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军队,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
1952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艰苦却热烈非常。就在这一年,炽热的赛道之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
运动员们整装待发,比赛开始,不听发令枪声,起跑线上只见运动员们先开始奋笔疾书,这惊异的画面不是走错了比赛场,而是真实出现在解放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上——运动员们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才能起跑,文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50年代的中国物质虽然十分匮乏,但是举办这种国家级比赛,各种标准还是基本按照国际标准制定。但是为什么这场比赛会出现这种超出常规的规定呢?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早在1944年,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训示昭示了文化教育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战略意义。而全军运动会中的“识字赛跑”活动就是我军大抓学习之风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是我军从成立初期就特别重视的优良传统。从红军时代的“识字运动”,组织了红军学校和各式教育机构;到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起的学习运动,解决队伍中的“本领恐慌”问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办文化夜校、补习班,建立军事学院等。文化学习一直是推动我军建设的“倍增器”。
长征途中,艰难险阻。红军各部队创造一切能创造的条件,让更多的战士能够开展文化学习:行军途中,每个战士的背包上挂一块小木板,写上几个字,供后面的战士学习;文艺工作者创作简单易懂的顺口溜和快板诗帮助战士理解;每到一个地方休整,就建立战士的“学习室”……
天当教室地当纸,从将帅到士兵,莫不如此。被誉为“长征第一老人”的徐特立,视书如宝、书不离身,为保护所带的两大包书籍,宁愿让马驮着书,自己拄着拐杖步行。长征期间,刘伯承同志拿着厚厚的俄文书,边走边读,每天行军前,还要督促勤务员在手掌上写几个字,让他熟记于心。许多指战员自己读书的同时,还指导周围的战士进行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我军的文化素养,使得绝大部分士兵都具备了基本的识字、读报能力,为长征走向胜利打下基础。
战争既拼血性,也拼理性;既要勇气,也要知识。一定意义上讲,制胜优势的取得,靠的是比对手更高的学习能力。土耳其是传统的骑兵强国之一,但是在18世纪的西欧国家战争中,却被曾经不善骑术但经过严格教育的欧洲骑兵打败。曾经的蒙古铁骑踏过欧洲,在鸦片战争中却被经过英国培训的孟加拉骑兵追着跑。虽然决定胜负的原因很多,但缺乏文化知识,只能逞一时之勇,不能长久地学习培养新战术技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强大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体现在强大装备上,更体现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强大能力上。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现代化战争是高技术的战争,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而只有当人与武器高度融合时,才能在战场上真正发挥作用。能打仗、打胜仗需要的是及时升级、主动学习,努力熟悉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战法,追上变革时代的潮流。
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第6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本就是要养成人们热爱阅读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如今,军营的学习条件早已今非昔比,旅团都有图书馆,图书室也已建到营连,电子阅读、辅助学习等等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对此,我们理应加倍珍惜,自觉发扬我军勤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在学习的热潮中走在前列。
使命在肩,战鼓催征。我们坚信一支注重学习、不断学习的军队,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系钧正平工作室原创;作者:贾烜铭、周江川;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
只有百年历史的“春节”是如何被发明的?
-
观音给的三根救命毫毛,为何孙悟空只用了一次?他在提防谁?
-
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清朝废科举之后,政府官员都是怎么来的呢?
-
这18首古典情诗,句句经典,你能背到第几首?
-
梁思成为什么会娶林洙?林洙不离不弃(晚年有精神伴侣)
-
从黄帝到商鞅,从刑罚到律法,一文读懂中国古代法律发展。
-
杭州一口千年古井内现两条蛇,一铁匠下井清除,无意间发明了剪刀
-
古代也有光棍存在,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赶紧来看看吧
-
始蜥龙:古老的二叠纪盘龙目生物(形似巨蜥/长1米)
-
中国人为何要续家谱?
-
明清两朝,粤地麻风病肆虐,许多无良女子,专以此病祸害浮浪子弟
-
伟人毛泽东一生的良师都有谁?
-
宋仁宗曹皇后感情怎么样 宋仁宗曹皇后关系融洽吗
-
夜读丨古训:眼向高处望,事就平处做,人往宽处行
-
二战时期的日本女人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
中国名气最大的一个女人,一生辉煌不输男人,死后被后世争相纪念
-
历史上凶残却悲剧的武将排行:项羽屈居第二,岳飞排第四!
-
非常规的一次军事调动,两个师互换一个旅,旅长后来都是开国上将
-
努尔哈赤反腐杀子谜案:一国之君为什么萌生了杀子动机
-
达斯达敏斯龙:西班牙超巨型恐龙(长25米/1.2亿年前)
-
他47岁起兵称帝,一生共娶了4个寡妇,为什么还被后人称颂?
-
她是林彪之子未婚妻,父亲是大校世伯是许世友,儿子被追求者所害
-
【党史学习】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6日
-
韩非之死历史真相是什么:死于李斯谗言(嫉妒韩非才情)
-
不忘历史奋力前行
-
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要由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
-
一份珍贵的《任命通知书》
-
日本关东军那么强悍,为何一直躲在东北,不南下支持其他战场
-
立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