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导致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非全是原子弹的功劳
到日本投降前夕,日本的兵力分布为:本土200多万;朝鲜、满洲、中国大陆及台湾有200多万;在南亚部分地区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有日军80多万,共计达到500多万。在二战末期,虽然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但他们依然作“困兽犹斗”,提出了“一亿玉碎,本土作战”的口号。但最终,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拥有如此庞大兵力的日本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那么,日本决定投降的因素是什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联合签署发布了对日本的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督促日本放下武器,停止战争。如不停止战争,日本将面临着毁灭。但是,对于盟国的最后通牒和投放原子弹的威胁,日本政府其实是不以为然的,当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大臣甚至要求天皇通告全国,要求人民抵抗到底。最后,铃木首相下令,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
看到日本政府还继续负隅顽抗,美国决定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炸死将近30万人。9日凌晨,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对日宣战,苏联远东军分三路对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进攻,同时又向朝鲜北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地进军。苏军一路所向披靡,迅速占领了被日军侵占的地方。
基于原子弹对日本民众造成的恐惧阴影以及苏军对日宣战,日本政府8月14日决定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日本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日本投降是原子弹将日本人炸怕了以及苏联的出兵,所以才选择投降。其实不然,日本投降并不完全是原子弹的打击,而是多种因素和矛盾的总爆发,比如军事方面的失利、外交的失败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的崩溃等。
正如日本外务省一位官员所说:“对于我们这些知道内幕的人来说,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都没有在本质上改变战争的进程,就是没有原子弹的惩罚和苏联的进攻,我们也会在一定时期选择投降,然而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促进了我们的投降。”
所以,综上所述,日本选择投降的第一个原因是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
与原子弹所造成的影响相比,日本国内战争经济的崩溃,才是迫使其投降的最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日本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侵华战争。
但是,侵入中国的日军很快发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他们早已深陷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由于长时间的战争,他们根基浅薄的经济到1940年时已经无法承受大规模战争的负担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下令猛增军工生产,结果导致国内的民用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日本法西斯几乎把一切资金和原料都集中到军需工业。
长此以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迫使人民起来反抗。从1941年到1944年,工人就举行了130次罢工,人数达到五万多人。总之,在日本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存在着反战和厌战情绪。对此,日本统治者深感恐惧。所以,从1944年起,新成立的小矶国昭内阁便已经开始寻求结束战争的方法了。
对此,日本的计划是在1944年9月底结束战争,所以日本当局便从当年6月份开始同苏联进行谈判了,并且还派特使携带天皇亲笔信前往苏联。
所以,正是由于战争经济的崩溃,日本已经无力支撑战争消耗,不得不寻求停战。因此,战争经济的崩溃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
最后一个原因,日本战略上的错误也是导致其投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日本战争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对外部资源依赖的基础上。所以,导致它不可避免地拉长战线,扩大战场,比如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深陷中国现场的泥潭,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又将战线拉至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缅甸以及英、美、法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和基地,军事行动区域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领如此广大的地区,造成了战线过长、兵力分散的弱点。
如此以来,日军四处树敌,其在占领地区所实行的“三光”政策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8月9日,以苏联的参战为标志,盟军及亚洲各国人民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东南亚各国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大反攻给了日本致命一击,使日本“帝国所处形势,愈益恶化,最恶劣的局面已经出现”。在大势所趋下,日本不得不宣布投降。
以上就是日本在二战末期拥有庞大兵力的情况为何会选择投降。战争经济的崩溃是主要原因,原子弹和苏联的进攻则加速了日军投降的进程。当然,更重要的是亚洲各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统治。
【我是文史君,主攻历史专业,古今中外都有涉猎,欢迎大家关注,每天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相关文章
-
豪门千金举办世纪婚礼,家产败光后,夫妻摆小摊再创亿万家产
-
环境使然:满清皇帝是如何丧失外交能力的?
-
针灸解剖不科学?英国科学家:最早解剖图2200年前出现在中国
-
霍建华演技最好的作品《战长沙》,与杨紫谈了一场“忘年恋”
-
冻龄美女,华裔富婆拎限量款爱马仕走秀,她拒绝拉玛十世有底气
-
党史百年天天读
-
周末阅读|《重庆之眼》
-
新疆考古现“楼兰美女”,经考证其生前,容貌果然不出所料!
-
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掠夺的金银财宝下落之谜
-
《鬼吹灯》《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为什么那么了解古墓?
-
蒙古在历史上曾强盛一时,为何上个世纪独立后,就很少被提起
-
穆罕默德是如何统一阿拉伯半岛地区的?
-
吴清源:我为什么加入日本国籍
-
偌大的滨海新城为什么没有邮政信箱呢
-
从库页岛之争看中日差距,原来中国的落后,在康熙时已有征兆
-
她带8个子女改嫁进印度王室,王子为博她一笑,拆掉王冠给她做项链
-
他曾拯救数千万人性命,还荣获诺贝尔奖,只因一个举动化身恶魔
-
白刃战中,大刀能干得过鬼子的刺刀?90岁的抗战老兵告诉你真相
-
三生三世:毕方是上古神兽,实力堪比凤凰,为何甘愿做白真的坐骑
-
霍元甲暴打英国大力士真相揭开专家:对方是杂技员,根本没交手
-
这个国家美女多,国家规定1个男人,必须娶多个老婆,让人羡慕
-
都知道二战德军“闪电战”很厉害,真实的进攻过程却很少有人知道
-
这个北欧小国看似很弱,却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前苏联,如何做到的
-
[图文]盘点中国志愿军名扬世界的朝鲜战争中八大血战
-
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与美国周恩来和平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17日
-
“考古盲盒”掀起市民寻宝热
-
1952年巨济岛战俘营,战俘们修筑堤坝,有时在广场上跳舞
-
特殊的家庭,铸就唯一的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