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十七:阮氏兄弟的绰号之谜
除了张顺以外,阮氏兄弟便是梁山水军的顶尖人物,但他们的绰号却疑窦丛生。
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绰号叫“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绰号叫“立地太岁”。而在《水浒传》中,俩人却倒了个个儿,阮小五叫“短命二郎”,阮小二叫“立地太岁”。这是为什么呢?
在《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赞词是:“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监之,清源庙食。”“罐口”是指四川灌县,但这和阮小二有什么关系呢?令人费解。而“曷不监之,清源庙食”,好象是在用典,但十分冷僻,这又是一个迷。通过清代云山闲人的《闲读偶记》,我们知道这两个迷典出《华阳春秋·伏虎传》。原来这个绰号来自于传说中当年在四川治水的李冰的二儿子二郎。
传说李冰的二儿子名叫“二郎”(这个二郎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蜀国国王蚕丛,至于他为啥成了李冰的儿子,学界众说纷纭,这里姑且从略)。这位二郎早年吃喝嫖赌,是个不省油的灯。一次李冰命他治理岷江,当时正赶上洪水猛涨,堤坝上出现了一道决口,洪水势不可挡。李冰便命令二郎用身体堵住决口,只见他跳入滔滔洪水,将洪水吸入自己身体之中。洪水退下,可二郎却以身殉职。李冰说:“二郎宜其短命。”意思是说他这样一个浪荡公子,能够死在治水当中,尽管短命,却是死得其所。但当地人民却深深怀念这位舍身救人的英雄,他们说:“短命乎?永生乎!”意思是说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的灵魂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于是他们在当地的清源庙为二郎设了神位来纪念这位英雄,清源山也被老百姓命名为“二郎山”。龚圣与用这个典故来赞美阮小二,说明阮小二的原始形象是一个象李逵、鲁智深、燕青一样的回头浪子“飞飞儿”。
对于阮小二为什么叫“短命二郎”,以及为什么“短命二郎”又成了阮小五的绰号,清代曾庆笃在《水浒撷萃》另有解释,他认为这个绰号中“短命”的不是“二郎”自己,而是“二郎”专使别人“短命”。“短命二郎”就是能使别人丧命的杀人二郎、要命二郎,以此来形容阮小二的厉害和勇武。至于为什么他的绰号与阮小五对调了,曾庆笃认为这是刻书人的失误。“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明人刻书,往往粗制滥造,错讹百出,以至张冠李戴,将阮小二的绰号安到了阮小五的头上。
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说:“合兄弟三人浑名,可发一叹。盖太岁,生方也;阎罗,死王也;生死相续,中间又是短命,则安得有不著书自娱,以消永日也。”金圣叹的意思是说,三人的绰号,首先是寓意人生苦短,生死无常,其次才是反应三人各自性格。太岁,又名肉灵芝,古代人迷信,认为在太岁头上动土,就会遭来祸事。从阮氏兄弟的性格来看,“立地太岁”这个凶悍的绰号用在阮小二、阮小五兄弟二人身上都不无道理。但既然阮小二的排行为二郎,能与李冰儿子清源庙的传说扯上,所以我们认为,虽然曾庆笃对“短命二郎”绰号的解释有些牵强,还是龚圣与的赞词恰当。但曾庆笃对于二人绰号何以调包的解释,倒是十分可能的。
本文已经获得雅雨书屋公众微信号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狱卒都会放一恶心之物,囚犯看到却很感激
-
拉布拉达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背部长鳞甲/长18米)
-
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无奈:人亡霸灭 国内纠纷不断
-
「热点」这所培养了上千名将军的军校,80华诞干了一件暖心事
-
红楼梦中才情纵横的探春到底远嫁给谁了
-
“五亿探长”之死:香港黑社会的王,地下港督末路
-
No.1037陈壁生|“后经学时代”的经学
-
这位开国少将想上前线打仗,毛主席不同意,亲自给他做工作
-
古代死的最可悲的以下四大猛将,关羽第二,第一堪称千古遗憾
-
中国古典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
民国江湖防诈骗指南——读过的人必称之为“奇书”
-
成型的社会—炎帝姜宜和姜来
-
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趣谈
-
范仲淹大贪官?苏州大饥荒,饿死者遍地,他是父母官,却胡吃海喝
-
走进伏羲庙,探索华夏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庙
-
杜甫名篇《登岳阳楼》,被赞古今五律第一,凭一点或可超越李白?
-
金庸武侠剧40年:没有侠义精神,根本拍不好他的剧
-
她本是贵族小姐,却嫁给一位穷小子,后代出现4位皇帝2位皇后
-
古代其实还有女官,听起来很厉害,在明朝时实际上只管洗衣做饭
-
解放军空军新增4名少将军官
-
仙居掌故:“木笼人”江西祭碗窑
-
周恩来关心妇救会会长的故事
-
在棺材上面睡了30年?浙江农民翻新自家老宅,不料挖出800年红棺
-
王昭君之死:王昭君归汉不成竟服毒自尽?
-
理查伊斯特斯龙:晚白垩世小型恐龙(体长仅两米)
-
被蒋介石两次单独接见的中共卧底:隐蔽战线的“后三杰”之一申健
-
历朝历代如何写史?来聊聊关于历史的历史
-
三把刀:将兵器戴在发髻上的女人们 | 传统的服饰
-
北美唯一大型食肉恐龙:伤龙 前指爪长达2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