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之战:曹操获胜的原因 曹操竟杀害马腾一家
曹操在此战将关中数个拥兵自重的军团打败,令他们不能结合反抗,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势力。后来,曹操进一步收降杨秋,派夏侯渊镇守长安,与徐晃、张郃等平定韩遂,虽然马超仍然不断聚众起兵,但都被夏侯渊镇压下去,最后只有逃往汉中张鲁处为客将。而曹操也在建安十七年(212年)五月,将在京为官的马腾一家杀害。
一、此战,曹操巧用离间计歼灭马超、韩遂主力,为控制关中局势和西取汉中创造了条件。
二、曹操从起意解决关中问题伊始,便精心运筹战争"五事",在最后决战时刻,使对手关中联军"五事"皆失;在战役进行中,恰当运用兵者诡道、正奇结合的用兵之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决战的全胜。由此观之,曹操在渭南之战中的谋略,堪称"庙算"胜敌的经典。
三、此战,曹操在兵不占优之势实,用离间计破超、韩主力,为控制关中局势和西进汉中创造了关键的条件。 彻底保证了曹操集团对中国北方的控制,也是曹操在北方战区进行的最后一个大战役。此战可以说是曹操生平经典战役之一,关中联军当时是很强大的,在整个战役过程中的用谋用兵,也把曹操的思想,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四、曹操此次决战能够全胜,战术上有两个关键。
第一步,"轻兵"疲劳敌军。"轻兵挑之"的目的,就是让敌人全军劳的同时,能让自己的"重兵"逸,达到以逸待劳的目的。曹操的"轻兵"能与马超等关中联军"战良久",这就是离间计的功劳了。如果关中联军同仇敌忾,上下一心,曹操的"轻兵"显然无法"战良久"。正是因为此次大会战前,曹操先用了离间计,使得关中各部各怀异心,结果是,临战时皆不肯出力,使得曹操只用部分兵力即能与之长时间相持。
第二步,"虎骑"重击敌军。如果一开始就出动虎骑,面临生死关头,本能会使关中联军各部抛弃嫌疑而死地求生的。如果待对方疲惫后,再施以重击,对方即使有心拼命,也已无力搏杀。
五、关于渭南会战的策略,曹操后来说到:"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马超等关中联军一败而军马损失殆尽,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坚固的营垒可以退守。不建营垒,是因为曹操的骄敌之计使马超等认为,曹军弱不能战。
相关文章
-
[图文]革命英烈张秋人 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
著名将军巴顿,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却因这点败给副手,他后悔不已
-
袁自煜总裁在第十一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上做企业数字化转型讲座
-
九一八事变84周年 揭秘日军入侵我国东北三省的真相
-
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冰人
-
史迪威: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
-
百年战争里骑士的护脑神器:跟大盔、锁甲和护鼻百搭的小盔长啥样?
-
39岁的她抛夫弃子,投入56岁爱因斯坦的怀抱,为套取原子弹的秘密
-
二战末期的没落行动,数百万美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作战
-
削铁如泥的日本刀,为何没有在冷兵器时代普及?缺点可不少
-
龟甲阵:为何只在罗马军团盛行而没有被中原大军采纳?
-
《叛逆者》纪中原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叛逆者》纪中原结局是什么?
-
差点开打的中印边境战争,印度却在最后60秒撤销命令,这是为什么?
-
这两位“领导干部”太不注意形象了,居然差一点就“大打出手”了
-
小恶魔提利昂才是《权力的游戏》最大赢家!
-
[图文]俄罗斯称:中国索马里护航军舰将被美国击沉
-
许敏力邀“实力派”演员出山,潘克正式客串现代剧“错换人生”
-
基督教毁了一个罗马,也成就了另一个罗马
-
一位华籍美国人,一生都使用中国名字,向世界挥舞中国国旗六十年
-
二战最后的决战终于打响!德国法西斯最终只能面临失败
-
中国最大轰炸机高原起降,最大航程约8000公里,载弹量9吨
-
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才知道苏联真不是德国的对手
-
兵力28万,战线200公里,中国抗日“最后一战”缴获兵器堆积如山
-
一口气打光14个弹匣一箱手榴弹,对越反击战中我军战士火力凶猛
-
为何就算与大唐死磕到底,吐蕃也不南下征服富得流油的印度?
-
日本用美色软化美军 阴谋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粉碎
-
诺曼底登陆时,有一位中国海军军官,发射了数千发巨型炮弹
-
[图文]傅作义为何夜袭五原城
-
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