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新华社西安8月8日电题:“切尾巴”战役: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
新华社记者刘书云、李浩、蔡馨逸
8月的陕北吴起县草木繁盛,胜利山上游人如织,山顶一棵枝繁叶茂的杜梨树,一如84年前那样,静静看着洛河水汩汩流过。彼时,它站在“切尾巴”战役临时指挥所旁,见证了中央红军为了不把敌人带进陕北苏区,击败尾追敌骑的战斗。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刚到陕北吴起镇,尾追的国民党骑兵团就已到了苏区大门口。党中央连夜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分析敌情。
“两条腿打四条腿,怕是开玩笑。”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汤彦宜介绍说,因为敌人的骑兵师装备精良,有些干部一开始不主张打,认为经过长途行军很是疲惫,对当地情况又不熟悉。但是党中央大多数同志是主张打的,他们认为,一定要在这里打,绝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中央红军已经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有了群众基础,且之前有步兵打骑兵的经验,所以有把握一定能打胜仗,给陕北人民送一个见面礼。
“那时红军战士穿得很少,群众都穿棉衣了,他们还是单衣,还有穿半截裤的,大部分穿茅草鞋。”吴起县倒水湾村民张新说,爷爷张宪杰曾给中央红军提供了做饭的水缸,刚刚抵达陕北苏区的红军战士早已疲惫不堪,装备补给严重匮乏。
10月21日,战斗前的黎明静悄悄,红军队伍按此前部署,在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以及平台山(今胜利山)等地设伏,对敌形成合围之势。战斗的指挥所设在平台山顶的杜梨树旁,可俯瞰各道川战事。
战斗7时全面打响,中央红军采取分块切割、相机包围的战术,战斗进行到9时许,共击溃国民党骑兵4个团,毙伤敌军数百人,俘敌200余人,同时缴获大量战马、重机枪等武器装备。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为彭德怀赋诗一首,彭德怀看了后,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并退还给毛泽东。
中央红军为何能在兵乏马困之际,打赢“切尾巴”战役?这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密不可分。
“为了支援中央红军,当地群众不分白天黑夜集中大批粮食和生活用品,驴驮人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形成了多个川流不息的送粮大军。”吕军是吴起县革命纪念馆老馆长,他说,当地百姓看到中央红军战士在陕北寒冷的时节依然身着破旧单衣,就组织上百位毡匠为中央红军赶制了一批毡衣和毛被套,许多妇女也放下家中的活儿连夜为中央红军精心制作衣服、鞋袜。
至此,中央红军切掉了长征途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这场胜仗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也是中央红军进入陕北苏区的第一仗。为了纪念“切尾巴”战役的胜利,当地群众将平台山改名为胜利山。(完)
相关文章
-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地却有过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正德朝“三相之去”是怎么一回事?
-
毛主席特批的两位开国将军,都立下怎样的战功?竟被破格晋升
-
杨奎松:关于长征途中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确立问题的再考察
-
弱弱的问一句,尧的父亲是帝喾,帝喾的祖父是黄帝,这算世袭吗?
-
古代一斤是16两,其中暗藏大智慧,谁敢“缺斤少两”后果很严重
-
趣闻:唐朝人为什么用香料来建造房子?
-
现代的刀剑拿到古代是个什么水平?
-
古代打仗为何只让士兵吃半饱?
-
盛京是现今什么地方?
-
周恩来提议刘伯承为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
炎帝和黄帝与蚩尤在哪里大战 最终战争结局如何
-
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孟姜女真的哭倒长城了吗?
-
致敬英雄、传承精神······又是一年清明时
-
江苏挖出一座汉朝合葬墓,距今有2000年历史,出土件“阴阳”情物!
-
中国历史上的攻伐战争——不争馒头争口气
-
四野打的最惨烈的一战,林彪都急的三天睡不着
-
毛泽东的八个春节
-
梦露真的没有牙齿吗?30岁开始用假牙(死前受过虐待)
-
龙阳之好和断袖之癖怎么来的
-
纣王被封为什么神:天喜神(负责掌管民间嫁娶喜事)
-
汉代野猪蹄“千年不腐”,也许是一场突发战争让它穿越时空……
-
郎广围歼战与宣郎广三县的解放
-
中国最古老书籍三坟真的存在吗 三坟是一本什么书
-
老狼的歌音里,有许多人的二十多岁丨日签
-
万历十五年发什么了什么事?戚继光逝世/女真族崛起(明朝的转折点
-
解密:蔡锷两次自愿督湘与松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三)
-
氢弹吊装的时候,吊装车间忽然停电,钱学森镇定指挥才排除了险情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