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世界系列:铁血悍将巴顿
本文已经获得话说世界公号授权发布
本内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巴顿率领美国装甲部队,在北非和欧洲战场上勇猛作战、快速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装甲战专家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1945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诺市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家庭非常富裕,社会地位也很高。
巴顿沿袭家庭传统,考入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骑兵军官。
1917年,美国派遣远征军赴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担任远征军司令潘兴的副官,在法国组建了美国第一个坦克旅,并担任指挥官。
此后巴顿与坦克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巴顿也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装甲部队专 家。
但由于一战后美国军队再次“放马南山、铸剑为犁”,像巴顿这种有想法、有能力的军事指挥人才得不到重用。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巴顿调动工作10次,担任营团级指挥官与参谋职务十余种, 直到1939年受命组建装甲旅,才晋升准将。
一战时巴顿与法国雷诺FT轻型坦克合影。1917年,巴顿作为潘兴的副官,同赴法国,其间他曾经负责组建组训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并指挥一支坦克旅作战,获“优异服务十字勋章”。
二战展宏图
二战爆发后,美国军队进行大规模改组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作为装甲部队专家的巴顿迎来大展宏图的机会。
他先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不久又升任第2装甲师师长,负责组建、训练美国的装甲部队。
1942年10月—11月,英、美军队联合在北非发动“火炬”计划,巴顿指挥的西线特遣队在摩洛哥登陆,美国装甲部队开始在北非崭露头角。
1943年,英美盟军在北非遭到德军反击,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
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马歇尔将军委派巴顿出任前线部队司令。年逾50岁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鼓舞士气。
在一次阅兵仪式上,士兵们惊奇地发现巴顿将军竟戴着一顶德军头盔,大家立刻沸腾起来,巴顿说:
“我头上戴的头盔,是刚从德国将军那里缴获来的,这足以说明,德国军队根本不是不可战胜的 !”
阅兵场上一片欢呼。
巴顿将军接着说:“我要戴着这个头盔,一直打到柏林 !”
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打败了隆美尔将军指挥的德国北非军团。
1943年7月,英美联军分别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部和东部登陆,此时巴顿担任美国第7集团军的司令,负责支援和配合英国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的部队作战。
这让巴顿感觉非常气恼,他不顾上级的命令,命令部队全速推进,赶在英军前面攻克了敌军防线。
此后又率军进攻西西里重镇墨西拿,由于他孤军深入,侧翼缺乏配合,加上德军的反击,部队损失惨重,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攻克墨西拿后,由于巴顿在视察随军医院时,粗暴地扇了一名受伤且厌战士兵的耳光,引发舆论的口诛笔伐。
美国政府下令免去巴顿的军职。
巴顿一向以对士兵严厉著称,但事实并不尽然。这是1943年巴顿率领美军攻占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市后, 与士兵亲切交谈。
天才任性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将军重新启用巴顿,任命他为第三集团军司令,负责牵制和迷惑德军,这让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的巴顿无法接受。
在此后的阿登战役中,缺乏准备的美军第8军被反击的德军围困在巴斯托尼等地。
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巴顿毅然担负起救援与解围的重任。
从1944年12月17日德军发动进攻,到12月22日美军第3集团军发动反击。
在短短的几天内,巴顿就把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从萨尔地区快速调往阿登山区,实现了战线由南向北的全面转移。
这展示了巴顿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勇猛敏捷的作战风格,不愧为最有天才的将领。
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的莽撞和直率也闯了大祸。
喝酒有点过量的巴顿竟宣称希望和俄国人打仗,这不但让在场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大为恼火,也让努力维持与苏联盟友关系的杜鲁门总统感觉非常被动。
巴顿被免去了兵强马壮的第7集团军司令职务,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
巴顿曾说过: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这句话很不幸的体现在他身上,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驾车外出打猎途中意外撞上了一辆军用卡车,身受重伤,于12月21日去世。
二战结束后巴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参加胜利游行
END
相关文章
-
克拉运河:一条永远不会开工的黄金水道
-
伊巴赫(Ibach)钢琴的历史
-
揭秘日本武士道 武艺高强的武士死于枪火之下
-
珍珠港事件中的四名日本将军结局如何?没一个活到战争结束
-
瑞典制造了一艘战舰,可还没向敌人开战,就先葬送了自己的士兵
-
[图文]乱世女杰:细数几位著名的中共秘密女党员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经历过战争方知热爱和平
-
十字军东征败多胜少,为何还能坚持两百年呢?九次远征图意个啥?
-
怎么防备膝盖中一箭?欧洲人这点做得超级有脑瓜
-
美退《中导条约》却拿中国说事儿 外交部:这是完全错误的
-
[图文]海明威对蒋介石的印象很坏 二战美国秘密特使的中国之旅
-
不败而败:宋神宗与王安石时代的宋越熙宁战争
-
黑暗中世纪的“国民偶像”:拿带钉长鞭抽自己,粉丝看了痛哭流涕
-
意欲何为?菲律宾为何主动靠近中国,答案曝光,令国人恍然大悟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被誉为“最美杨贵妃”,却因长得太美遭人算计,林芳兵的近况如何!
-
走进“匈牙利”,带你感受不一样的国度,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
有人说战争烧钱,可美国怎么越打越富?最后还成全球霸主
-
这个国家最先带头欺负中国,甚至叫嚣每隔十年就要抽打我们一次
-
OD聊咨询:入不敷出?这一点不见得不好!
-
甲午战争时清朝使节宋育仁的惊人计划:奇袭日本本土
-
三千多年前特洛伊城沦陷,这场战争唱响了英雄主义丨日签
-
[图文]俄军打造“山寨武器”塞进背包骗过卫星吓住敌军
-
传承塞罕坝精神,共筑美丽家园
-
日军俘虏发生动乱,被他杀3000人,抗美援朝6天击败3倍兵力的美军
-
二战初期美国曾打算帮助德国打击苏联
-
上色老照片: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现场镜头下皆是疯狂
-
“进京赶考”第一站―唐县
-
知否原著:明兰巡视黑山庄时为何不查账而是发铜钱给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