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睡觉时,为何让丫环守在床边?难道就不觉得尴尬吗?
在中国古代,贫富差距是非常大的,不然也不会有“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之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想要出人头地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古代的户籍制度,几乎在你没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你之后的路是富贵还是贫穷。当然也有例外,但是也只是例外。
而有钱人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通常会买过来众多的仆人来服侍自己。更奇葩的是,有些夫妻在睡觉的时候也会让这些仆人站在自己的床边,而这些仆人大多都是丫鬟,这难道不尴尬吗?他们又为什么要让自己的丫鬟站在床边呢?
01
守床丫鬟的身份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严重,男人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女人只能是他的附庸。无论你是再尊贵的女性,都没有办法阻止丈夫的三妻四妾。男人就算已经有结发夫妻,他们照样可以出去寻花问柳。女性就不一样了,只要敢于其他男子多说一句话就会被视为不贞洁了。
那些家里稍微有些钱的男人都会有很多小妾,不仅如此,就算是家里稍微普通的人为了传宗接代还会养上1两个。只有那些生活都过不下去的人,才会只有一个妻子。而这样的风气到最后直接演变成凭借女人来证明身份的高低。
这些人不仅仅拥有三妻四妾,还会有不少通房丫头以及一些贴身丫鬟服侍。古代的丫鬟们大多都是家生子,或者是一些被卖进来的穷人家的孩子。而古代丫鬟们也分为好几种。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年轻的叫做丫鬟,年老的就被称为老妈子。
而年轻的丫鬟们也分为好几个等级,最高级的就是通房丫鬟和陪嫁丫鬟。这两种丫鬟的工作方式也不一样,通房丫鬟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需要陪伴在主人床边的丫鬟。这种丫鬟就是所有丫鬟的头头,一般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丫鬟都是主人们非常宠爱的人。
陪嫁丫鬟在古代的时候是小姐们从娘家选出来的得力助手,她们在跟着小姐嫁过去之后负责白天伺候小姐,晚上就会离开。
晚上的工作就会交给通房丫头来负责,她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在晚上守床。
那么她们守在这里的工作都是什么呢?
02
守床丫鬟的工作
说到底,她们的工作性质就是方便主人。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生来就是娇生惯养的,如果睡醒之后感觉到口感,或者睡觉感觉到不舒服了。都需要别人来替自己做这些事情,这些端茶倒水的工作不会指望让这些达官贵人来做吧!
另外,守床丫头们最大的一个作用还是保护主人的安全。比如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豪门争斗,这些有钱人内部之间的矛盾可是一点也不少。即使没有内部争斗也可能会得罪一些其他人,难免会受到刺杀。
这个时候让丫鬟守在自己的床边,多少会增加一些安全感。在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也能更加方便一些。
只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小夫妻睡觉的时候旁边有个其他人多少会有些不自在吧,也不知道这些古代人是怎么做到这么镇定的。
一般情况一下,小夫妻们晚上难免会有一些比较亲密的举动,丫鬟们的心理再强大多少也会有些尴尬吧!
可是主人的话就是命令,如果她们不听话主人们可以随意将他们打死的。所以,这些小丫头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拒绝的权力。
03
主人并不在意
虽然丫鬟们没有权利,但是也不能让丫鬟们的情绪影响到主人吧。因此,这些丫鬟们其实也经历过专门的训练,就是咱们现代人经常说的专业素养问题。不管他们面对多么尴尬的情况都会做到面无表情心如止水。如果一旦因为丫鬟们的情况影响到主人,那么罪过就大了。
另外,古代人睡觉的时候床上都会有厚厚的帘子给遮盖住了,守床丫鬟们也只是听到一些动静,也看不到什么。再加上,即使她们看到了听到了,为了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对外说些什么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还能够方便自己。富贵人家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们一定程度上来讲并不介意有人守在床边。
甚至还会因为有人守在床边,感觉到自己的身份尊贵呢。说的再露骨一些,即使这些丫鬟们将他们的床第之事说了出去,男主人也没有什么损失,毕竟这种风流韵事,男人一般都不会在意。
再说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能够守到主人床边的丫鬟也并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她们的心里说不定也会有什么特此的想法,比如说在男主人面前露个脸,得到男主人的赏识,最好能再被主人纳为妾,彻底的摆脱服侍人的人生。
虽然这样的想法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有一些难以接受,甚至是毁三观。
但是在古代,每天都担惊受怕的过日子,害怕自己因为主人的一句话而受到打杀,他们能有这样的想法也并不奇。毕竟,任何人的心中都有往上爬的欲望。
04
结语
总之,古代夫妻睡觉的时候身边有守床丫头这种事情和当时的大背景也密切相关,她们没有权利去反抗,也同样没有资格去反抗。即使有一些丫鬟心中不满,最终也被权威所镇压。在古代那个封建的年代,女子的地位就是这般任人践踏。
她们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没有,也没有说不的权利,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人生,生下来就是为男人,为主人服务的。这实在是太可怜了。
讲到这里,真的是无比庆幸自己生活在了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我们手中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又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一场大火烧没了传国玉玺,唐末之后再无真品
-
咋不保护红军烈士墓?望谟一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
-
牡丹亭游园作者是谁:汤显祖(中国戏曲杰出作品之一)
-
他是传奇中将,13岁进入少林寺学武,曾靠朱砂掌杀开血路
-
他是军医出身,被誉为“红色华佗”,虽没打过仗却授衔开国中将
-
古埃及人基因不公开?古埃及人和中国人是否存在一定关系
-
小型食肉恐龙:气龙 体长仅4米(拥有匕首般的牙齿)
-
台湾民众登长城感慨: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一分子
-
青铜文物辉映千秋见证“南方丝路”过往
-
周恩来为何称罗西北为“小革命家”?
-
彩绘散乐浮雕:探访大唐余音与大宋先声
-
牛头龙:美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
封神榜恐怖真相揭秘:女娲的阴谋(封神后无自由)
-
明朝“土匪”阁老,以三个“温柔”招数,令全国贪官生不如死
-
中国豆齿龙:龟蜥结合体(生活于浅水/三叠纪诞生)
-
细数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七位母亲
-
北票翼龙:中国小型翼龙类(翼展1米/仅长55厘米)
-
宋襄公为何被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最后成为了霸主?
-
老人带玉碗鉴宝,称老友临别时所赠,专家鉴定后老人热泪盈眶
-
此名专属于美女,历史上取此名的2个女子,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
余思潞《饕餮记》杀青诠释美艳绝伦的古代蛇妖“美杜莎女王”
-
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赛典赤研究综述
-
少林寺出身有多能打?我军战将武艺精熟,一刀就能斩掉敌首
-
巴塔哥尼亚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0米/1.63亿年前)
-
俞晓群︱五行占:豕祸之专利之谋
-
古代的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如何管理全县几十万百姓?
-
【党史百年·天天读】8月16日
-
杨延昭名声如雷贯耳 杨廷昭并非杨业的第六子?
-
将军睡千年:将军的战袍由山川而制,足够凝重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