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史海揭秘:苏美首脑热线数次防止“核大战”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新华社发
近日,中美两国国防部长正式对外宣布同意建立两国国防部直通热线。历史上,建立军事热线是各国间加强军事互信,减少军事误判的重要手段。美苏在冷战期间建立了首条国家首脑间"即时联系"的军事热线,它多次将两个超级大国从核大战的边缘拉了回来。
首脑热线装在囚室里
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核导弹的动向被美国发现后,美国总统肯尼迪随即宣布封锁古巴周边水域,并准备入侵古巴。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处在核大战的边缘。危机期间,双方谁也摸不清对方底细,完全处于一片"战略迷雾"之中,即便赫鲁晓夫最终屈服,经苏联驻美大使馆送来关于解决危机的建议信也让肯尼迪难辨真伪,美国情报专家经过12个小时的甄别,才把这封3000字的信件内容分析完毕。危机结束后,白宫高官们觉得如果美苏之间的交流能更快一些,那么危机将更容易解决。
1963年6月,美苏在瑞士日内瓦签署《建立直接交流热线的备忘录》,这条直接交流热线是为了建立美苏两国之间的信任,防止因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而导致核大战的爆发。根据备忘录的要求,美苏热线是一条双向电报电路,这条线路途径华盛顿、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和莫斯科,其中华盛顿-伦敦段通信联络依靠世界上第一条跨大西洋电话电缆连接。为求保险,美苏两国还另开辟了一条华盛顿-丹吉尔(摩洛哥)-莫斯科的备用无线电通讯线。
首脑热线将白宫和克里姆林宫联系起来。美苏热线在莫斯科的终端被称为"红机",所谓"红机"其实徒有其名,它没有语音通话功能,更像是一台密码电传机,此举主要是两国元首担心声音传达容易产生误解或误听。"红机"被苏联视为顶级机密,为求保密,苏联向本国以及民主德国的160多家企业下达生产任务,让它们各自生产一部分零件,然后由克格勃第16局(即无线电侦察总局)负责组装调试。为保证安全,机器被设置在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地下囚室里,这里在沙皇时期曾关押过十二月党人。
苏联总理的烦恼
美苏热线的首次使用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空军在开战不久就重创了阿拉伯国家的空军。作为阿拉伯国家的盟友,苏联在地中海集结重兵。美国注意到苏军的异动,立即向相关水域派遣了航母战斗群,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甚至威胁说:"如果苏联敢动以色列一个指头,美国不排除与苏联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
考虑到可能与美国发生冲突的风险,苏联在最后一刻退缩了。6月10日,受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委托,总理柯西金、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和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走进克里姆林宫地下囚室,首次通过"红机"呼叫美国总统约翰逊。号称"苏联首席翻译"的苏霍德列夫陪同三位领导人来到热线旁,当柯西金发现热线不是一部电话时,立刻质问苏霍德列夫:"为什么没有听筒和话机,我们怎么和美国佬通话?"苏霍德列夫回答:"总理同志,这不是电话,而是一台远程电报打字机。"
除了安德罗波夫,柯西金和葛罗米柯都对这条热线表现出急躁情绪,两人习惯于在电话前高谈阔论,而不是一个接一个把话说完,然后由口译员把他们的话速记在文件上,再通过密码发送,柯西金抱怨自己就像"在排队买面包"。领导人不满意,负责翻译发报的口译员们也是一肚子怨气,因为柯西金、葛罗米柯长期从事外交工作,嘴里总是充满华丽的辞藻与空洞的修饰语,苏霍德列夫不得不为一句关键的句子等上半天,而自己又不好意思停下笔,只好用外人看不懂的速记符号"画素描"。尽管沟通如此不便,但美苏首脑终于就共同缓和中东紧张局势达成协议,不久,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正式停战。
经过这次事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不再忽视热线的功效。1971年,美苏双方一致同意将军事热线系统提升到更先进的卫星传输模式,由两颗美国国际通信卫星和两颗苏联"闪电-2号"通信卫星担任信息中转任务,这样美苏领导人实现了真正的语音通话。根据勃列日涅夫的要求,克格勃第16局的专家们在其政治局办公室里安装了热线电话,可直接与白宫通话。当勃列日涅夫需要与美国总统通话时,这部电话会自动启动"机密专线",专线上的声音信号全都经过加密处理,即使被人窃听或捕捉到也不可能还原成原始的声音信号。该电话机没有拨盘,也不用拨号,只有各种神秘的字母按键,至于这些字母的特殊含义,只有勃列日涅夫本人、他身边的秘书以及安全人员知道。
相关文章
-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二)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22日
-
19世纪末,一群美国人靠模仿中国人走上人生巅峰
-
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才知道苏联真不是德国的对手
-
王熙凤对平儿一个不好,平儿就对她三个坏,这对主仆的感情太塑料
-
平津战役真实内幕 平津战役简介
-
二战后苏联虎视眈眈,为何美国却裁军900多万
-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骑兵真的战无不胜嘛?
-
“六亲不认”指的是哪“六亲”?
-
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
日本的国歌为何像哀乐?其实就是,韩国人却说:这是在歌颂我们
-
流金溢彩—乌克兰博物馆文物及实用与装饰艺术大展:无极斋分享
-
红船听书|今日起连播郭学工长篇历史著作《马仁兴传记》
-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
抗日烽火中的浪漫情侣 彭雪枫将军与林颖
-
潮阳东波古寨奇特的寨门和寨墙
-
山东人闯关东,到达目的地后,一开始如何维持生计?
-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来历:外国侵占逼出主权意识
-
张万年总结抓越南女特工3招经验:一撩二看三嗅嗅,一抓一个准
-
苏军统帅朱可夫打了很多胜仗,但有一种战术却被西方国家诟病
-
他在一本200年前的书里,发现了中国宝藏,盗走后卖了2亿
-
[图文]二战胜利之吻男主角在德州赌场里去世
-
[图文]罕见的解放初广州陆海空三军女战士合影照
-
二战前德国为何能在短短的数年内崛起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
-
侵华老兵来谢罪,一个大学生的提问让他哑口无言一身冷汗
-
23年过去了,还记得98年抗洪中牺牲的李向群吗?父亲:替儿子抗洪
-
德国新书详细披露反战军官策划刺杀希特勒内幕
-
她16岁被日军抓去,被当做四脚牛做事,一生都在等待一个道歉
-
中国曾成功改造千名日本战犯 重犯无一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