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趣闻:古代的皇帝是怎么对付炎热夏天的?
来过北京的人都该知道,夏天的北京,酷暑难耐,热浪袭人。乾隆皇帝就曾以《热》为题,专门作诗来形容北京炎热的盛夏。
“岂无九重居,广厦莲垂湘。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在那没有电扇、空调和冰箱的年代里,在重重宫院的紫禁城里,皇帝是怎么避暑的呢?每到酷暑,皇宫里就想尽了种种办法。这些传统的方法虽然没有现在的设备效果显著,却也是巧妙利用自然之物的奇思妙想。他们具体是如何来进行防暑降温的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暗藏玄机的房檐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来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二、竹帘、凉棚营造出来的阵阵清凉
宫中营造人工阴凉的方法也不少。比如,屋檐前面悬挂帘子,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另一方面也留有空隙保持通风。帘子何时挂何时收当时都有规定。
帘子还有等级划分,最高级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的,饰有各种图案,等级低的是用苇箔编成的。道光帝所作《湘帘》诗说:“一桁垂银蒜,编成翠竹箩。篆烟留细处,草色看时多。月下纤无影,风前动有波。湘江遗趣在,夏永静如何。”
更大一点的工程是搭凉棚,就是在宫殿顶上和院里搭个顶盖来遮蔽阳光。棚匠们用简单的圆木作为支架,搭好后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这种凉棚可卷可展,烈日当头的时候展开遮挡阳光,早晚时再收起来通风。搭凉棚一般在阴历四月开始。
三、冰桶凿孔送凉风
冬季储藏冰块到夏季用的习惯,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考古发现,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明清时候,盛夏也会大量用冰。冰窖一般有官窖、府窖和民窖,《大清会典》中记录的清代在紫禁城、景山、德胜门外、正阳门外都设有官窖,共计18座,仅紫禁城中的冰窖就藏冰25000块。冰窖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埋入地下1.5米的半地下形式,长约11米,宽约6米,容积为330多立方米。这些冰块都是在每年三九御河起冰后,由采冰者凿成规定尺寸的方块拉入冰窖,待转年的夏天使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附近就有一处冰窖。
清代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被称为“冰桶”、“洋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有四条腿足,足下还装有托,用来防止潮湿。这种宫廷“冰箱”比起现在的冰箱太过简单,但是构造合理、实用。当时的“冰箱”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冰镇饮料和时鲜水果,因为箱体内采用铅或锡为里,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而箱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冰桶另一个用途是降低室内的温度。箱盖上设有透气孔,因此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空调”的功效。
另外,清代的帝王子康熙皇帝以后,历朝历代,每年夏季都会离开故宫到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
相关文章
-
“锄禾日当午”是何意?蒙曼的解读出现常识错误,引来网友争议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杰桑·索南达杰:用生命守护可可西里
-
中国古代帝王选择陵寝如何勘察风水
-
吕布死后曹操为何没有接手貂蝉,因为他知道了此事
-
如何区分搨本摹本和拓本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泰始律》,对后世律法的创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在古代,封建君王为何都不敢退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美国科学家实验公开,揭开古代之谜,网友:难怪太监要娶老婆
-
中华龙鸟: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1米/鸟的祖先之一)
-
似鸟形龙:印度小型兽脚龙(长2米/处于疑名状态)
-
《天龙八部》中此人与萧峰齐名,可以秒杀慕容复,为何被严重低估
-
中国龙:云南小型食肉恐龙(长2.4米/2亿年-1.8亿年前)
-
揭秘:海子卧轨自杀的真相,引起了世人的震撼
-
敏迷龙:澳洲小型甲龙(长仅2米/背部遍布硬瘤鳞甲)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毛泽建:勇敢的女游击队长
-
古代的金元宝长什么样子?
-
百幅董必武手迹在沪展出: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
剧版《唐山大地震》姚晓峰打造“治愈三部曲”制造希望
-
元明智囊刘伯温的悲剧下场
-
小鸭嘴龙:中国出土的最小恐龙(出土于广东/不足3米)
-
【峥嵘岁月】毛泽东致东北军区电令: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
-
将军睡千年:将军的战袍由山川而制,足够凝重庄严
-
如果古代嫔妃们按现代方式化妆,会不会因为前后差距太大而被判欺君之罪?
-
这11位将领虽然牺牲了,但却能与元帅,大将并称为36位军事家之一
-
高平农商银行:“特殊时期”农商人的战“疫”担当
-
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
吉普赛龙:法国超巨型恐龙(长12米/缺乏颅骨化石)
-
《三国演义》里的莽张飞,真实历史上竟是文武双全的男神?
-
贺炳炎嫌政委管得多,被贺老总批,后来他和政委带出一把手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