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等国独立后,英国在大洋洲唯一海外领地在哪?
英国曾是大洋洲最大的前殖民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他们的。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立后,英国在大洋洲的海外领地,现在只剩下皮特凯恩群岛了。
皮特凯恩群岛是英国所有海外领地中,面积最小(总面积5.2平方公里,主岛皮特凯恩岛5平方公里)的。而皮特凯恩群岛的总人口只有50人。除了皮特凯恩岛,其余三个无人小岛:亨德森岛、奥埃诺岛、迪西岛可以忽略不计。
皮特凯恩岛是怎么成为英国殖民地的?这其中有一个非常离奇的故事。
1789年,有一艘名叫邦蒂号的英国海军战舰驶离普利茅斯港,目的地是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当时塔希提岛为英国控制。邦蒂号去塔希提号干什么呢?说来好笑,竟是运送一批猴面包树的树苗。这种树是非洲特产,果实可以食用。英国为何要往塔希提岛运送猴面包树的树苗?塔希提岛上有一批黑奴为英国当牛做马。为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邦蒂号要完成这个任务。
一路乘风破浪,邦蒂号顺利抵达塔希提岛,树苗也运上岛。没想到之后却出了事,邦蒂号大副克里斯琴和舰长闹矛盾,带着9个听命于自己的士兵,宣布要去南太平洋寻找新的岛屿。说完,邦蒂就在克里斯琴的指挥下驶离了塔希提岛。同时,这9名士兵又说服了塔希提岛的18个居民,在月黑风高夜上,跳上邦蒂号。
至于去哪,太平洋那么大,谁也不知道去哪,反正就是往前行驶,总会遇到岛屿的。
邦蒂号在太平洋上胡乱飘着,一直飘到塔希提东南两千多公里的一个小岛,这就是皮特凯恩岛。
即使远离了塔希提岛,克里斯琴和9名士兵也非常害怕,他们知道自己已触犯英国军法。当时是有规定的,哗变者,一根绳子送上天,一个都别想活。大家一合计,邦蒂号的目标实在太大,太平洋上到处都是英国船只,早晚会被伦敦发现。
怎么办?大家齐心合力,把邦蒂号一把火送上西天。沉入海底的邦蒂号不再是这10个人的心病,大家可以安心地留在皮特凯恩岛,开始新的生活。
不过,皮特凯恩岛上的土著人并不欢迎这些英国人的到来。皮特凯恩岛本就非常小,现在人多地少,饭都不够吃的。英国人一想:确实是个道理,不过也好解决,把土著杀了不就行了?
更何况,这10名英国人都是光棍,个人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不知道哪个龌龊鬼出的馊主意,说把土著男性杀光了,问题就解决了。
大家异口同声地曰:有理!
枪炮一响,土著男子都倒下了,士兵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岛上快乐地生活了。
但是,这些人很快就后悔了。不是后悔杀人,而是后悔不该定居皮特凯恩岛。或者后悔不该杀人,而是留着这些土著男子给他们种地。这些兵大爷哪种过地?没扒两下地,就累到头晕眼花。这些人欺男霸女是行家,种地全是废物点心。好端端的肥沃土地,被他们给折腾的颗粒无收。
可是,邦蒂号被烧了,他们无法坐船离岛。为了活下去,英国人之间开始了残酷的对决,谁把对方杀了,谁就能活下来。
岛上的英国人本来就没几个,互相明枪暗箭几个回合,岛上就没剩下几个人了。他们登岛之后的10年,也就是1799年,乾隆驾崩那年,皮特凯恩岛上的英国人,只剩下大眼瞪小眼的两个光棍了。他们之间再杀,已没有那个力气了。
这两个光棍,一个叫扬,一个叫亚当斯。他们握手言和,决定联合统治岛上的其他人,主要是妇女和儿童。但只过了一年,扬就一命归西,亚当斯成了皮特凯恩岛的“国王”,是岛上唯一的成年男性。现在皮特凯恩岛的首府亚当斯敦,名字就来源于亚当斯。
不过,亚当斯所不知道的是,这几名英国人在皮特凯恩岛上厮杀时,英国正在全力追捕邦蒂号上的叛徒。只是由于太平洋太大,英国并没有发现皮特凯恩岛,觉得这些叛徒应该是掉进海里喂鱼了。
亚当斯在岛上统治近10年,才迎来了一艘美国的船只托帕兹号,没多久,邦蒂号的传奇故事传到了英国。英国本来想严惩亚当斯,可看到亚当斯带着十几个妇女儿童在岛上艰辛生活,也就心软了。有人说亚当斯这些年在岛上受的罪,权当是上帝对他的惩罚吧。
1825年,英国正式发达命令,赦免亚当斯的叛逃罪,并承诺亚当斯回英国。亚当斯老了,折腾不动了,1829年,皮特凯恩岛上的“国王”亚当斯死了。
作为亚当斯在对英国的“贡献”,皮特凯恩岛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时间是1887年。随着各殖民地陆续自立,皮特凯恩(群)岛就成了英国在大洋洲唯一的海外领地了。
皮特凯恩岛现在只有50人,但在1937年时,岛上最多时有233人。因地少人多,岛民陆续迁到新西兰,剩下的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所以,皮特凯恩岛的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图文]国民党特工池步洲破译“珍珠港密电”但没有引起重视
-
拿破仑也要借钱?农民拿出拿破仑签字的欠条,法国做法令人称颂?
-
镇州节度使王镕被杀,与李存勖准备称帝是否有关?
-
二战日军在哪儿战死最多?中国只排第二,第一是个小国
-
德国统一后,为了送走苏联驻军,不仅得给他们钱还得帮他们盖房子
-
非洲黑奴的挑选也有要求,除长相过关之外,身体还要达到这项标准
-
【今日人物】1月20日,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
中国已经放弃了战争索赔,但这个日本律师却一直在帮中国人索赔
-
苏联计算机研发为何先赢后输
-
中国古代有一复姓,极为罕见,在史书上只出现过一次,如今已绝迹
-
港媒:中国为何热衷考古和古生物学
-
这个高地上进行了一夜肉搏战,美军一个营打到只剩11人
-
二战期间苏联是如何夺取日本北方四岛控制权的?
-
亚洲最好战国家,史上打过数百仗,每次都打赢,如今周边全是敌人
-
史上最知名的幽灵船之谜:是骇人的谋杀?还是一场恐怖的意外?
-
一两千年古姓,因一虚构人物,后人纷纷改名换姓,淡出国人视线
-
麦克阿瑟解码:为什么在朝鲜战争末期要与中国叫板?
-
二战后,在关岛密林中过了27年野人生活的日本兵,结局如何
-
二战老照片:战时与德军有染的法国女性被清算、遭到剃光头发游街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诞辰
-
[图文]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诞生始末
-
电影《赵氏孤儿》淡化忠奸对立,逻辑难以自洽
-
戈林元帅为何从天才变成了蠢材?这个中国成语讲得极其恰当
-
永远跟党走劳动谱赞歌|润州区总工会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第102期)
-
日本两种人不能当首相,一种是皇族,另外一种是什么?
-
二战中的日本飞行员,为何不会跳伞逃生?跳伞后会被活活打死
-
南京大屠杀的凶手,2年后离开中国时,3句话重新认识中国人
-
围魏救赵:孙膑大战庞涓的高潮第一回
-
一周艺术人物|敦煌研究院迎来新掌门,谁将翻新瑞士百年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