所理解。毛泽东认为“与”具有比较强的文言文色彩,因此不主张用这个字,而主张用“和”字。
收入“毛选”的著作,都是毛泽东自己写的。仅有少数几篇讲话是别人根据他的讲话记录整理后又经他本人修改定稿的。毛泽东曾说:“我的文件都是自己写。只是有病的时候,我口讲,别人给我写……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那时批判国民党的许多文章,新华社发的,都是我自己写的。”
陈长江注意到,毛泽东名曰在外地休养,但并没有从繁忙的工作中摆脱出来——除了编“毛选”,每天都要处理大量来信和文件,有时还和从外地赶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谈,在石家庄还接见过外国客人。工作告一段落后,他常到院中散步,或与身边的工作人员玩玩扑克和麻将,有时还对着空旷的院子唱几句京剧和湖南花鼓戏,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陈长江印象中,毛泽东在石家庄的外出只有一次,“主席一般散步,最多也就是在邻近的胜利公园走走,那里当时正在建烈士陵园。”
1951年4月27日下午,毛泽东结束在石家庄的“休养”,回到北京。临行,石家庄市委书记毛铎和市长臧伯平及公安局长等应邀前往住处。毛泽东询问了石家庄工业和农业等情况,特别指出:“石家庄附近土地肥沃,你们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这对支援城市建设很重要。”
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首印106.6万册。1952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出版。1953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出版。这3卷包括了毛泽东从1925年12月到1945年8月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些著作,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智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武汉东湖宾馆、杭州西子宾馆……毛泽东生前到过很多地方,但他在外地连续居住两个月的地方少之又少;从党史研究角度来讲,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张建华认为:如果说西柏坡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标志,那么,“小白楼”则是毛泽东思想成形和确定的重要纪念地。
相关文章
-
中共字第0001号!新中国首张烈士证,为何颁给了他?
-
古田会议铸军魂
-
田松|大道不行沧海行——武侠世界的侠义精神(上篇)
-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
趣闻!隋唐时期“娘炮”盛行宛如现代人妖
-
党史小故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古人的酒桌这么好玩
-
细说古代军医制度:注重士兵健康,才能获得更大胜利
-
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
张艺兴的《苦行憎》,用网友恶评做背景词,是自嘲还是表决心
-
成吉思汗时代的哈剌鲁人——以海押立、阿力麻里地区的哈剌鲁人为中心
-
周文王“至忠”形象造假,他真的背叛纣王了吗?
-
将星璀璨忆岁月歌声嘹亮启新篇
-
九号院纪略之十二|家庭承包制政策过程再探讨
-
她的一句话,满朝文武都要回避,《长安十二时辰》又一大势力登场
-
1949年的一本书,提前曝光了十大元帅名单
-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
倾头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6800万年前)
-
鱼到人的进化图片,鱼-提塔利克鱼-两栖动物-人(跨越亿年)
-
为什么说郑成功是日本人?有什么证据可证明他的国籍
-
独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科恐龙(长6米/鼻部长独角)
-
威拉弗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10米/7000万年前)
-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古代银子了?原来它们都去了4个地方
-
历史考证: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
-
古埃及文物为什么便宜 古埃及文物便宜的原因是什么
-
杨家将真的有“十二寡妇征西”故事吗?
-
中原突围,李先念手下有二王,后来一个成大将,一个是副国级
-
巨型植食恐龙:珙县龙 体长可达14米(前肢比后肢短30%)
-
包拯是怎么死的 新猜测导致死因更具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