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文人雅士为什么乐于追求慢生活?
追求雅致的慢生活,中国古代文人是这方面的典范。
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时间上可以放慢;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慢生活,因此张潮所说的闲,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进取的,有了闲情,有了逸致,人们才能从容地、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
唐人李涉有首《登山》:"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昏昏沉沉的日常生活使人似醉若梦,由于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很勉强地去登山观景,一个偶然的机遇,在长满翠竹的寺庙庭院里,和一个世外高僧谈经论道,于是感受到了忙里偷闲慢生活的快乐人生。
宋代理学家程颢则把慢生活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比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道通天地,思入风云,富贵不淫,贫贱有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同样,孔子在《论语》中表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程颢、颜回所追求的不仅是对日常功利的超越,对贫贱困境的超越,而且表现了古代文人"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雅境界和慢生活中的快乐。
《无门关》第十九则有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生动地描绘了禅宗以平常心悟道的慢生活。
相关文章
-
古齿龙:非洲超巨型恐龙(长13米/马达加斯加出土)
-
过度解读还是真有可能?《桃花源记》另外两种解读令人毛骨悚然!
-
贺龙元帅的子女后代
-
黄仲则:太白楼即兴一首七言长诗,一时纸贵,被赞为“诗仙”再世
-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宋高宗一定要岳飞死的原因
-
忽必烈是谁的儿子 忽必烈的父亲到底是谁
-
三国时期武艺最高的武将 三国天下第一人是谁
-
藏界|折扇在明代是真正的怀袖雅物,但清代却并不相同
-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被国人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
-
北伐战争还没开打,皖系军阀怎么就衰落了?
-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大诗人李白(为了梦想要坚持不懈)
-
《卧龙吟》将军战马今何在,西极天马添助力
-
唐朝的诗人为何都是武林高手?
-
方腊最后的王牌,手持方天画戟,杀秦明斗关胜,最后死的相当窝囊
-
程万军:处死解缙是不是朱棣真实意图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青龙湖中学李雨菡:司母戊鼎的故事
-
总理逝世43周年,一起回顾周恩来一生的精彩瞬间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
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力极大的冷兵器——中华苗刀
-
周恩来为何称罗西北为“小革命家”?
-
谜案重重的王陵:神秘的罗布泊,发现了埋有上千口棺材的墓葬!
-
他是氢弹之父 名字曾被列入国家机密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
民国军阀们的军备竞赛 “土匪”也搞军备竞赛
-
从魏忠贤和东林党之争看明朝的衰败
-
古代人穿内裤吗
-
云南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1.94亿年前)
-
【党史专栏】百年党史│11月28日
-
考中举人不是好事儿吗?为何范进中举后却疯掉了?
-
水虺是什么动物,古代传说生物(与水蛇相似/可修成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