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亲历的惨痛失败,战友们死伤无数,自己却无能为力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回,发生在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爆发的磐河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文丑、公孙瓒和赵云。原文如下:
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瓒望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袁绍与公孙瓒在磐河展开决战。公孙瓒不敌文丑,落荒而逃,文丑再后紧追不舍。眼看公孙瓒即将丧命之际,赵云及时赶到,大战文丑,就了公孙瓒的性命。随后,公孙瓒又与赵云及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一起大败袁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赵云的样貌特征之一,叫做“浓眉大眼”,意为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小说中提到的磐河之战,在历史上的准确叫法应该是界桥之战,发生的地点并非是磐河而是界桥。这次战役是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爆发的一次决定冀州归属的关键之战,时间是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此次战役的结果也并非小说所言的是公孙瓒大胜,而是袁绍击败公孙瓒,将公孙瓒的势力赶出了冀州。
此外,赵云曾在公孙瓒手下效命,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时间并非是磐河之战期间,而是在此战的前一年即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当时袁绍刚刚夺得冀州的控制权,冀州不少地区纷纷依附袁绍,唯有赵云所在的常山官吏决定依附公孙瓒。赵云经吏民推举,率领郡兵去见公孙瓒。公孙瓒对此非常惊奇,还与赵云开过一次玩笑。这一点在《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赵云是否参加过界桥之战,这一点似是而非。作为一名战将,赵云很有可能出现在此次关键战役之中。但即便如此,赵云也并未能帮助公孙瓒获得战役的胜利,反倒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战友们死伤无数。纵然自己武艺再高,也挡不住袁绍的千军万马。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相关文章
-
盐引制度是怎么运行的?
-
小型窃蛋龙:可汗龙 体长仅1.2米(带有羽毛和喙状嘴)
-
昭君出塞后,过得怎样?嫁祖孙三代,自杀身亡
-
速龙:最聪明的小型食肉恐龙(长1米/距今8300万年前)
-
入朝时他是兵团司令,第二年升志愿军副司令,第三年当志愿军司令
-
三星堆有件玉器,名叫双猪立鸟器,可是古蜀国时代的猪并不是这样
-
林彪出逃后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成员读《晋书》
-
他是周总理临终嘱托之人,因记性好,被称为特工中的“活档案”
-
苏联解体,日本为何不抢回失地北方四岛?
-
万人大战中,新四军参谋长误入敌群,反而活捉500敌兵
-
清军入关后 此汉人献上一计 害惨江南百姓 最终死得大快人心
-
日心说被烧死的人是谁,乔尔丹诺·布鲁诺/1952年在罗马被烧死
-
他是原安徽省省委书记,被毛主席看做“坏人”点名批评,安徽人都说他是好人
-
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有多美?他的妻子是谁?夫妻感情如何?
-
传统美,真性情
-
揭《黄慕兰自传》:是否及时报告向忠发叛变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意境及其下落之谜
-
铠甲龙:欧洲小型剑龙科(体长4米/出土尾刺化石)
-
帝喾高辛氏政权的早期四任帝
-
会识别人才,更要会留住人才
-
甘肃民乐:毛泽东像章陈列馆 珍藏中的红色记忆
-
陈布雷"尸谏"蒋介石自杀之谜 如何向周恩来"托孤"?
-
中央红军长征为何选择从于都出发?
-
明清蒙古历史汉籍中被称为“三娘子”的究竟是何人?
-
汉服为什么能影响亚洲各国?揭开其五大神秘色彩,一美女独创此裙
-
上古八大姓有哪八姓 盘点上古八大姓
-
为何人民在秦始皇不死时候不敢反 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
-
历史影像:晚年毛泽东参加中共十大因腿疾无法站起,目送十大代表离场
-
徐特立入党: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