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刀上为何要装铁环?专家:遇到刀上有9个环的,赶紧躲远点
在很多武侠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行走江湖使用大刀的侠客,他们刀上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铁环。对于以伤人为目的的冷兵器而言,这些铁环似乎看起来并无用处。那为何这些古代的大刀上,会莫名其妙多出来这么多的铁环呢?
首先,我们来看刀的发展流程。刀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木柄石斧,一种史前人类用来打猎的工具。随着战争在人类社会的出现,这种石斧便慢慢演变成了刀。由于刀在劈砍性能上远远甩开剑一个档次,没多久,刀便成了战场上最主要的兵器,材质也由石刀变成了青铜刀,甚至到了秦汉时期,还出现了钢铁刀。
由于刀的广泛运用,其花样也是层出不穷。主流上分为战刀和佩刀两种,顾名思义,战刀就是专门用来打仗的刀,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便是典型。佩刀和佩剑差不多,一般用于装饰,讲究美观精致,像是张飞的新亭侯,便是一把著名佩刀。有意思的是,最后张飞却死在了这把刀下。
到了唐朝那会,还诞生一种唐刀,这是现代日本武士刀的雏形。隋唐时期的古人由于掌握了“灌钢法”,冶炼出的刀也更加锋利。其小巧美观,杀伤力大,既能作为战刀,也能作为佩刀,可谓两全其美。也难怪被日本人学去,改良创造了武士刀。
不过,纵观古人这么多刀里,都是没有环的。环刀的出现,已经是宋朝的事情了。为何宋朝人喜欢在刀上装上铁环呢?原因在于方便操纵者借力。
众所周知,古代一把刀可是相当沉的,要是没有一丁点臂力,拿都拿不起来,更别提在战场上劈砍了。而加上铁环后,当刀在拿起挥舞时,铁环也随之摆动,于是便有了一个向前的惯性,同时还能将重心往前压,让劈砍更具杀伤力。
此外,刀上的铁环在挥舞时摩擦刀身发出的声音,也具有足够的威慑力,既增加了使用者的气势,还能让对手感到心理压迫。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铁环对操纵者掌握高深的刀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前提到,往刀身上加铁环是为了增强刀本身的惯性,让持刀人更好借力挥刀。但有个问题,便是惯性大了,很容易刹不住车,即所谓的控刀便难了。
能挥动刀身并不算本事,只有将刀耍的行云流水,控刀技术过硬,才能反映用刀水平。为了锻炼这种技术,使用者便在刀身上加铁环每天加以操练,从而达到控刀的目的。
而刀身上的铁环越多,代表这把刀惯性越大,也就越难控制,进而体现持刀人控刀技术的精湛。因此,古代那些佩刀上有9个环的,基本上是没人敢惹的。且随着技术的日积月累,这些9环师傅甚至可以在舞刀时,不让刀身和铁环摩擦发出任何声音。所谓杀人于无声不外乎如此。
好了,这就是关于古代大刀上为何带铁环的原因。当然,并不是所有刀都带,只有特殊的大环刀才有,而这种大环刀,正是古代最为廉价且普及的刀具,所以才给如今的我们造成了一种古代大刀都带环的错觉。
按古代冷兵器专家的话说“倘若现代人穿越回去,见到刀上带9环的一定要躲远点。”的确如此,说不定你还没听到声响,人家的刀已经杀到了你的面前。
相关文章
-
古代“四大丑女”排名第一的是谁?黄帝为什么要娶她为妻?
-
三个师兄弟夫人都是“李敏”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印刷工匠毕昇(从小孩身上获灵感)
-
建党百年专栏·”追寻革命足迹,聆听红色回忆”丨《海河之北》有声刊31期丨红色文物:《周恩来旅欧期间使用的公文包》
-
哪一仗是开国上将许世友军旅生涯的顶峰之战
-
迷你型手盗手恐龙:耀龙 身长仅40厘米(像鸽子一样大小)
-
此状元遭慈禧戏耍侮辱之后,果断辞官回乡经商,后成为商业巨擘!
-
你心目中的国槐、家槐,其实叫做日本槐
-
兄弟二人都是开国少将,哥哥是陕北红军创建人,弟弟是万岁军副军长
-
太突然!著名男演员逝世
-
叶挺成就最高的儿子,88年授中将,其子是家喻户晓的导演
-
历史中貂蝉的结局是什么 貂蝉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
古代服务“全乎”的旅舍业:都有哪些服务功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
毛主席视察安徽时,为何不愿在舒城吃饭而是到合肥吃?背后的原因令人感动
-
犼的克星是谁 犼的真实能力是怎样什么比犼厉害
-
如何评价三国姜维的一生 功是否大过于过
-
东周后面是什么朝代 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
-
汉景帝刘启是怎么死的?病逝(没有庙号)
-
林彪拒绝执行毛主席命令,还摔了电报,结果被撤职
-
为了皇室的教育而设立,南北朝侍从讲读制度对人员有何要求?
-
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以六大“国宝”闻名天下,就在山西太原
-
为什么说郑成功是日本人?有什么证据可证明他的国籍
-
日本发现中国失传古籍 中国为何要把房中术赠予日本
-
揭秘三国时期十大诡异事件 关公死后竟显灵
-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11:史上级别最高的撕逼大战,李傕劫持皇帝、郭汜扣押公卿
-
本来分餐制才是古代主流的餐饮方式,为何后来被合餐制所取代
-
世界上十大奇怪书籍 这十本书籍为什么会奇怪
-
纣王宠幸妲己残害忠良,闹得众叛亲离,为何姜子牙还给他封神
-
战国墓葬发现玻璃杯?专家:不是用来喝水的,而是有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