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是怎么躲过二叔朱高煦的埋伏顺利继位的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是朱棣的左膀右臂,多次帮助朱棣死里逃生,可以说是一名悍将。然而随着朱棣登基称帝,也逐渐暴露出朱高煦较低的权谋水平,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老天给了你军事天赋,那么可能会降低你的其他能力。
史料记载“六月,太子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庚戌,太子即位,改明年宣德元年。”
1452年,五月,朱高炽去世,六月朱瞻基从南京到京城奔丧。朱高煦得知消息,为了皇位,他在路途上埋伏了杀手,准备暗杀朱瞻基,但阴差阳错之下,朱高煦没有碰到朱瞻基,朱瞻基在北京成功即位。那么朱瞻基是如何躲过朱高煦的暗杀的呢?
一、朱瞻基提前有所准备
朱瞻基或许称不上明朝最聪明的皇帝,但绝对可以名列前茅。之所以朱高炽能成为明仁宗,是因为他有个聪明的儿子朱瞻基。本身朱高炽长相丑陋,肥头大耳,而且腿脚还有问题,跟英明神武的朱棣相差甚远,如果朱高炽的儿子是个平庸之辈,那么这太子之位真的可能落到朱高煦头上。
朱棣即位之后,朱高煦就表现出了极大的野心。论起军功,朱高煦强过朱高炽,论长相,朱高煦也是仪表堂堂,在朱棣面前,朱高煦也常常夸耀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朱棣甚至已经决定了立朱高煦为太子,差就差在朱高煦比朱高炽生的晚,而且还有很多大臣支持朱高炽。
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高煦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皇帝梦。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后,理应去他的封地任职,但朱高煦就是耍赖不走,想来可能朱棣感到对朱高煦有所亏欠,就继续让他留在了京城。
朱高炽身体肥胖,走路需要有人搀扶,就算如此偶尔也会摔倒。一次,朱高煦、朱高炽同行,朱高炽在前缓慢行走,朱高煦在后面却说了一句风凉话:“前人失足,后人知警。”这就是在讽刺朱高炽身体不好。
然而朱瞻基在后面冒出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朱瞻基虽说比较年轻,但在朱棣的精心培养下,早已变得圆滑老练,对于朱高煦小心思,朱瞻基早就看透了。这句“更有后人知警也”,就是在警告朱高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朱棣在世的时候,朱高煦争不过朱高炽,朱高炽成为皇帝后,朱高煦也难以施展,直到朱高炽去世,朱高煦意识到机会来了。在皇权交割之际,是帝国最为危险的时刻,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导致内忧或外患。
内部是为了争夺皇权,外敌则是想趁机而入、趁火打劫。太子一般常驻南京,所以在得知朱高炽去世的消息,朱瞻基要从南京走到北京即位,这一路上足有一千公里,以当时马匹的速度,也需要走一段时间。
对于朱高煦的野心,朱瞻基很清楚,对于当时形势,朱瞻基也很明白,这一路上朱瞻基会极其小心。很可能朱瞻基会避开危险的路段,有可能朱瞻基提前动身,这都会让朱高煦扑个空。
二、朱高煦太过仓促
朱高煦很想做皇帝,以当时朱高煦的嚣张做派,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不过朱高煦有朱棣的野心,但没有朱棣的能力,朱棣当年为了夺取朱允炆的皇位,隐忍了很长时间,甚至还装疯卖傻,大夏天穿着棉袄围着火炉。
跟朱棣相比,朱高煦相差太远。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他经常说朱高炽的坏话,还将解缙构陷致死,当然这其中也有朱棣和解缙本人的问题。永乐十三年,朱高煦改封到青州,而这次朱高煦还是赖着不走。
史料记载“高煦犹不悛,府中有私募军士三千余人,不隶籍兵部;纵卫士于京城内外劫掠,支解无罪人投之江;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及僭用乘舆器物。”
如果不走可能还好,但朱高煦还在仗着权势作威作福,他私自招募三千士兵,还不属于兵部,甚至纵兵到处掳掠。有位名叫徐野驴的军官,将这些兵匪抓起来惩办,朱高煦得知消息,却杀掉了徐野驴,换言之,朱高煦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朱棣回来,收到汇报,对朱高煦失望至极,并将其囚禁起来,准备废为庶人,好在有朱高炽苦口婆心的劝说,朱棣这才饶了朱高煦。
由此可见,朱高煦根本就不是个造反的料,他不懂得韬光养晦,只知道胡作非为,之后朱高煦起兵造反也毫无计划可见,被朱瞻基轻易平定。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很显然朱高煦没有那个皇帝的命,也根本没有造反的才能和水准,强扭的瓜必定很苦。毫无章法的朱高煦和聪明谨慎的朱瞻基过招,结果不言而喻。
三、朱瞻基一直在京城
我们猜测,有可能朱瞻基在朱高炽生病的这段时间,一直隐藏在京城。按常理来讲,就算皇帝身体不好,那么从生病到去世也有个过程,除了天灾人祸,猝死的几率较小。
史料记载“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
我们反观朱高炽,五月十一日身体感到不适,五月十二日,病情突然加重,遗诏处理完成之后,当天就去世了。为何朱高炽从不适到死亡仅有两天时间,而且还是颁布遗诏之后马上就死了?
有可能是某人谋害了朱高炽,因为朱高炽的死有些蹊跷。朱高炽去世,最大受益者还是朱瞻基,如果是朱瞻基谋害了朱高炽,我们有理由相信,朱瞻基在这段时间内没有离开京城。
假如朱瞻基一直在京城,那么朱高煦当然无法在半路截杀成功。然而,从朱瞻基前后的一贯表现看,他谋害父亲的几率很小。
综上所述,之所以朱瞻基能逃脱朱高煦的暗杀,最大可能性还是朱瞻基改换了路线,成功避开了朱高煦的袭击。
参考资料:《明史纪事本末》、《明史·列传第六》
相关文章
-
盟国当年计划瓜分日本势力分布图
-
她是貌美毒舌“第一夫人”,为人骄纵跋扈,总统因她而死
-
刚刚,美国四大权威部门,集体给中国泼脏水,外交部回应!
-
老照片:德军欢笑饮美酒,百姓战俘吃树皮
-
铁人军:昙花一现的郑氏王牌死士
-
真理属于少数:萨达姆临终预言,当时所有人嘲笑,如今所有人后悔
-
这本中越战争回忆录内容精彩,我军23万部队打垮5万越军
-
高丽和高句丽啥关系?名字虽然差不多,其实没啥关系!
-
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
-
雪诺、夜王对决在即,守夜人大军有你一个|召集令
-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嫡传后裔,又有统一的雄心,为何败亡于后金
-
阿富汗只是个弱小的山地国,为何世界上的大帝国都败在它手里
-
解密苏联与俄罗斯的国家追杀机制
-
沈登苗: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来源、构成及原因初探
-
甲午战争:中国的转折标志 丁汝昌巧解卧房之争
-
百名民警讲英烈故事:永远的丰碑——杨子荣
-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txt、pdf、mobi、epub下载
-
如何理解东南亚的王权政治?
-
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掠夺的金银财宝下落之谜
-
日本公认的绝世武神,自称先祖为东汉皇帝,韩国人却说他是同胞
-
他是我军一级战斗英雄,与美军同归于尽后,没有留下任何遗物
-
明明是喇嘛们坑了葛尔丹,策妄阿拉布坦为何还是对他们“言听计从”?
-
[图文]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无声胜有声的地方
-
科斯塔奖颁给《被裁剪的女孩》,二战荷兰犹太人的离散故事
-
打倒当权派——每一个“匪夷所思”都有其原因
-
沃血怒放抗日玫瑰:身遭日寇剐刑的英烈刘耀梅 令人发指暴行
-
南粤政法英模风采|“全国公安爱民模范”孙建国:从火场抱出煤气罐,枪林弹雨中勇救人质
-
19世纪末德国强势崛起,为何还是搞不过英国
-
浴池温香古代帝王是这样“露天泡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