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说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他们之间怎么交流?
比利时没有比利时语,佛拉芒人讲荷兰语,瓦隆人讲法语。这样的情况,在瑞士同样存在。
在瑞士,你是听不到瑞士人讲瑞士语的,因为压根就没有什么瑞士语。
瑞士有四种官方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拉丁罗曼语。瑞士总人口846万,讲拉丁罗曼语的只占0.6%,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瑞士主要还是“三足鼎立”——讲德语的瑞士德国人、讲法语的瑞士法语人、法意大利语的瑞士意大利人,各玩各的,类似比利时的“南北朝”。
德国,就是瑞士的“曹魏”,实力最强。1980年,讲德国的瑞士德国人就占全国总人口的74%。现在这个数字降到了65%,依然是全国第一。瑞士面积4.1万平方公里,而讲德语的人群,就占了74%。瑞士总共有26个一级行政州,讲德语的就占了17个。这点类似曹魏,地广人稠。
法语瑞士人有点像三国的吴,人口和实力都占三国第二位。瑞士人中讲法语的占全国人口将近23%。靠近法国的四个州都讲法语,和法国更为亲近。
意大利语区实力较弱,类似蜀汉。
为什么瑞士会以讲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的人为主,看地图就明白了。瑞士正北是讲德语的德国,正西是讲法语的法国,正南是讲意大利语的意大利。夹在三大国中间,瑞士想不受三大国的影响都难。至于正东的奥地利(包括列支敦士登),倒是个比瑞士大不了多少的小国。可是,奥地利(包括列支敦士登)讲的也是德语。
瑞士靠近德国的区域讲德语,靠近法国的区域讲法语,靠近意大利的区域讲意大利语。这和比利时差不多,靠近荷兰的佛拉芒人讲荷兰语,靠近法国的瓦隆人讲法语。
德国是欧洲工业领头羊,法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意大利也是经济强国。面对三大国,瑞士就像个小不点,三位大佬哪个也惹不起。怎么办?干脆把德语、法语、意大利并列为官方语言,三不得罪。至于拉丁罗曼语也成为官方语言,这是瑞士出于保护小语种的考虑。
不过,并不能因此把瑞士的德语区当成德国的一部分,他们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德国人去瑞士德语区,未必能听说讲德语的瑞士人说的是什么,有点鸡同讲鸭。
瑞士德国语还有一个名字,叫阿勒曼尼语,和德国的德语并非一个概念。甚至是在瑞士的德语区,各个地区的德语互相听着都有些费劲。在瑞士,德国的德语被称为标准德语(Hochdeutsch),以区别瑞士的德语(Schweizerdeutsch)。很多时候,标准德语可能更像是瑞士的官方德语,比如在电视广播或公共教育中,用的都是标准德语。
你可能会注意这种情况:瑞士和法国的关系,多少要比瑞士与德国的关系好一点。为什么呢?和语言也有关系。
瑞士的法语,和法国的法语没有那么大的差异,二者是可以轻松进行交流的,无论是说话或是书面。打个可能不是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辽宁人和黑龙江人都说东北话,虽然略有差异,但听懂是没问题的。
法语有这个优势,导致法语在瑞士的德语区,甚至比瑞士德语更受欢迎。所以,在瑞士的德语区,法语更为流行一些,这也在客观上增进了瑞士与法国的关系。
当然,为了避免外界不必要的联想,瑞士还是做了点技术处理。在瑞士,讲法语的地区被称为Ia Suisse romande,刻意避开了法国名称。
那么问题来了,来自不同语区的人们如果在一起,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怎么交流?他们其实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选择——讲英语。如果对方来自另一个语区,那就讲国际通行的英语,大家都能听得懂。
不过呢,为了保持各个语种在国内地位的平等,瑞士会在国内很多地方同时用三种语言进行标注。比如瑞士很多火车站会有缩写,放在别国,自然要用本国的主体语言写。可瑞士有三大官方语言,为了照顾各方,火车站“瑞士联邦铁路”的缩写用三种语言,也就是德语的SBB,法语的CFF,意大利语的FFS,按人口使用语言的比率排列前后。
面积不大的瑞士,竟有三种主要官方语言,交流确实是个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反而能促进各地区的相安无事。有个瑞士官员曾开玩笑地说:知道我们瑞士为什么这么安静了吗?就是因为法语区、德语区、意大利区语的人互相听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历史上,巴基斯坦军事实力远不如印度,为什么印度却不敢硬打
-
陆小曼前夫王赓:懂爱却不懂人性,最终失去所爱还赔上了大好前程
-
上甘岭66周年:志愿军前赴后继与敌同归于尽,打败强大美军
-
欧洲最害怕的国家,也是欧洲的救星,两次世界大战都救了欧洲
-
“失传的奇迹”这种兵器现在真的已经不会再被生产了!
-
他一手主导了旅顺大屠杀,最后被中国的大炮炸成了碎片
-
美军宣称扩大核武库,F35未来可轰炸莫斯科,俄上将出面警告
-
天启是剧中最可怜之人,对上古的爱比白玦更深,却只能帮人养孩子
-
1941年的日全食让鬼子吃了败仗,日军为何特别惧怕日食?
-
老照片1978年的苏联模特看看那时候苏联的时装
-
姚策儿子改名为“郭谏言”,熊磊名字未刻墓碑上?背后意味深长
-
塞尔维亚最北的伏伊伏丁那省,为何是东欧大粮仓?
-
叛徒出卖萨达姆,向美军索取2500万赏金,却遭回应:你想得倒挺美
-
古代青楼为何要养魁梧壮汉,除了当保镖外还有这种操作,厉害了!
-
美国飞行员别连科,驾驶高级战机叛逃美国,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
台防务部门负责人拒拆“两蒋”铜像 “这就是历史,没有理由动它”
-
刚刚,俄罗斯在联合国公开警告:我们就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
他在火葬场工作,真实身份却是战斗英雄,元帅们曾排队向他敬酒
-
为何吐蕃持续两百多年攻打强大的大唐,而不攻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
乱世逆袭的陪嫁丫鬟,小姐是嫔妃,她却成为了皇后
-
从鱼玄机到杜十娘,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根源是什么
-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日记本、背包等遗物
-
古代的火折子,为何像打火机一样冒火?古人智慧不容小觑
-
从库页岛之争看中日差距,原来中国的落后,在康熙时已有征兆
-
亚美尼亚发现最古老的皮鞋,为何里面塞草,这是一种大智慧
-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猫主子:发生在英国政府内部的利爪斗争
-
招人唾弃的第一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生平简介
-
日本人的养子制度
-
毛文龙:死在袁崇焕手上的明朝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