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怎么死的 因掌控权利导致康熙帝不满
乐不思蜀的两重含义 并不一定指的是刘禅
一、乐不思蜀的是以司马昭为首的魏国
首先,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此事件发生在蜀国投降魏国之后。当时的魏国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因此有些飘飘然、自大的神态。便流露出对刘禅不屑,并加以戏弄。以历史为借鉴,一个国家的存亡,势必是在政治,外交上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可以成就一国的繁荣长久。
乐不思蜀,起深层含义时刘禅在嘲笑司马昭,只图眼前的胜利,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根本没有想到曾经的付出,曾经的努力,这样的国家,不得不说是危在旦夕。其次,后汉主刘禅,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任四十余年,堪称奇迹。虽然前期在位得到诸葛亮的辅助,但不可否认的是,可以登上皇位,其聪明才智、雄韬武略上一定有胜过常人之处。
尽管在位期间没有取得重大成就,为后世传颂,但可以保证蜀汉在如此乱世中稳固四十余年,也实在功不可没。最后为了保全自己及蜀国百姓,宣布投降,并留下“此间乐,不思蜀”的话语,一方面让司马昭放下戒备之心,另一方面也保全自己和百姓,表面上时昏庸糊涂,其实聪明至极。最后,反观乐不思蜀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面对刘禅的自嘲,司马昭没有忧患意识,仍旧野心勃勃,狂妄自大。最后反被刘禅笑死,即是大势所趋,也是意料之中。
二、乐不思蜀的是刘禅
史书记载,乐不思蜀最初出自刘禅之口。当时正是歌舞一片欢笑之时,刘禅发出此感慨,也不无道理。既然蜀国已灭,与其悲痛懊悔,不如养精蓄锐,接受现实。只有自己有充足的精力,有朝一日才有可能实现复国。
同是,刘禅也深深意识到,一个长盛不衰的国家所具有的面貌并非如此。如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将走向衰退。刘禅是在嘲笑当局者迷,同是也流露出对魏国深深的憎恨之情。
相关文章
-
-
王昭君之死:王昭君归汉不成竟服毒自尽?
-
部编版八上第9课对外开放
-
中亚植食恐龙:湖角龙 白垩纪最稀少的角龙(仅出土牙齿)
-
此人战术高明,17天内连续拿下敌军5座城市,后成为志愿军二把手
-
历史文化4:“中国式浪漫”祭奠先烈,每一处,都怦然心动
-
周恩来与邓颖超:牵了手就是一辈子!
-
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
揭秘朱元璋手下大将的惨死状况:死得仅剩下一位!
-
蒋介石五虎上将排名 蒋介石五虎上将都有谁
-
苏秦:布下十年惊天骗局,只为报知遇之恩,这个纵横家不简单
-
将星陨落!最后一名山东籍开国将帅孙干卿逝世
-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是哪里人,西汉汉中郡城固人(今陕西人)
-
缅怀革命先辈重温革命传统
-
恐龙的演变过程图,槽齿类爬行动-恐龙-鸟类(灭绝加速人类进化)
-
程万军:朱元璋怎以“黑吃黑”平息党争
-
三国赵云的老婆是哪位长相如何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古代结婚,女方会陪嫁两样奇怪的物品,要是今天的人绝对不会要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
-
局座张召忠什么级别?有什么待遇?
-
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
点天灯是什么样的刑罚:将人架在高处点燃(出自三国演义)
-
汉成帝刘骜是怎么死的?古代皇帝奇葩死因
-
河西走廊只是战略要地吗?现在才明白,它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
谢辰生忆郑振铎(二):他是如何提出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
-
为什么黄埔8期以后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当上将军?
-
毛主席打了生死攸关的一仗,陈毅誉为“最有荣誉之战”
-
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何谓“蹚将”?有何历史渊源?
-
邓小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