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喝酒为什么先要烫一烫,里面到底有什么学问
文/寂寞的红酒
在古装影视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古代,人们喝酒总是先要烫一烫。比如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吃饭都要烫一壶热酒!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为什么古人喝酒都要烫一烫,里面到底有什么学问?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
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古人喝的和现在一样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江小白这样的白酒。其实在古代,人们最常喝的酒并不是白酒,而是黄酒。因为我们现在常喝的白酒也就是蒸馏酒是宋元时期才出现的。在漫长的中国酒史上,黄酒一直是中国酒类的主导产品,直到清代,白酒(烧酒)才取代黄酒的主导地位。黄酒属于发酵酒,度数较低,里面杂质较多,特别是里面的甲醛不仅辛辣而且会引起饮酒人头痛和不适,所以需要烫一烫。酒水经过加热,里面的甲醇会挥发掉,酒的口感会变得更加绵柔醇厚,喝起来味道更好,而且不会有那么强的头痛感和不适。古人是非常富有智慧的,他们烫酒是经过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现在的白酒就不一样了,白酒属于蒸馏酒,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杂质,甲醛含量也不高,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烫一下。所以,白酒问世后,人们喝酒时烫酒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当然,有人认为烫酒口感会更好,酒会更香醇。其实,现在的白酒烫不烫都一样,且不说市场上假酒泛滥,就是真的大部分也都是食用酒精勾兑的,很难喝到以前的那种酒香了,烫不烫其实无所谓。不过虽然现在喝酒已经不需要再烫一下去除杂质,但人们仍然喜欢把酒热一热,特别是在冬季和北方地区。因为白酒本性寒凉,要靠胃来温热,如此一来很容易伤胃。热一热会让酒水刺激性变小,喝到胃里就舒服了。此外,烫酒还能减轻酒里的辣味,能让饮酒者多喝二两。所以直到现在,在东北、内蒙等北方地区,人们喝酒仍然喜欢烫一下。
此外,烫酒还能增加仪式感,特别是在古代,喝酒是非常讲究的,不是端起来就喝。一碟花生米,二两小酒能喝到晚上,而且喝的有滋有味。只是现在人们怕麻烦,又没有烫酒的必要,所以平时喝酒根本就不会烫。除非冬天冷的时候,可能会心血来潮烫一下。其实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人们又变懒了,就是真有必要也没人愿意烫了。如果真的要烫,很多人也许会嫌麻烦改喝啤酒或者红酒了。
参考资料:《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酒文献史料》、《黄酒为何要烫着喝》
相关文章
-
三浦友和没有山口百惠光环前,曾是一名歌手后来为什么不做了?
-
C度之大,超乎想象!
-
史上最牛的抗日纪念馆!进门先踩一脚日本军旗!原来此国才是最恨日本的
-
日本投降时,这支国民军队并不不接受,连夜全歼日军大快人心
-
最富有的第一夫人:拥有3000双鞋子、3500条裙子、5000条内裤
-
关于瓷器进口报关的相关流程及相关进口所需资料
-
国军是如何对待日本战俘的?大兵遇到女战俘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
三次灭国又复国,慕容复的祖先为啥这么牛?
-
1930年代的包头,山西人走西口在此繁衍生息,南海子一姑娘在卖唱
-
为何吐蕃持续两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
[图文]日本投降过程全记录:从最后的疯狂到全线溃败
-
晚清的炮台绵延不绝,为何守不住国门?
-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
弗洛登山之战:苏格兰与英格兰战争的典型性结局
-
不结婚的女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
“考古盲盒”掀起市民寻宝热
-
几十万华人生活在该国,却没有1条唐人街,跟74年前战争有关
-
卡迪西亚之战:乡巴佬阿拉伯人如何征服波斯帝国
-
中情局建造巨型打捞船秘捞苏联核导弹潜艇
-
东北历史(61):长春黑老大梁旭东的“夏宫”,为啥还闲置着?
-
从世界历史视域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诺曼底登陆,盟军死伤明明只有几千人,为何却被冠以惨烈之名
-
学者解开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宁武关之战的谜团
-
为什么FBI曾怀疑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是前苏联间谍?
-
二战时期,看美军如何对待纳粹俘虏
-
常德一老牌商场,只因内部纠纷,在营业的第十七年宣布倒闭
-
男子收藏最稀有的古代陶器,同行称是无价之宝
-
此人本可取代希特勒,但由于他优柔寡断,最后断送自己生命
-
恶夫、大婆联手坑小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