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名字中都有之字,难道不要避讳吗?原来如此
在古代,孩子起名是非常讲究的,尤其是在避讳这方面,必须要避祖先的名讳。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却非常奇怪,那就是书圣王羲之所属的琅琊王氏,这一家人的名字后面几乎都带着一个“之”字,比如王羲之的七个儿子全带,如王焕之、王徽之、王献之,王羲之的胞兄叫王籍之,而王献之的儿子叫王靖之。一家人好几代都带着“之”字,难道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不注意避讳吗?
王羲之像
当然不是,当时人们非常注意避讳。《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曾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只因为“温”是自己父亲的名字。王家那是世家大族,起名的时候一定会避讳。那这个之字是什么意思呢?
陈寅恪
这件事早就引起了史学家的注意,陈寅恪先生就曾经专门指出过。陈寅恪先生在论文《崔浩与寇谦之》中指出,当时的人们起名一般起单名,比如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堂伯父王导、王敦。但还有很多人,起的是两个字的名,并且最后一个字是“之”字,比如南朝名将陈庆之、著名天文学家祖冲之、著名画家顾恺之、注《三国志》的裴松之等等。其实,最后一个“之”字,只是其身份标志,标志着他们都信仰一个宗教——天师道。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道教早期流派之一,由道教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后来张道陵的四代孙张盛,将传教的地区从青城山迁至到江西龙虎山,从此道教开始向东南地区发展。
王氏家族以及其他很多大家族,都是天师道的信徒。所以,这个“之”字,代表的是这个人是天师道信徒。在魏书中记载有一个人叫做寇谦之,而在其他史书中则称为“寇谦”,其实,两人是一个人。因此,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字中都有“之”,并不犯讳。还有一件事或许可做王家信道的佐证。
黄庭经
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认为养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形态中悟到书理。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一打听知道这些鹅是附近一个道士养的,便找到那个道士商量。道士听说王羲之要买,便说:“只要王右军能为我抄一部《黄庭经》,便将鹅送给他。”王羲之欣然答应,这便是书成换白鹅的佳话。这里提到的《黄庭经》,这部经书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由此可见当时道教的影响力,而王家信奉道教也是很正常,甚至很主流的了。
相关文章
-
古人称月亮为广寒宫,古代不能到月球,竟知道上面很冷?细思极恐
-
1955年授衔为何只有一个女将军?
-
参谋长说:顾长官打三四仗,新四军就要完蛋!不料顾长官首战就大败
-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是这两位将军,歼敌40余万人收153座城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项羽仅排第二,第一完全能吊打后九位联手
-
赵姬是谁?秦始皇的生母(生性浪漫放荡)
-
叶牙龙:葡萄牙小型恐龙(长1-2米/牙齿呈树叶状)
-
揭密蒋介石如何密谋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始末:表演天衣无缝
-
67年前,浙江姑娘何招娣,捡到价值千万瓷器上交国家,现在怎样了
-
意匠天工:无极斋分享镇江博物馆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
-
“黄花闺女”为何成少女专称?寿阳偶成梅花妆,后人对镜贴花黄
-
大尾龙:欧洲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
禄丰龙:中国第一个登上邮票的恐龙(长6米/云南出土)
-
回忆敬爱的周总理
-
新·起点9|传统手工艺的一段黄金时期
-
徐特立入党: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
史上最大胆的嫖客,不仅给皇帝戴绿帽子还留词一首传到至今
-
任命书收藏首重级别
-
恐怖杀人狂魔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十大变态杀手
-
威尔顿盗龙:欧洲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2亿年前)
-
因相貌太丑乾隆出上联挖苦,却被他当场对出,乾隆大喜:赐他探花
-
【学习党史】谁是李白?潜伏十余年,他一直在敌人“心脏”里工作......
-
铲子一样钱币你见过吗?我国不愧是农业大国,连钱币都是铲形的
-
BBC说,中国古代帝王15晚要临幸121人……皇帝真的那么累吗?丨轻科普
-
哪个朝代把皇宫迁到北京?为何千里迢迢迁移皇宫
-
孙悟空为何用了三次才打死白骨精?只因晚请这两个人
-
他是“华北雄狮”的第一任军长,歼敌15万,俘虏国军将级军官18名
-
信息快递|十堰市档案馆召开《十堰市改革开放口述史(第二辑)》专家评审会
-
这位开国上将,当过两个大军区司令员,儿子当过两个省军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