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不可轻拜,徒弟不得轻收!
自轩辕黄帝崆峒拜师广成子学道以来,拜师已有悠久的历史。在道教里,拜师分两种:一种是拜师出家,一种就是拜学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这是两回事。
01
出家时(或者刚入道门皈依时)拜的师父称为“拜度师”,也称恩师、师父,就是“事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
一般情况下拜师的时候,师父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做一个道场,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然后师父赐徒弟道名,成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
但是,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一般出家三年后,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给弟子举行“冠巾”仪式,表明是真的出家人了。
之后就鼓励弟子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
这个”师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出自韩愈《师说》)“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02
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这里的“师傅”与教学关联,显然指的是老师。
拜师父一生只拜一位,先生(老师)可以拜多位。自己的师父(度师)即是自己的亲师父,一生只能是一位。冠巾受戒之前也是须要征求自己师父同意的。而作为师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师父,那就断不可再收此人为徒弟了,只能收为学生。
很多人都在问师父怎么找?皈依道教的师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或高道大德,多数看与师父的缘分。
自己积善行德,有机缘的自会相遇,为师的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徒弟是学不到真东西的。
道家讲究正统传承法脉,千万不要学那些邪法,不是心志变得更加狂妄就是变得更加贪欲,最终没什么好下场。正统法脉需经师傅开坛上祈上界、上表入道疏文,有了这个才会得到师父及祖师爷的承认。
惟愿众生,得闻正法,万罪冰消,善芽增长!
惟愿众生,得闻正法,永断得迷,常修正道!
惟愿众生,得闻正法,不落邪见,法轮常转!
祖师言:
“心存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见我不拜又何妨”
相关文章
-
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从五千年的陶瓮到明代金“信符”
-
小型镰刀龙类恐龙:峨山龙 仅出土一块下颌骨碎片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什么时候开始“苏杭”并称齐名的
-
阿特拉斯科普柯龙:澳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1亿年前)
-
周恩来提议刘伯承为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
帕克氏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大腿比小腿长且发达)
-
武则天的姐姐为什么叫韩国夫人?国夫人是皇室女眷最高称谓
-
为何作宝方鼎被锈蚀,而应公方鼎却完好,因古人有神秘“黑科技”
-
历史上消失的四个人:老子骑铜牛西去 徐福寻长生不老药
-
韩信未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但打仗却很厉害,原因是什么?
-
古代的铜镜很珍贵,有一种铜镜最好谨慎收藏,因它的功用“特别”
-
正在阅读:何万祥:滨海军区战斗英雄
-
三国十大猛将都有谁 他们分别有哪些过人之处
-
向警予:为妇女解放奋斗一生
-
文博探秘丨先秦等十六国墓长啥样?原来也流行带天井的“三进院落”
-
成吉思汗4600个骑兵,为何能消灭30万人口的克烈部?
-
命运多舛令人遗憾——话说皇帝的闲章
-
他是粟裕的老首长,未授将帅军衔,如今没多少人知道他!
-
毛泽东当年为何不屑于考北大?
-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他机智夺取和氏璧(不惧秦王)
-
三角龙:北美洲大型恐龙(长8米/最强食草恐龙之一)
-
古代每一次改朝换代,都要死几千万人?其实这才是真相
-
美媒:为何古代中国人在打仗时表现很业余?中国网友回答很解气
-
历史曾有4人“泄露天机”,后来怎么样了?结局你一定不知道
-
历史上真的有虞姬这个人吗?虞姬是怎么死的?
-
该兵种从10万大军到几乎消失,战时所向睥睨,留下的精神令人敬佩
-
美甲龙: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体长7米/可捶杀食肉恐龙)
-
秦始皇与汉武帝为何那么仇恨商人?
-
为什么有些朝代永远也上不了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