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美文欣赏 > \

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

  

  
  文/马文
  
  屈原,名平,字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中国诗歌的奠基人。他出身贵族,是英明的政治家。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离骚》中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因此而来。
  
  屈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屈原的名句举例: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