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背景链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总书记引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勉励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春秋时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何为“死而不朽”展开讨论。范宣子认为,他的祖先从虞、夏、商、周以来世代为贵族,家世显赫,香火不绝,这就是“不朽”。叔孙豹以为不然,他说,这只能叫作“世禄”而非“不朽”。在叔孙豹看来,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太上的意思是最上,最高。最高境界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就叫做“三不朽”,表明古人极端重视立德、立功和立言。
在后人对“三不朽”的解读中,“立德”系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而“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当然,无论“立德”“立功”还是“立言”,其实都旨在追求某种“身后之名”“不朽之名”。而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质欲求而追求精神满足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对死后不朽之名的追求,可以激励个体生命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拼搏奋进,建功立业;而置个人身后名誉于不顾的人,则难免平庸下流,甚至猥琐卑贱,不值一提。对不朽之名的追求是要付出非凡代价的,被历史大书特书的旷世伟人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做出巨大的个人牺牲并放弃凡俗的某些物欲与私利,而后才能功成名就。
其实在人民的心目中,这些标准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比如孔孟的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真正的功业,他们的言论与著作,也都千古流芳。又比如诸葛亮与崇拜他的杜甫,他们分别代表立功与立言,但他们的忧国忧民,又都是深入人心的。
(作者系文史学者、中山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24日第2版
相关文章
-
雇佣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非常强悍,到底是在为谁卖命?
-
为了欧洲与和平:默克尔马克龙共同见证一战结束百周年
-
明末时期英国入侵,而明朝的处理方式,让英国200年不敢踏足我国
-
二战后德国青壮男子稀缺,在废墟上休养生息的是哪些人?
-
程万军:一战伤亡很小的日本其战果为何远超中国
-
21天歼灭德军17个师:140万苏军打疯了,希特勒被打懵了!
-
实锤了!美搜集731部队细菌战资料牵头人,均来自德堡!
-
汉服行业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58.45%用户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汉服
-
卢森堡还没有中国一个县大,为何没有被周边强邻吞并
-
青弋江灌区工程历史回望
-
啄木鸟家庭维修,让维修行业重回光鲜职业时代?
-
日俄战争俄军俘虏,泱泱大国军人在弹丸小国军人前如此狼狈
-
粤语究竟算不算一门外语
-
历史上真实的关宁铁骑 没有传言中那么神!
-
同是族内争霸,为何西方的普鲁士走向兴盛中国的后燕却走向衰亡
-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殿”是个什么场所?
-
2022我们正年轻
-
老北京东单的牌楼,额上为啥有“就日”二字?
-
这个国家不到两平方公里,却人人都富得流油,还非要给中国钱
-
明清时期的江南盛景,是被夸大的历史假象?
-
珍珠港被偷袭第二天,美军俘虏一名日本少尉,挖出另一个阴险计划
-
“长江口二号”古船今起打捞,八大悬念待解-手机光明网
-
古巴那么反美,为何美国始终不敢发动战争?真实原因有三点
-
他被人谩骂了千年,当考古专家打开他的墓地后,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
天皇即位必不可少,神秘的“三神器”究竟啥样?
-
欧盟那么富裕,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还要退出欧盟?
-
抗战中国飞行员降落台北
-
备战当戒“仓鼠症”
-
“70后”女外交官离开联合国,美国少个“传声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