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能成功实施“剃发易服”的政策,为何满语普及却遇到了障碍?
满清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汉族,消除汉族和满人的表面差别,就颁布了剃发令,在留发不留头的威胁下,剃发令在全国进行了实施。接着满清统治者开始普及满语,希望可以更进一步从文化上把所有汉人变为满人,但是满语的普及却失败了,到了最后甚至满族人也不会讲满语了。
推行满语失败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满语本身就不是很完善,发音的类别很少,本来满语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够用了,可是相对于更加先进的汉文化来说,汉语里有很多的发音在满语里是不存在的,想用满语表达汉语的意思也非常的困难,当时也没有什么语言学家专门完善满语,而满清想要治理这么大一片土地不能只依靠满人,用汉臣意味着允许汉语流通,在满清统治初期,虽然重用精通满语的汉臣,但是当皇帝的也必须要学习汉语,才能更好的和官员沟通,更好的了解所统治的这个国家。
第二,满清从上而下都很推崇汉文化,毕竟对于满族短短的历史来说,汉族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非常值得研究。康熙本人就能熟练的掌握汉语,他的儿子们对于汉语和儒家典籍也是从小学习,到了乾隆登基,更是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诗人皇帝,四万多首诗那可是真实存在的。
第三,中国存在的众多方言和当时遍地的文盲都让满语无法普及。对于当时很多老百姓来说,连当时官方的普通话都不会讲,更别提说什么满语了。当时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存在着大量的地方语言,有时候甚至不过相距数十里,两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很明显得区别。想要普及满语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一种语言想要普及必须要同时学习相应的文字,可是当时大部分人连汉字都不会写,也不会说通用的汉语,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普及满语根本就不可能。
满族统治者虽然想要普及满语,可是会满语的人相对于会汉语得人却太少了,想要教授满语都拿不出那么多的老师,当时整个中国遍布了儒家学馆,会汉语的人数比起来会满语的多太多了。所以满族人从武力上占领了这片土地,却被这片土地存在的汉文明所征服,综上所述,汉语得以保留至今。
相关文章
-
刘备怎么死的真实原因:病逝而亡(野史说法不一)
-
范仲淹《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作于广德
-
傲慢偏执的日本军医,让日本陆军因这一常见疾病死掉3万人
-
陈忠纯 | “台湾意识”的异化及其对台湾史研究的影响
-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个个令人潸然泪下
-
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反抗:法制森严不敢反抗(蒙恬被迫自杀)
-
古墓中挖出一条"真龙",考古专家表示:龙是真实存在的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
先后当过三个兵团的司令员,这一年,他一人被授予开国上将
-
从黄帝到商鞅,从刑罚到律法,一文读懂中国古代法律发展。
-
历史中貂蝉的结局是什么 貂蝉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
古代人都吃什么主食 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和现在不相同
-
蒋介石心腹张灵甫死亡真相的多个版本
-
徐达后人墓中出土“不常见”宝贝,专家说:它曾是明朝男人的最爱
-
古代打仗,士兵长途奔袭千里,那他们都吃什么?别再被电视剧骗了
-
“知县”和“县令”有何不同?仅有一字之差,两者却是天差地别
-
他是演周总理的“专业户”,把观众感动到流泪,邓颖超忍不住前倾
-
赵云自称赵子龙,张飞自称张翼德,关羽的自称为何有点怪?
-
关节炎?带你了解一下古代最早的养生治疗
-
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
兵法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么“走“究竟是不是上计呢?
-
山阳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距今6500万年前)
-
世界历史人物排行榜前五名 这些人物影响世界时代发展
-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
马嵬驿兵变主谋之谜:到底是谁煽动士兵们发动兵变?
-
身份证最后一位是“X”代表什么?内行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群”
-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四人将中华文学发展流传
-
洪水来袭!我国古人是如何进行防汛抗洪的?
-
秦国一共存在了多少年?最终又是为何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