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狠刽子手:28天用手枪射杀7千人,最后一个杀的是自己
文/快哉风
瓦西里·布洛欣,这个你或许从没听说过的人物,是前苏联斯大林年代的首席死刑执行官,他亲手处决了上万人,还创造了一个28天枪杀7000人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图:真实的万人斩布洛欣,看上去是不是充满杀气?
布洛欣1895年出生于苏兹达尔的一个农民家庭,参加过一战,1921年加入契卡(全俄肃反委员会,后改名为国家安全总局,克格勃的前身),1924年8月他在莫斯科卢比安卡监狱执行首次处决,赢得了斯大林的青睐,亲自点名让他担任内务部(斯大林时代的警察机构)的首席刽子手。
图:苏联内务部行刑队员老照片
刽子手是个非同寻常的职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住这样残酷的工作。在苏联时期,一个优秀的刽子手必须拥有以下三点:1、绝对的忠诚;2、冷静的心态;2、出众的技能。
布洛欣这三点全部具备,他忠于斯大林,精通业务,对命令不折不扣执行。
图:苏联内务部行刑队员
苏联的大清洗时代(肃反运动),尤其是1937-1938年的高潮时期,一共有68万人被处死。作为首席刽子手,布洛欣参与了许多著名军政人物的处决,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是被他亲手处死。甚至,内务部的两任首脑亚戈达和叶诺夫也是由他处决。
图:苏联红军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布洛欣在大清洗时代究竟枪杀了多少人?具体无法统计,俄国国内的说法认为,由他参与和组织的处决至少有1万人。
布洛欣最毛骨悚然的处决经历,发生1940年春: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警察和知识分子,在加里宁、哈尔科夫和卡廷森林被苏联军队秘密杀害,史称“卡廷事件”。
图:苏联内务部行刑队
2.2万人中,布洛欣一个人杀了三分之一。
布洛欣负责加里宁监狱的执行,上万名波兰州警察和边境保护团的军官,在这里被集体谋杀。当时,苏联内务部在加里宁监狱特别建造了一个地下执行室,特别设计有隔音的软垫墙,以防其他囚犯听见枪声,带有软管和排水管的倾斜地板,用于冲洗和清除血迹。
图:波兰电影《卡廷》剧照
作为头号执行人,雄心勃勃的布洛欣起初决定一晚枪杀300人,后减少为250人。根据披露的历史资料,布洛欣行刑时围着屠夫的皮革围裙,并戴着皮帽和橡皮手套,以免军服被血弄脏。布洛欣行刑的手枪是德国制沃尔特手枪,因为这款手枪比苏联TT-30手枪的后座力小,利于多次击发,而且万一尸体被发现,可以有否认的借口。
图:波兰电影《卡廷》剧照,重现布洛欣行刑一幕
布洛欣的行刑队有30人,押解、处决、运输、埋尸分工严密。处决都是在夜间进行,黎明前结束。先由警卫将波兰囚犯戴上手铐,依次单独带入执行室。接着,门后的布洛欣用手枪对着囚犯后脑勺开枪。再然后,尸体从后门搬出装上平板卡车,运到郊外推土机挖好的25座壕沟掩埋。
图:后来被发现的波兰军官万人坑
布洛欣和他的团队每晚不知疲倦地工作10小时,平均每3分钟执行一名囚犯。工作结束时,布洛欣犒劳他的手下喝伏特加酒。就这样,28天的时间里,布洛欣亲手处决了7000名波兰囚犯,因为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他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刽子手”。
图:布洛欣和他的德国沃尔特手枪
因为“有效执行特殊任务的技能和组织能力”,布洛欣被授予了无数勋章(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劳动红旗勋章、红星勋章、荣誉勋章等等),以及一只金表和一把毛瑟手枪,194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斯大林去世后,布洛欣的好日子划上了句号。1953年,他被强行退休,拥有的勋章、级别和养老金全部被剥夺。布洛欣开始酗酒度日,以至于经常酒精中毒神志不清。
1955年2月3日,布洛欣自杀身亡,据说他是用那把奖励的毛瑟手枪,完成了刽子手的最后一次执行。
图:布洛欣与妻子的墓地
今天,布洛欣的墓地在Novodevichy公墓仍然醒目,至少,史上杀人最多的刽子手有一个坟墓,不像那些被他杀死的万人坑里的可怜人。
参考资料:《瓦西里·布洛欣:苏联历史上最伟大的刽子手》、《卡廷和1940年的屠杀》
相关文章
-
欧盟和北约总部,为什么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
哈梅尔1918:澳大利亚人完美一击
-
中国抗日密码战第一外援:雅德礼 称他为“美国密码学之父”
-
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期的模样,这些景象见证了纳粹德国的疯狂
-
环境使然:满清皇帝是如何丧失外交能力的?
-
湖北“点香人”:点一次香600元,日收入过万,直言一般人干不了
-
吴越争霸中楚败原因:奸臣败国
-
英国统治了苏格兰300多年,为啥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
美国为什么一直不敢对中国动手?美专家:中国拥有3大护国利器
-
美国内战时,为何黑人宁愿跑去南方做黑奴,也不愿留在北方做工人
-
[图文]国民党王牌74师是如何覆灭的
-
探究韩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对宣城韩愈文化研究开发的建议(上)
-
法国人为何在意巴黎圣母院?
-
这座遗址发现凯撒卷轴,上写罗马城是一天建成的,专家说:谣言
-
二战后日本最害怕的不是苏美中 竟是澳大利亚?
-
挑战特斯拉?不,凯迪拉克LYRIQ要重新定义豪华电动出行
-
[多图]希特勒最后3年的私人女秘书
-
日本为美军高兴建立妇女防波堤站在夜色里的她们的转行不易
-
红色家风故事①丨革命先烈李大钊的红色家风故事
-
一场流行病侵袭美国临时首都,医生对此也束手无策,人们只能逃离
-
江湖顶级龙头,大哥蒋天升在大屿山的故事,他处理徐霞客的方式
-
古龙首开浪子形象之作《武林外史》
-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的克里木半岛,二战末期雅尔塔会议在此召开
-
三峡大坝这么重要,周围有多少军事力量在保护它?国人看完放心了
-
陕西出土16岁少女遗骸,全身有35道伤痕,七千年前发生了什么?
-
《大明律》为何在日本、朝鲜影响深远?
-
曹操的深谋远虑:论渭南之战中一代枭雄曹操
-
二战时,好莱坞明星都参军报国,让今天多少明星汗颜
-
中途岛海战,美国仅出动3艘航母、军舰23艘,日军为何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