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的华侨教育家(百年侨领(2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与毛泽东同窗五载,期间加入毛泽东发起的新民学会,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是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中央独立第一师师长;他被誉为“桃李满天下的华侨教育家”。他就是著名华侨教育家、杰出的侨务工作者、原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
张国基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典范。他在侨居国外的几十年中,时刻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国内军阀混战,人民饱受煎熬,他义无反顾地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
1927年受毛泽东邀请,到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不久,他投笔从戎,参加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中央独立第一师师长。在南洋从事教育工作时,他通过撰写介绍毛泽东同志为国奋斗事迹的文章等形式,向学生传播爱国思想,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他大义凛然,与殖民主义者的奴化教育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上世纪50年代回国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华侨补校、北京文史馆、全国侨联等的领导工作。他总是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崇高威望,维护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落实各项侨务政策。他是华侨们可亲可敬的朋友和领导,是广大华侨与祖国之间爱的使者。
张国基同志是“桃李满天下的华侨教育家”。他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图大愿,从事华侨教育长达半个多世纪。他是华文教育的推广者,又是印尼中华中学的创办人之一。他将“公、诚、勤、朴”作为教育学生的宗旨,注重教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尤为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为教育好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他循循善诱,细致耐心,态度诚恳,言语亲切,令学生们“如沐春风”。张老对学生的生活非常关心,爱生如子。他曾以自己微薄的薪金,资助过许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使他们得以完成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在数十年的华侨教育中,张老教育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可谓“师泽海内外,桃李遍天下”。其中他曾执教过的中华中学的学生,在他“唯国唯民”的思想影响下,就有六七千人回国工作。这些人中,有的成为了党政机关的领导者,有的成为了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有的成为了著名的实业家。他们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国基同志更是人民群众的忠实公仆。担任文史、侨务领导工作时,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担任人大代表时,他不负人民重托,深入调查了解社情民意,提出各种有益的建议。
张国基同志“视富贵如浮云,看事业如泰山”。他虽身居高位,但从不特殊,他不接受组织为他配服务员,不要专车,不同意调换大房子,个人生活简朴非常,和普通百姓无别。他从未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谋私,唯一的儿子一直在老家湖南益阳务农。海外侨生为他几次祝寿的巨额寿金,他全部捐献出来,分别用于家乡安装高压电力线路和设立张国基文化教育基金会。
张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深受大家的称颂。熟识他的人都说,张老人格完美,具有周总理的风范。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
相关文章
-
春洲:唐太宗如何让中原的制度走进吐鲁番?
-
中国汉地佛教史上的四次法难,四位有为皇帝为何要执意打击佛教?
-
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刘启打死了刘贤(其实是发动战乱的借口)
-
马超死亡之谜 马超是生病而死还是被曹操所杀
-
全军只有一例,军长是大校,军政委是中将成就很大
-
冠长鼻龙:北美小型植食恐龙(体长4.5米/鼻骨突出)
-
“新媒体”鼻祖毛泽东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杰出十大女特工!
-
这个国家领土近印度三倍,人口超过2亿,但存在感却超低
-
距越军十几米远给战士送饭?对越反击战中我军炊事兵迎炮弹向前冲
-
史上十条有趣冷知识,条条听起来皆不可思议,你知道几个?
-
他是红四方面军师长,牺牲已经85年了,但还是没找到他的直系亲人
-
古代穷人无法御寒,为何宁愿冻死街头,没人动手挖地窖来取暖?
-
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人最大的悲哀是心死/没有思想
-
吕布貂蝉董卓是什么关系 吕布貂蝉董卓的故事
-
教材调整,“陈涉”没走
-
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海兰珠(爱之入骨独宠一身)
-
趣说“元旦”:春节、阳历年傻傻分不清楚
-
彩礼在古代,是一种女子地位低下的象征,为何当今女方还要索取
-
古时春运慢悠悠
-
巧合角龙:大洋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12亿年前)
-
【悦读】《史记·六国年表》讲了什么
-
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大多都无法生育,只因蒙古有一恶俗
-
刺秦失败,顶级刺客荆轲,业务水平真的好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等级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
史上最惨的4位太子,辛苦做了几十年太子,最终却没当成皇帝
-
周恩来与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
历史上真的有“八府巡按”吗?
-
制衣女工逆袭成豪门阔太,骂王祖贤护前儿媳,97岁余宝珠运气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