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政治、僭主政治,雅典民主的前夜:从忒修斯传说到德拉古法典
文|林屋公子
/坐落于雅典卫城核心建筑群中心的帕特农神庙
雅典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相传曾经臣服于地中海的克里特,每隔九年向克里特神牛米诺陶洛斯献上童男童女各七人。雅典王子忒修斯主动请缨,在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杀死了牛头人身的怪物。但他回国的时候,却忘记与父亲的约定,把船的黑帆换为白帆,国王以为王子遇害,投海自尽。忒修斯成为雅典第十代国王。
大约荷马时代,忒修斯执政,开始进行改革。他实现了阿提卡半岛的统一,建立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废除了君主专制,自己仅担任军事指挥官。然后把居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阶级,建立贵族共和制。一般认为,忒修斯就是雅典国家的缔造者。不过,忒修斯的故事跨度太大,更加类似于传说,反映的是公元前7世纪之前雅典国家的历史进程。
实际上,希腊地区在此之前就进入了国家时代。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史前时代”(约前3200—前1200年),之后《荷马史诗》记录的被称为“黑暗时代”(约前1200—前750年),“黑暗时代”之后再进入城邦林立的“古风时代”(约前750—前500年)。早在迈锡尼时代就出现了国家和王权,但是进入荷马时代后,中央集权开始瓦解,发展出了新的政治组织——公民大会和元老会议,代表贵族阶层开始占据政治主导地位。
迈锡尼文明的结束,很大程度来自多利安人的南下,但他们并没有侵犯到阿提卡半岛。这样一来,狭小的阿提卡就成了希腊居民的避难所,井然有序的氏族社会被民众杂居所破坏。公元前950年左右,希腊地区相继进入铁器时代,血缘氏族进一步瓦解。在这样人多地少的矛盾下,尽管雅典引导一批移民进行海外殖民,但是仍然容纳了不少外来者。这样一来,血缘氏族进一步分散,而自主意识则相对强烈。
普尼克斯小山,雅典卫城以西不到1公里处,是古代雅典城邦召开和举行公民大会的地方
公元前8世纪左右,雅典最后一个巴塞勒斯(王)被取消,而出现了执政官制度。雅典最初有3个执政官:名年执政官,即首席执政官,以他的名字作为纪年;王者执政官,由巴塞勒斯转变而来,主要处理宗教工作;军事执政官,行使原巴塞勒斯的军事、外交职务。到公元前683年,雅典又设立6个司法行政官,负责审判案件。执政官开始是终身制,后来改为十年一次,到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任职期满,即进入贵族会议。
可以发现,古风时代的早期希腊,是由少数贵族执政的“寡头政治”。此时的雅典奉行以农为本、重农轻商的政策,土地大部分掌握在贵族手里,他们通过地方宗教组织,将其中一部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实际上是土地上耕种的农奴,需要把其中1/6的收成交纳给地方宗教组织,被称为“六一汉”。农民如果要借贷,只能以妻子女儿作为抵押,若不能还债就沦为债务奴隶。贵族对债务奴隶和战争奴隶一样,都可以随意处置。
尽管当时有所谓的公民大会,它作为最高权力机构,有选举执政官的权力,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因为真正的权力机关是贵族会议。而且执政官都是无偿服务,这就导致平民无法竞选。甚至公民大会也不是所有公民可以参加,平民中的贫困者就被排除在公民大会外。当时又有一些政治斗争失势的贵族,倾向于拉拢平民壮大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他们要求重分国家土地、参与国家政治,甚至爆发了武装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僭主政治。所谓“僭主”,即非法手段夺取权力的专制世袭君主。
公元前640年,雅典贵族出身的库伦在奥林匹亚赛会一举夺得锦标,名声大噪。麦加拉僭主阿季尼收他做了女婿,并给他配送了一小支部队,支持他做雅典的僭主。前632年,库伦发动政变,占领政府中心所在的雅典卫城,并宣布自己为僭主。但库伦借助外敌实现统治的做法,遭到雅典贵族和平民的一致反对,库伦因此被击败逃走。而追杀库伦的执政官麦加克利斯,因为在神庙处死库伦一党,被认为犯下渎神罪,他的家族被驱逐出了希腊。
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约公元前621年颁布德拉古法。德拉古作为贵族会议授权的司法执政官,在这部法律内处处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比如规定自备武装的人才有公民权,官吏由贵族会议选拔改为公民抽签选举,公民选举出一个401人的议事会。这次法典实际上对中等阶层有所让步,他们可以担任中下级官吏。但下层农民则被直接剥夺公民权利,甚至还把债务奴隶制合法化,并且加重盗窃、懒惰罪的刑罚,一律以死刑判决。
这样的法律,自然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反而加剧社会矛盾,以致有人说德拉古是“用血而不是用墨草拟的法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也是进步,能阻止贵族肆意解释法律。
/插画,描绘梭伦改革的情形
在革命一触即发的边缘,梭伦出现了。
梭伦也出身贵族,但父辈家境败落,而本人又以经商致富。他博学多才,忧国忧民,善于演说,并于公元前600年带兵夺回被麦加拉占领的萨拉米斯岛,所以得到贵族、农民、工商业者三方一致支持,于前594年被推选为名年执政官,被授予全权立法的权力。于是梭伦开始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运动。
相关文章
-
埃及金字塔发现2200年前飞机模型!专家:纯金打造,价值连城
-
盘点二战十大经典战役
-
希特勒上台后到底干了啥,英法为何会害怕
-
西钢首季钢材销售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
日本媒体诬称苏联炸死张作霖
-
抗战老兵洪正春的心事:远征缅甸活着走出野人山( 2 )
-
魏晋时期的杂技艺术:融贯东西,博采众长
-
宋辽交战时“迷魂阵”之迷 如何破解“迷魂阵”
-
拿破仑的侄子,法国唯一做过总统和皇帝的人
-
德军名将隆美尔被逼自杀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后来生活怎么样
-
为何汉学家理解中国都这么难
-
《西游记》与《桃太郎》对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
28岁中国科学家,在苏联一战成名后失踪,没被绑架没有卖国
-
中美俄三国博弈1969年世界核战终未打响
-
俄罗斯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为什么会被称为“恐怖的伊凡”?
-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为何会将赔款退还给我们?难道良心发现
-
世界有个国家,跟中国一样,几乎在同时宣布闭关锁国,缘何为何
-
这场战争被誉为英国波澜壮阔的史诗,其实就是一群村长的械斗
-
现代战场最神秘的12项军事研究成果
-
日本人果真起源于中国吗?600年来,日本专家忽略了这4个关键问题
-
东北历史(61):长春黑老大梁旭东的“夏宫”,为啥还闲置着?
-
史上最欺负人的战争,100多人打8万人,不仅打赢了还攻占了全境
-
韩国总统为什么会是日本人呢?并且他的子女也成为了韩国总统?这是怎么回事
-
最早的坐具“胡床”,由波斯传入中国,为何如今伊朗人仍坐地上?
-
当一头狮子遭遇20只鬣狗围攻 结局令人意外
-
二战的间谍之王,帮助苏联击败了德国,却因小疏忽暴露身份被捕
-
37岁的梅根王妃与36岁的凯特王妃不和?梅根将搬离肯辛顿宫
-
夫君和父亲只能活一个,女子做出了选择,却背上了千古骂名
-
秦始皇统一的代价:以血打造的血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