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统帅朱可夫打了很多胜仗,但有一种战术却被西方国家诟病
朱可夫是苏联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公认的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一生指挥过多场重点战役,战功卓著。
(朱可夫画像)
不过在很多西方人眼中,朱可夫仅仅是一个只能依靠“人海战术”取胜的元帅,与隆美尔,曼斯坦因等擅长以少胜多的军事家,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明白“人海战术”的意思。
“人海战术”是指以数量和巨大的消耗来换取其他方面优势的战术,在战争领域,通常是指军队没有太多的战术与战略,仅仅依靠人多的优势,最终达到胜利的战术。
从二战的战损数据来看,苏联军队确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人数优势的,而且战损也远高于德国。不过,朱可夫指挥军队真的没有战略吗?
我们来看看朱可夫指挥的几场代表性战役。
(基辅战役)
1941年6月在德国入侵基辅的战役中,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力主放弃基辅,将大部队撤退到第聂伯河对岸,以防止被德军包围。但这一主张与斯大林的决策相违背,朱可夫被斯大林撤职,被调为预备军司令员。也正是斯大林的一意孤行,导致后来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苏联共损失66万人,这也证明了朱可夫的战略非常正确。
1941年9月,朱可夫被派往陷入包围的列宁格勒。朱可夫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稳住了列宁格勒的形势。他主张与德国人血战到底,誓死保卫列宁格勒。最终,顽强的苏联将士成功阻止了德国人的脚步,德军放弃短时间内攻下列宁格勒的想法,转而兵发莫斯科。
在莫斯科的战役中,朱可夫洞察到自身防线的弱点,他迅速重建了防线,遏制了德国中路的快速突进,并成功让德军攻击节奏慢了下来,直至进入冰冷的莫斯科寒冬。
在抓住德军的人员武器补给等都存在严重问题后,朱可夫瓦解了德军对莫斯科的三路进攻,并正面消灭近50万敌军,大挫德军锐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及随后的天王星作战行动中,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一起,在成功守住斯大林格勒的同时,还从两翼对德军进行强力突击,歼灭德军33万人。
接下来的白俄罗斯战役,朱可夫成功协调了四个方面军,突破敌军防御,将德军完全赶出苏联境内,进入大反攻。
以上战役,基本都是朱可夫在二战中的辉煌战役,尽管代价沉重,打得自己遍体鳞伤,但朱可夫还是利用自己卓越的战略思想,带领苏联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苏联军队相比于德军,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可以说是绝对劣势。不管是士兵的战术素养,还是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都远远不及德军。能够打赢德军,实在不容易。
话说回来,《孙子兵法》里记载:“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打仗又不是拳击手的单挑,既然全方面劣势,有人数的优势,为什么不用呢?
朱可夫把苏联的人数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成功克服了己方的诸多不利因素,最终拿下柏林,击溃德国,他是一位毋庸置疑的战术大师。而所谓的只会“人海战术”,只是西方世界故意抹黑苏联的说辞罢了。
(参考资料:《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相关文章
-
艺术家3D复原最写实史前动物:古生物的长相够霸气
-
法制日报刊文分析丽江反杀案:为何不是防卫过当?
-
一个只有32人的国家,竟然拥有自己的海军,美国也不敢惹它
-
现代战场最神秘的12项军事研究成果
-
寡头政治、僭主政治,雅典民主的前夜:从忒修斯传说到德拉古法典
-
费利佩六世是位“女儿奴”,不仅实力宠妻,对女儿也宠爱有加
-
[多图]盘点二战德国十大王牌飞行员
-
欧美专家嘲笑朱可夫让士兵趟雷送死巴顿表示我也是这样干的
-
斯大林去世直至前苏联解体,斯大林家人受到的影响及现状
-
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3条实用建议无废话,适合多数人,2分钟读完
-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竟是因为瘟疫?
-
中美浮梦录︱1882年《排华法案》之前世今生
-
他是志愿军特等功臣,彭老总接见他时,把他的手握得生疼
-
拳打女儿控法老,脚踩强占民女英雄王,赫梯人才叫真正的大国风范
-
当过逃兵的抗日老兵,91岁拿出一样战场宝贝,让人立即肃然起敬
-
影视剧也能寓教于乐《戏儒人生》:只有胡编乱造的野史能解压吗?
-
炸沉大和号:美军以微小损失将日本最大的战列舰送入海底
-
刚刚,美国四大权威部门,集体给中国泼脏水,外交部回应!
-
二战后一直默默无闻的南非为何能成为非洲的老大
-
巴拿马运河的前世今生:血、泪与奇迹
-
美国大兵随意凌辱杀害越南女孩 事件曝光后拍成三部电影
-
俄罗斯士兵为救中国记者而牺牲,记者答应照顾其妻儿,现今如何?
-
看完这两点原因,你就知道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都在欧洲!
-
芬兰的奥兰群岛,为什么岛上都是瑞典人?
-
他是打仗最无能的日军战犯,打了败仗就搞屠杀,后骨灰被扔进大海
-
[图文]诸葛亮手里的王牌是一支“外籍职业雇佣军”
-
越战时期美越在胡志明小道的血腥较量
-
当年英国打马岛战争,用大西洋哪个小岛做中转站?
-
国王也能借?此国独立后发现缺个国王,于是向他国借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