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秦始皇身边的最强神棍——李斯
受了成语"焚书坑儒"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以为焚书和坑儒是同一件事,其实是两件事,发生在两个时期。今天先来聊聊焚书。焚书是谁的主张?是秦始皇吗?不是的。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张并最终促成了焚书。巧的是,两次焚书都发生在秦。第一次发生在秦孝公时代。提出者是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商鞅改革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其改革内容其中一条就是"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但是《韩非子》的记载很简略,没有具体记载怎么焚、焚哪些。
第二次发生在秦始皇时代。提出者是李斯。这次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李斯列传》都有提及,比较详细。所以重点聊聊第二次焚书。焚书的缘由是一次争论。争论的主角一个叫周青臣,一个叫淳于越。争论的焦点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以及秦王朝到底该实行哪种制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宴席宴请大臣。在敬酒的过程中,周青臣拍了一把秦始皇的马屁,说陛下"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完非常高兴,夸赞了周青臣。这时淳于越坐不住了,他站起来反对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一旦有事,谁来相救?况且以前从来没有搞过郡县,从来没听过国家大政方针不学习古代而能长久的。现在周青臣又在您面前阿谀奉承,可见不是忠臣。"
分封制与郡县制优劣的争论,并非二人一时兴起,自从统一六国那一天起,争议就一直存在。公元前221年,秦统灭六国。在全体官员都主张效法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李斯力驳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时间过去了近十年,大臣们仍旧在争论这个问题,可见全国意见仍旧不统一,存在分歧。秦始皇并没有就两人的争论进行评判,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宴席上的其他人,问:"你们都有什么看法?"这时,丞相李斯站了出来。李斯一贯主张郡县制,他信心满满,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李斯说的的确很有道理。如果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倒好(中央下个文,全国都学习李斯的精神)。可事情到此还没完。李斯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他从大臣们的争论中闻到了国家分裂的危险味道。他很清楚,要维持帝国的"大一统",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文化。所以他瞅准时机提出了焚书的建议。秦始皇丝毫不犹豫,当场拍板,"就按你说的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
清朝皇帝排名先后顺序:一共十二位(康熙在位时间最久)
-
古代神秘消失的四大人物 李自成有人称他死于九宫山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10日
-
聚师新语|千古一帝:“靠谱”秦王扫六合
-
沉迷“打卡”不可取
-
赫梯文明:最早发明冶铁技术的文明,铁甲战车所向披靡
-
李白早期很美的一首诗,每一句都写得生动有趣,犹如一幅淡淡的画
-
揭秘:总理办公室秘书的工作有哪些?
-
中国最神秘天书是哪本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探秘丨此人来中国,帮中国给改了个“名字”, 后来误导世界几百年!
-
男女相亲看什么?俗话讲“女看膘,男看毛”,古人讲这两点需注意
-
新《三国》落幕“十宗最”难息 最奸曹操最悲诸葛亮
-
刘伯温预言2020年发生了什么 刘伯温的三大预言准确吗
-
面对毛泽东错误指责 周恩来为何不翻脸?
-
以一敌百?此兵器厉害啦!
-
丈夫早逝之后,古代女子如何过完一生?明朝70岁老人说出心酸
-
开国上将许世友病危前说了这句话,真是谁也想不到
-
匈奴,突厥和蒙古谁更厉害?
-
孝文帝拓跋宏是谁的儿子 北魏孝文帝生母档案解密
-
唐慎微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古代最肮脏的陋习,专用来欺负年轻寡妇,放到现代也要被人谴责
-
历史上的冯小怜使北齐帝国遭到覆亡的命运
-
夏朝无法被证明存在,中国文明史,真的只有3700年吗?
-
揭秘慈禧太后性生活 到底睡了多少男人
-
李作鹏:我在解放战争中指挥的最为得意的战斗
-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两斤熟牛肉,真的吃得下去吗
-
她是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在湖面上举办盛大婚礼,晚年连生数子
-
翼椎龙:德国小型恐龙(长2米/仅发掘一块脊椎骨)
-
“初心”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