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清朝满人官员为何以自称奴才为荣?
在清宫戏中我们常能见到,好多大臣官职极高见到皇帝仍然自称奴才,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自称奴才的大臣都是满臣,只有满臣会自称奴才,而汉族大臣则大多数用“皇上”称呼皇帝,用“臣”自称。有时会让人捧腹大笑,还以为满人天生当奴才上瘾似得。其实在清朝,这是满族内部固有的主奴体系,是贯串清朝一朝的满族文化现象。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八旗旗主为努尔哈赤及其嫡系子孙,八旗称呼自己的旗主满语为“领主”,我们后赖翻译成汉语为“主子”,与之对应的即为我们日常理解的自称:“奴才”。此说法是旗人内部的说法。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领主和家臣,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和家臣的关系。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并不太一样。
有清一朝,主奴关系也是在变化的,在乾隆之前,由于上三旗乃皇帝亲统之旗,皇帝本人即为旗主,上三旗的旗人能称皇帝为主子,对皇帝自称奴才,同时内务府为皇室服务,所以内务府的包衣奴才也可以称皇上为主子。下五旗的旗主是各旗旗主王爷,所以下五旗的人只能称自己的旗主王爷为主子,而不能这样称皇帝。雍正帝就时常批奏折时告诫汉臣不要自称“奴才”,不合身份,用今天的看法是,你想当奴才还不够格。
到了乾隆时期,皇帝被称为“八旗共主”所以所有八旗子弟都可以称皇帝为“主子”而自甘为“奴才”了。到了乾隆后期,为了便于统一认知,乾隆规定,公事上都称呼为“臣”,有请安、谢恩之类的可以自称“奴才”,汉军旗称呼严禁自称“奴才”,与汉人大臣一样以“臣”自称。
主奴文化统治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在清朝,满人作为整体的特权团体,有着独特意识识别性,即“满人是一家”。皇帝相当于这个大家族的族长,各旗旗主相当于家的主事人,而旗下满人则是从属于这个特权家族的成员。对外,他们依靠这个家族管理汉族、蒙族、藏族、回族等庞大的其他族群,从其他族群身上获得养分,对内他们团结在以皇室为核心的特权阶层中,积极壮大自己的族群,已获得分享权力的资格和能力。
为了以示与汉臣的区别,满族官员以这个特定称呼来彰显自己作为“天子近臣”的地位。而现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满清一朝,满人集团为自己族群开辟的特权、特供的特殊途径异常快捷。旗人的奴才和包衣的权利甚至大过很多的通过科举而来的大臣,能被直接任命为显赫官僚。比如满人中的和珅,汉人中的李卫,曹寅等等。因为有着现实的利益诉求,所以在清朝一代,有人一旦被“抬旗”,整个家族都会出现欢欣鼓舞当奴才的场面。这证明他们终于进入到了特权阶层,可以享受更好、更多的待遇。
这种主奴关系不仅仅局限在高层,即使在农村田庄的群体中也很流行。将田庄挂在一个满洲旗人下面,自称奴才,从而避免纳税。每年只需给旗人主子定点上供田庄产出即可,每逢庄子里的婚俗嫁娶,身为主子的旗人还会赏下来金银物品,赏赐的东西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上供的产出。这是这种现实的利益诉求,导致了人们争当奴才的现象。而到如今了,还有人以祖上为包衣奴才自得,简直不明所谓。
相关文章
-
中国世界八大奇迹分别是什么 它们为什么称为奇迹
-
宣城之韩愈前史:江南奥壤,山水诗都(上)
-
清明时节的千年悬疑: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什么地方?(图)
-
范仲淹大贪官?苏州大饥荒,饿死者遍地,他是父母官,却胡吃海喝
-
仁宗时期名臣一览 仁宗时期有哪些了不起的名人
-
俞晓群︱五行占:金沴木之帝王嚚眊
-
元上都:金色的荒城
-
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
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武则天两个重大事件)
-
揭秘:戴笠曾使用哪“五招”讨好上级蒋介石?
-
【小历史】美女任他挑,他却另纳寡妇为妾,结果他活到...
-
他是长征路上为保卫毛主席而牺牲的警卫员,六十年后才找到尸骨
-
历史上最有魅力的女人万贵妃
-
隋朝宣华夫人同侍父子两代帝王之谜:宣华夫人是谁
-
北宋之前是什么朝代?
-
今日渤海网,五桃木四十烈士纪念碑揭碑
-
中古远古史—骊连氏
-
这些成语意思已更新,别再出错了!
-
最具实战性的传武在哪里?《水浒传》里的这几个细节必须看
-
伴公主如伴虎!古代驸马出轨被这样对待
-
84年,我们从未忘记!
-
他为广东省做出很大贡献,68岁时官至正部级,三个儿子无一人为官
-
太极拳的最难学是什么?
-
中国古代最美十首情诗,情幽深,意绵长!
-
宋朝最昏庸的皇帝是谁 他为什么可以成功登位
-
解密古代穿衣背后的文化内涵:上衣下裳最初设计者是黄帝
-
温顿巨龙:澳大利亚最大恐龙之一(长16米/1亿年前)
-
为什么盐在古代是战略物资?因为盐是一种官民双赢的征税方式
-
婚前是否允许性行为?古人说: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