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岳飞周亚夫从严治军结局悲惨
中国古来治军严整,岳飞最为有名。所谓"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所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当然,岳飞自己的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不好女色,不收贿赂,不让儿子岳云报功劳,克己之极,以至于秦桧们要给他安罪名,都安不上。但就是这么位刚正不阿的将军,风波亭被缢死了,三十九岁。连秦桧都只能含糊回答韩世忠:罪名"莫须有"。
再往前推,治军有名的,是汉朝周亚夫。当年徐晃在樊城打败了关羽,曹操亲自来检阅,看了徐晃队伍严整,感叹有周亚夫之风。这典故是当年周亚夫细柳迎君,见汉文帝来了也不开军营门,见了汉文帝还穿盔甲行军礼,以及著名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汉文帝为此大为满意。之后汉景帝时,周亚夫身为太尉,平了吴楚七国之乱:其战术套路,也就是稳稳守御、料敌机先、后发制人,说到底,还是"治军严谨"这四字上头。但最后,还是没让汉景帝满意,下狱死了。
周亚夫之前,治军以吴起最有名。这一点实在没争议:自古孙吴并称,都说吴起挟七万军,足以横扫天下。在魏国守西河,让秦国吃尽苦头;到楚国没几下,让楚国冠于诸侯。可是支持他那位楚王一死,他也立刻遭遇追杀。虽然历来都称赞他怀抱王尸、中箭而死,让射他那几位也被株连间接报了仇,真是急中生智,但到底没能长久。
明初治军严谨,以徐达为最,所以他老人家军功也是明初第一。当然,结果也实在不算美妙。徐达吃朱元璋所赐蒸鹅而死自然只是传说,但朱元璋不太希望他老人家活着,也是不必细表的了。
治军严谨的诸位,听上去怎么都有些惨呢?
岳飞的问题,历来讨论完了:功高震主;似乎对宋高宗的立储问题有兴趣;坚持要直捣黄龙。但背后关键,则是这一条:他治军严谨,岳家军简直成了他的私人武装,而性格又实在太拧了。
周亚夫的问题,也跟性子拧分不开。当日汉景帝本是有意让他-;-;当时已经是丞相-;-;辅佐自己儿子的,于是请周亚夫吃饭,不给他席子,不给他刀匕:这就是现在请你吃饭,不给椅子不给餐具了。聪明圆滑的臣子,这时自然使手抓了也要面不改色吃下去,周亚夫耿直,一抬头看天子席上,有没有多余的餐具。这就让汉景帝不高兴了,等周亚夫郁郁寡欢地走人,汉景帝还来了句"这么怏怏不快的人,不能辅佐少主啊"。之后有个莫名其妙的指控,周亚夫就被解决了。
另一个例子:
唐朝遭遇安史之乱,本来要完蛋了,得以中兴光复,全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功劳。但这二位后来,命运相去甚远。郭子仪七个儿子八个女婿,都挂靠了宫廷,都有京剧叫《满床笏》,家庭聚会都是驸马爷小王子什么的,完美人生。李光弼的故事,少有人提了。
话说李光弼,出了名的性子严肃,深沉刚毅,治军极为严厉。当年他到太原遏制叛军,主事太原的御史崔众不肯交兵权,李光弼立刻捉了他要斩。此时使者到来,宣旨封崔众为御史中丞,李光弼一句话噎了回去:"今只斩侍御史;若宣制命,即斩中丞;若拜宰相,亦斩宰相。"就将崔众斩了。所以他行军打仗自然了得,跟上头,尤其是那会儿天子左右二位大太监程元振和鱼朝恩,关系相当不好。于是李光弼自镇临淮后,已经不敢入朝见驾了:怕的就是一离开自家军队,立刻被斩于庙堂。之后朝廷屡次征召,他拥兵不敢朝,连手下的将领都看出问题来了,逐渐离心离德。终于五十七岁上,李光弼忧愧而死。
大概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
铁腕治军的诸位,性子多少有些拧,军营里磨出了一副横练筋骨的硬脾气。而庙堂之上,最忌讳的就是硬,面对权臣和天子,就需要做出和柔媚顺的姿态来:这是周亚夫们的不幸。而铁腕治军,又势必会产生"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事儿,军队成了你家的私人武装,那么,哪怕你懂得哄皇帝和权臣,人家又哪里能放心呢?末了,治军严谨,那是必须得罪人的,说不定还要杀鸡儆猴。这一切都在隐隐约约得罪着人呢。
哪位问了:有没有治军严谨,末了还能独善其身的?也有。比如诸葛亮,出了名的士兵有礼,行军时不掠夺,不乱打猎摘采,所谓"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到这个地步,算是完全掌握军队、言听计从了。可是诸葛亮自己就是丞相,掌握大权,也不用担心有人害。
最微妙的例子,是戚继光。他老人家手创戚家军,当时就规定征召淳朴农民为军队主干,不要游手好闲的城市地痞,那是从一开始就打算严以治军的。事实上,他手下的军队也获得了"戚家军"的美称。他为什么不会功高震主招致怀疑呢?答:戚继光很懂得打关系,早早地和宰相张居正打得火热,还买了所谓"千金姬",献给张居正去。这种小手段当然不够光明正大,所以《明史》说戚继光和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人",明说戚继光人品不好了。可事实是:张居正一死,杨四畏一掌权,就把戚继光开逐了去,最后戚继光死时,家徒四壁。当然,比起岳飞和周亚夫们,还是好一些。
至于刚正不阿、不跟上头打招呼的俞大猷呢?他比戚继光倒霉得还早:遭了构陷,去锦衣卫诏狱里受了几个月折磨,好在戚继光想法子,把他救了出来。这就是中华名将们的悲剧:治军严谨,或死于非命,或郁郁而终。直性子的,没一个好结果。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有雄才大略(首个称皇帝的君主)
-
观百年典礼所感
-
德国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四点原因(屠杀600万犹太人)
-
原角鼻龙:英国小型恐龙(长3米/最原始虚骨龙类)
-
程万军:才华横溢的解缙怎遭朱皇帝厌弃
-
大宋朋友圈|皇帝智商不在线怎么了?
-
郎士元是哪个朝代的 郎士元诗的特点及代表作有哪些
-
张献忠剿四川真相 堪比南京大屠杀
-
白垩纪乌因库尔组有什么恐龙?12种物种(最大体长40米)
-
谢辰生:祖国文物守护人
-
新中国五位女侠,第一位曾拳打鬼子兵,最后一位号称“武圣之女”
-
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有哪些(和离、休妻)
-
芈月是在何处色诱义渠王的?芈月色诱义渠君现场被发现
-
巍巍丰碑照后人:听毛泽民后人讲述先辈往事
-
神武雄略一代英主:回顾柴荣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
一九五八年,周总理来到毛岸英墓前,沉默了良久,对陈毅说了一句话!
-
全国仅湖北有此姓,人数仅300,历史学家当“宝”,男性却想改姓
-
他是二野参谋长,官居上将儿子却毫无福利,大儿子当了一辈子农
-
姜子牙为何杀掉天下知名的隐士 太公也残暴?
-
原龙:主龙形下纲爬行动物(长2米/类似现代蜥蜴)
-
唐僧出家的原因 唐僧祭母泉水退让的传说
-
为什么大流士打不赢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厉害之处在哪
-
程万军:好老师为何教不出好皇帝
-
No.1111余英时|余英时回忆录:美國哈佛大學时期
-
纤手龙:北美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2.9米/7000万年前)
-
为何中国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原因有四!专家:光这点就活不长
-
每天学党史(第124期)
-
髂鳄龙:英国中型恐龙(长5米/髂骨保存最完好)
-
小型兽脚类恐龙:驰龙 全身覆盖羽毛(带有镰刀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