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真正的作用被误读两千年(附长城专题设计)
被误解的长城,长城的作用是预警而不是防御
文:褚劲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长城是农耕民族保护自己不受牧民侵扰的唯一屏障,之所以建长城,是因为农耕民族相比于牧民,有着武力上的绝对劣势,一旦牧民越过了长城,战斗就会变成一边倒的屠杀。因此为了生存,农耕民族不得不筑起长城保护自己。
但是,实际上,只要仔细研读一下关于长城的历史,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实属无稽之谈。长城真正的作用不是用来阻挡游牧民族,而是为了更快的预警敌人的到来,以让长城内的百姓做好准备,降低损失,为主力部队的到来赢得时间。
长城阻挡不住入侵者
长城究竟能不能阻挡游牧民族?先让我们看看长城的长度,就今日遗留的明长城来看,长城的总长达到了8851.8千米。这么长的地方如果要处处把守,需要的士兵数量十分庞大。显然,就算是再庞大的军队,一旦分摊到如此长的防线,每一处的防守也必然会十分薄弱。
游牧民族只要集中兵力攻取任意一点,都可以轻松突破。就以大修长城的明朝为例,虽然明长城的质量与长度都为历代长城之最,但是蒙古人依然可以随意越过长城,南下进犯中原。无论是也先、伯颜帖木儿,还是嘉靖年间的俺答,都从未因长城而停止进军的脚步。
▲雄伟的明长城并不能阻挡北方的入侵者(图源网络)
再比如后来明朝末年明朝(虽然建州女真属于渔猎民族,但皇太极的军队已经以骑兵为主)与后金的战争。因为关宁防线固若金汤,皇太极每次都不得不从蒙古绕道,从长城南下入军,而长城的守军则往往做不出像样的抵抗。皇太极由此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京师,杀袁崇焕一个措手不及。
为什么关宁防线能轻易挡住后金,而拥有百万驻军的长城却不行,原因就在于防线的长度。
关宁防线虽然人少,但是防线很短,因此10万人马可以聚集在关键的几处,确保防线的每一处都有充分的人手武备进行防卫,而长城因为防线过长,以至于处处薄弱,一攻就破,毕竟就算是再高再厚的墙,没有足够的人驻守,也是白搭。
▲长城。图源网络
建长城不是打不过,而是为了预警
看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反驳,虽然长城在很多时候无法阻挡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在野战,农耕民族更加不是游牧民族的对手,因此,建起长城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最开始修建长城的是秦朝,那么秦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绩是怎样的?
这个时候蒙恬刚刚率领部队击败了匈奴人,正如过秦论所讲的“胡人不敢南下以牧马,士不敢弯弓以抱怨”。可见秦军的实力根本就不惧怕匈奴,相反还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秦国造长城显然不是因为惧怕匈奴才建的墙。
再比如后来的汉唐,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压制了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他们却依然不断的修缮长城,可见修不修长城跟能不能在野战中击败游牧民族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么长城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很简单,我们看一看今日川普建墙的理由立即就明白了,川普为什么建墙,就像他自己说的,是为了防止墨西哥人的偷渡,减轻南部巡逻队的压力,能让非法移民及时得到遣返。
看明白了吧,是为了更快的遣返移民,因为南部巡逻队人手有限,不可能面面兼顾,很多人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私自偷渡到了美国,而建了墙则可以及时预警,一旦难民上了墙,警报就会响起,这样巡逻队就能迅速定位,将其遣返。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白左教授登上墙说阻挡不了难民时,川普说他不懂的原因。如果建墙是因为打不过,那难道美国还打不过墨西哥吗?
▲燃起烽火预警才是长城的核心作用(图源网络)
秦朝建墙的目的大致也是如此,要知道游牧民族的骑兵往往机动力较强,流窜的速度非常快,再加上那时候通信不便,往往人家抢完了准备打道回府,军队这边才刚知道消息,往往在主力大军赶来之前,牧民们就已经逃之夭夭。
而长城的建立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如果去过长城的朋友就会发现,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烽火台,这个就是用来预警的工具。
长城虽然挡不住敌人,但可以及时预警,让关内的军队尽早得知消息,尽快来驰援。明朝的例子也是如此,长城虽然挡不住皇太极,但却可以尽快做出预警,通知关内的军队来源,皇太极几次虽然抢劫成功,但却未能攻下京城就因为此,因为关内来援的大批军队不允许他这样干。
长城的作用,是为了尽量降低游牧民族南下带来的损失,而绝不是因为打不过,这就像以前的大户往往修墙来防治小偷,并不是大户豢养的家丁打不过小偷,实在是防不胜防,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长城。图源网络
外国的长城也是为了预警
在西方,像中国这样建长城的还有罗马帝国,与中国一样,罗马帝国疆域广阔,也面对着大批的蛮族,因此罗马也建了长城来防御他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德良长城。
罗马人建起这道长城以防御北边的皮克特人,但是与中国长城一样,皮克特人也经常找到城墙的空子,轻松到了内地,但是由于长城的预警,罗马军团总能及时赶到,将其歼灭,哈德良长城起到的就是向主力军团预警的作用。
再比如后面3-5世纪罗马为了阻挡蛮族入侵而设的莱茵河、多瑙河防线,更是根据这一原理而建,只不过长城变成了依照两条河而建的防御工事。
罗马人将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弱的边防军安排在两河防线,他们的任务不是歼灭敌人,而是尽快发出预警,通知内地的野战军团,除此之外,边防军会尽力袭击蛮族的后勤队伍,并解决一些落单的敌军,来为大部队的赶到赢得时间,这种在边境上不抵抗,而将敌人拖住以为大部队赢得时间的战术叫做纵深防御。
因为面对大批,不间断的蛮族入侵,在边境阻挡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将其限制在一定区域,为主力赢得时间将其聚歼显然是个好办法。中国长城的原理,大抵也是如此。
▲哈德良长城遗址(图源网络)
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
▲组建一支善于野战的职业军队才是正道(图源网络)
长城,既不能阻挡敌人,更不能真正的保护墙后的居民,长城的作用,更多是充当警报器的作用,使得墙内的居民和军队能尽早察觉到敌人的入侵,因而及时的做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长城,远不是像电影《长城》所描述的那样,是保护墙内居民的唯一屏障,真正打败游牧民族的,不是又高又厚的城墙,而是那一个个可以在野战中与之一决雌雄的血性男儿。
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是依靠着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在草原上拒敌于千里之外,在野战中用绝对的实力消灭敌人。
反观后来的宋朝与明朝,将所有的资源用于修建城墙,而不是组建一支精锐的职业军队,因此,就只能在野战中被动挨打,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无论是范仲淹对西夏的筑城战术,还是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总的来说,都是一种因为军队实力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消极战略,而这种消极的战略,往往会拖垮王朝的经济,将王朝一点点的拉入深渊。
躲在城墙后面,将警报器当成护身符,终究不是什么好办法。
高考地理长城专题设计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城是我国古代游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②长城是我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③长城的构筑非常注重对地形的利用,对气候、水文和土地等地域差异也很重视
④长城中段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长城是我国古代游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构筑非常注重对地形的利用,对气候、水文和土地等地域差异也很重视,长城中段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据此选C。
2.下列关于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长城穿越了我国的三级阶梯②长城穿越了我国四类干湿地区③长城西起甘肃东到河北④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⑤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长城东起河北省山海关,西至甘肃省嘉峪关,穿越了第二、三两级阶梯,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类干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著名旅游景观和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长城的主要分布位置和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即可判断。对于此类无图考图型试题,学生应形成“脑海中的地图”结合地图分析判断。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就地势,因险制塞”设防的战争思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某长城驴友游览长城时,看到长城以北,沙海茫茫;长城以南,沙海中一条绿色生态长廊沿铁路延伸,该驴友看到的景观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
4.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重要的地理界线。由于长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长城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空间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称为长城地带。下列关于长城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城地带是我国是朴实淳厚的农业民族与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碰撞、对峙的融合带
B.长城地带降水少且变率大;地表径流贫乏;平原少,沟坡地多,多数地区灌溉条件差
C.长城地带一旦形成,位置就比较固定,不会因为气候或人为因素而发生移动
D.该地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稍有开发不当,极容易发生荒漠化。
5.下图为上图中D处局部等高线(米)图,图中虚线最可能为古长城遗迹的线段及判断理由是
A.AB 线路最短,可节省工程量
B.AC 该段地势陡峻,更利于防御
C.AD 沿山脊修建,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防御
D.EF 地势平坦,更有利于修建长城
【答案】
3.B
4.C
5.C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该驴友的描述,该驴友看到的景观地点应该气候干旱区,但有水源灌溉,而且有铁路经过,与此相符的当然是B点。图中B处长城以北有沙漠,以南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形成绿色生态长廊,有包兰线经过。故选B。
4.长城所处位置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处在季风气候区的末端,说到底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反应,随着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地理环境差异的界限也会变化,所以长城地带一旦形成,位置就比较固定是错误的。故选C。
5.材料上说“就地势,因险制塞”是长城设防的思想。要求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敌情,居高临下,便于防御。所以长城的走势基本是沿着山脊和山顶布设。图中AD线等高线往低处凸,是山脊,应是长城遗迹所在。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相关文章
-
中国人在古代都如何过生日?
-
我们从何时开始自称“汉族”?之前还有一个霸气的称呼,流传至今
-
悼念!曾驾战机参加开国大典,这位开国少将在武汉逝世
-
面对四倍于己的兵力,粟裕决定用这个办法将敌人逐一击溃!
-
太突然!著名男演员逝世
-
苟富贵勿相忘 陈胜称王后未兑现
-
狄仁杰和张柬之谁权利大:难以区分(同为宰相分工不同)
-
以“中华标准”重审西方文明史,能看到什么?
-
萧景琰做了几年皇帝?
-
本是同根生,一村住两“孙”
-
皇帝们如何管理后宫 什么样的女子有幸得到皇帝的眷属
-
古代波斯帝国统治时间 波斯帝国从什么时候走向衰败
-
历史上那些结局无比遗憾的英雄人物
-
春秋晋国人李离,因误判他人死刑,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司法的尊严
-
小说艺术中的八仙,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
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朱元璋的残暴刑罚
-
芈月是在何处色诱义渠王的?芈月色诱义渠君现场被发现
-
改写历史10位美女,四人是绝代名妓
-
叶挺与高敬亭被枪决案(下)
-
关怀人民军队加强国防建设
-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20:一心想回洛阳的汉献帝为啥到河东就不走了?甚至赶跑了提议回洛阳的张杨?
-
“巾帼学者”王贞仪与宣城
-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
殊死决战四天三夜,这位大将说:再打几天,我的伙夫都能当连长了!
-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丨“18枚红手印”叩响农村改革大门
-
晚清最后一位太监的特殊怪癖,从来不洗澡,临终前说出心酸原因
-
袁sir: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离不开它的历史传统
-
努尔哈赤反腐杀子谜案:一国之君为什么萌生了杀子动机
-
历史文化4:“中国式浪漫”祭奠先烈,每一处,都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