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要从「倭国」改名叫「日本」?
日本国,简称“日本”,位于东亚,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日本,在中国古代也被叫做倭国。除此之外,大和、扶桑、邪马台都是日本的古称。但其实这里边除了大和以外,其他几个国名并不是一个国家。
而为什么日本会从倭国改名成日本?主体民族又为什么叫做大和民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事情!
早在西周时期,中原政权便已经和日本有了联系。《论衡》中说:「周时天下太平,越裳献白雉,倭人贡鬯草」其中「鬯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香草。也就是说,周朝时期,当时的日本有个倭国就已经是周朝的朝贡国。
后来到了汉光帝时期,倭国人已经接受了外国(其实就一个中国)称他们为倭国。于是他们派遣使者来到洛阳,带回了一枚「汉倭国王」的金印。
再后来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第二任皇帝曹睿接见过一位来自日本的女王。玩过《大蛇无双》的朋友可能对她的名字不会陌生——卑弥呼。
他们自称“邪马台国”日文读音(yamataikoku),并且当时日本还有另外一个叫做「狗奴国」的国家和邪马台国争锋相对,邪马台国此行正是为了寻找中原王朝的帮助。
由于时代久远,魏国的史官们对这个国家非常陌生!于是史官们在古书上查找,终于发现原来早在西周时期,东海有个叫倭国的记载。于是魏国史官就张冠李戴,把“邪马台”国称为倭人,意为山下之国,并封他们的女王为—亲魏倭王
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当时的日本和中国一样,并没有统一。所以最早朝贡西周的倭国,和后来寻求魏国帮助的倭国并不是同一个国家。相对于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倭国实在是太过于狭隘,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难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就干脆全部叫倭国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书》中,有一篇关于《扶桑国传》的记载:其有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者…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华夏对日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在公元4世纪左右,日本关西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政权。先后统一了北九州和部分本州,随后进一步吞并整个日本。而这个国家在面对华夏中原的时候,便继承了倭国之名。
这和三国时期的邪马台国「yamataikoku」极其相似,所以很多史学界就认为邪马台国就是日本国的始祖国。
到了隋唐时期,中日展开了历史性的交流。随着文化的逐渐交互,日本官员发现“倭”这个字在在中国人眼里有点贬义!虽然在古汉语当中,倭字同“逶”同时表示是魏国的属国。但是日本人觉得倭字不好听!于是便取「日光照耀之地」「日出之国」之意,正式向唐朝政府申请使用「日本」二字为国号,并在武则天时期获得了认可。
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名字还要征求中国同意?那是因为,不管你叫什么,你都是在跟中国进行互动,让中国人使用和称呼,所以日本只是针对中国外交时用的。那他们自己管自己的管家叫什么呢?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日本人叫自己做「yamato」,这个读音的意思就是“倭国”。但日本人又不喜欢这个称呼,所以在公元6世纪左右,日本政治家圣德太子从《论语》里摘取「礼之用、和为贵」之句,取名「大和」读音同样为「yamato」到了公元757年,日本正式下令使用「大和」二字代替「倭国」。
也正是如此,我们现在称呼公元4世纪那个在关西发展起来(现在京都奈良一带)并逐渐统一日本的国家就为「大和国」。它是邪马台国的继承,同样是当代日本国的起源。
但是不管你叫倭国、日本、扶桑还是大和,都是来自中华文化。最早的倭国是魏国的附属国,后来的日本始祖国邪马台国女王亲自来魏国求助,并被册封。最后的日本之名也要请大唐女皇批准,自称的大和之名取自《论语》。
相关文章
-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派的格局,少林武当争霸,华山只配打酱油?
-
“考古盲盒”掀起市民寻宝热
-
《琅琊榜3》即将开拍,胡歌出演无望,新“梅长苏”人选让人满意
-
中越战场两国交换战俘,部分战俘却不肯回来,原因令中央气愤
-
《大将军罗马》全局变量汇总
-
朝鲜战争虽然失败,但美使用枪支弹药的方式,着实明白什么是实力
-
湖北首个数字藏品“越王勾践剑”上线发行
-
狂热莎翁粉丝在纽约放飞60只小鸟,百年后竟变成全美国的灾难!
-
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
老布什去世,在他任内的海湾战争中,美军被萨达姆扇了一巴掌
-
[多图]“猎熊行动”:日本曾策划暗杀斯大林
-
无视俄罗斯S-300 以总理称将继续袭击在叙目标
-
看看太平洋战争前的美国造舰计划,就知道日本根本赢不了
-
上甘岭战役,隐瞒了半个世纪的秘密,世界权威军事院校都把它做为战例写进教材
-
揭秘:军车号牌代表了哪些意思?看到这个字母,惹不起要躲得起
-
《羞辱》笔记之二:认识这个中东“火药桶”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斯图里亚斯诞辰
-
藩镇割据:大一统史观下的插曲
-
红色家风故事①丨革命先烈李大钊的红色家风故事
-
40年前,中国为什么要和越南打那么一仗
-
怎样一场战争让至少20万女子遭强暴,一个国家独立背后罪恶滔天
-
美军不长记性,每次都中塔利班同样的计策,损失惨重
-
55年前,河南这位县委书记猝然离世后,为何百姓都阻止他下葬?
-
鬼谷子识人术:一个人,越没有福气,身上越有这三个特征
-
对越反击战,“高干子弟”在一线作战吗?看看老兵咋说
-
【今日历史】12月21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从安逸舒适的校园走向寒风凛冽的战场
-
红楼梦:黛玉有伤风化,薛姨妈正幸灾乐祸,却被凤姐一句话揭老底
-
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的诞生,是因为毛主席的亲自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