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自由主义
《反对自由主义》是毛泽东在1937年9月7日写的一篇文章。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既要领导全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艰苦搏斗,又要同革命阵营中的革命党顽固派、投降派斗争,斗争极其复杂。要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有一个团结统一具有坚强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党长期处在分散的农村游击环境,党员中大多数都来自农民小生产者和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因而带来了许多自私自利,散漫的自由主义倾向,这对保持党的高度统一团结完成艰巨的历史使命妨碍极大。为批判和肃清这种错误倾向,毛泽东发表了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自由主义的11种表现。文章剖析了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以及自由主义者的思想方法。号召共产党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对于纠正党员思想上的不正之风,起了很大作用。毛泽东适时的指出当时的革命队伍普遍的自由主义心理,深刻地剖析了自由主义出现的根源,对把有自由主义行为的党员摒弃不良思想,改变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有重大意义。
这篇文章虽然是针对于革命战争年代,但也同时适用于现在。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建设空前发展的今天,很多官员和共产党员面临着更多这样或者那样的利益的诱惑,更容易形成自由主义思想,行各种自由主义的行为。那么,为使官员、党员洁身自,严于律己,严防自由主义倾向,这篇文章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反对自由主义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
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
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这是第一种。
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这是第二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
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这是第四种。
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这是第五种。
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这是第六种。
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这是第十种。
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这是第十一种。
还可以举出一些。主要的有这十一种。
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不准备拿马克思主义代替自己的自由主义。这些人,马克思主义是有的,自由主义也是有的: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处。这是一部分人的思想方法。
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它是消极的东西,客观上起着援助敌人的作用,因此敌人是欢迎我们内部保存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的性质如此,革命队伍中不应该保留它的地位。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巩固党和群众的联系;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得一个共产党员。
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这是思想战线的任务之一。
相关文章
-
霍夫曼沧龙:沧龙科最大的物种(最长19米/俄罗斯出土)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是什么(有文字可考的朝代从夏朝开始)
-
孙中山遗体六次入殓之谜:孙中山为何没能用水晶棺下葬
-
“急递铺”是什么机构?
-
在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
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逝世43周年,十里长街送不走心中的思念
-
“诰”、“敕”、“旨”这些皇帝专用语都是什么意思
-
夔牛再读西游|狮驼岭恐怖真相?大鹏精排行第三,或藏如来一个阴谋!
-
扁鹊有2人?相差2000年,弟子望闻问切,名气远超师祖,没得善终
-
从古代的杀伐利器,到现在的文化传承,中国剑术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皮影戏发源地 皮影戏的来历与特色
-
程万军:胡惟庸令中国士大夫集体蒙羞
-
王猛:蒙元时期葡萄酒文化历史考
-
中国千年内乱的根本原因:宫闱之变,权臣之擅,宦官之祸
-
南方棱齿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1.5米/8300万年前)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九):古代服饰
-
解密亡国朱三太子必死的原因:清朝不愿朱三政治隐患
-
枭雄张作霖:除了是最大军阀,还创造一个记录,直到现在无人超越
-
努尔哈赤七大恨诏书分别是什么 努尔哈赤为何仇恨明朝
-
为什么贵客要坐西边?古人席位尊卑超有讲究
-
淮海战役全歼黄维兵团,获取的最大红利是什么?
-
欧姆殿龙:欧洲小型恐龙(长4米/仅出土三根躯干骨骼)
-
孙悟空成为了斗战胜佛后,能打过如来佛祖吗?无天不小心说漏了嘴
-
著名将领吴起下场凄惨被政敌万箭穿心而死,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
-
古代皇帝的圣旨中,有3样很难模仿,难怪无人敢假传圣旨
-
阪泉之战是哪两个部族之间的战争?谁赢了?
-
许世友墓中为什么会有张灵甫的手枪
-
这位太监太疯狂:气死太子,连杀两位皇帝,开启宦官封王先河
-
朝代顺序表口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