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帮了司马昭的大忙,司马昭感谢方式很特别:诛灭三族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三少帝纪》,时间是在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髦、司马昭和成济。原文如下:
大将军文王上言:“高贵乡公率将从驾人兵,拔刃鸣金鼓向臣所止;惧兵刃相接,即□将士不得有所伤害,违令以军法从事。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横入兵陈伤公,遂至陨命;辄收济行军法。臣闻人臣之节,有死无二,事上之义,不敢逃难。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唯命所裁。然惟本谋乃欲上危皇太后,倾覆宗庙。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惧虽身死,罪责弥重。欲遵伊、周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辇舆,而济遽入陈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不知何地可以陨坠?科律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同产皆斩。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敕侍御史收济家属,付廷尉,结正其罪。”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司马昭进言说:“高贵乡公带领侍从,拔刀擂鼓冲向臣的住处。臣担心出现混战,便下令将士们不得有所伤害,违反军令者按军法惩处。骑督成倅的弟弟、太子舍人成济却冲上前去重伤高贵乡公,并导致其当场丧命。臣当即下令逮捕成济,准备按照军法从事。身为人臣,理当有死无二,忠君事主,义不容辞。
此次事变就像祸从天降,为臣本想舍生取义,唯君命是从,但考虑到高贵乡公的主要目标是针对皇太后,企图颠覆国家。臣愧当大任,虽然想力挽狂澜,但却没想到造成如此结局,真是罪该万死。当时,臣本想仿效伊尹、周公,以便使国家转危为安。于是反复命令将士们不要接近皇帝的车辇,可成济却穷凶极恶,致使事情无法挽回。为臣悔恨交加,肝胆俱裂,真想找个地方撞死!
按照刑律,凡罪大恶极者,其父母、妻子、儿女都应该问斩。成济凶恶悖逆,干扰国事,祸乱法纪,其罪过就是杀了他也无法抵偿。另外,臣已下令侍御史将其家属缉拿归案,交付廷尉审判,从速结案定罪。”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司马昭所提到的“罪不容诛”, 意为罪大恶极,即便处死也不足抵偿。这句成语在《三国志•诸葛诞传》中亦有出现,其最早出处是《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这则成语故事讲述的是高贵乡公曹髦率众冲向司马昭府第被杀之后的故事。当曹髦的数十人离开皇宫冲到大街后,立即被司马昭的心腹成倅、成济等人团团围住。碍于曹髦的皇帝身份,成济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司马昭的心腹贾充说了一句话:“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于是,成济便冲向前去要了曹髦的命。
成济此举,其实是执行了司马昭的指令,为其扫除了专权的最大障碍,也为日后魏晋嬗代奠定了基础,无疑为司马昭立下了大功。不过,公然弑君是大逆不道之举,朝野一片哗然,即便司马昭这样的权臣也有所顾忌。无奈之下,司马昭只好将成济作为替死鬼,将其三族诛杀。成济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一个好下场,死的实在是冤得很。
参考书籍:《三国志》
相关文章
-
命运多舛令人遗憾——话说皇帝的闲章
-
似奥克龙:北美双足似鸟龙(仅出土盆骨和后肢/疑名)
-
丈八蛇矛是一丈八尺还是一丈零八寸?说说中国古代长骑枪发展史
-
古人去世后,家属守灵为何点三根香,点两根或四根可以吗?
-
“华夏”放在一起说,是不是夏朝的时候,另外还有一个“华朝”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
-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李海文披露1976年京西宾馆的一场交锋
-
中国九个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杨坚统一天下最容易,朱元璋最难
-
宣太后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宣太后是秦始皇高祖母
-
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孟姜女真的哭倒长城了吗?
-
北洋水师降服始末 提督丁汝昌自杀解密
-
敦煌写经卷《羯摩经》归国始末
-
古代对丈夫的称呼,官人、老爷最常见(丈夫的六种称呼)
-
亚马逊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67亿年前)
-
中国古代爵位,为什么要命名为“公侯伯子男”?
-
进士、举人、秀才分别对应现在的什么学历?我这样划分对不对?
-
从丹阳铭铜镜到宣州铭铜镜——古宣州铸镜史初探
-
葡萄牙巨龙:欧洲植食恐龙(体长22米/仅一块躯干化石)
-
土匪也抗日 东北凶残土匪是怎么消亡的
-
奥古斯丁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15米/尾巴有身长一半)
-
最悲催的国宝,曾被冲进下水道?
-
在造山运动中诞生的豫西山地——洛宁史话①
-
商周青铜器:讲讲古代关于鼎的故事
-
三宫六院有多残酷?了解一下?
-
解密赵构杀岳飞的原因
-
《水浒传》里的婚姻观:好汉大多是光棍,女子都不敢奢求爱情
-
难怪500年后悟空说“如来骗了他”,你看看他有没有翻出如来掌心
-
赣南龙:中国江西出土的巨龙类(诞生于7000万年前)
-
此人是三国的一名道士,被玉帝提拔成仙后,连孙悟空都敢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