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锦文坊 > 历史秘闻 > \

武当隐仙岩:历代高人修炼之地

原标题:武当隐仙岩:历代高人修炼之地

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沿五龙公路前行16公里,至第一个隧道再登山约500米,便是隐仙岩。隐仙岩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的一座大型岩洞,在中国道教历史上久负盛名。史书记载,许多高人曾在隐仙岩修炼,因此这座岩洞也如名字一般神秘,声名远播。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有诗云:“真仙不住山,那有山中迹。同是谪仙人,相逢不相识。”

武当山传奇高道任自垣,在纂修明代武当山第一部山志《敕建大岳太和山志》中指出:“隐仙岩,一名尹仙,一名北岩。在竹关之上。高耸云烟,俯视汉水,石如玉壁,呈瑰纳奇。古神仙尹喜、尹轨所居。历代神仙多炼大丹于此,丹室炉灶存焉……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敕建砖殿三座,以奉玄帝,邓、辛天君,钟吕二仙。又置道房三间,钦选道士焚修。”

据传2500年前,一位叫尹喜的人,善观星气。一日,尹喜遇到老子,求得千古奇书《道德经》。读完《道德经》,他仿佛被点燃心灯,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决定辞官归隐。他离开河南函谷关,一路向南奔波,历尽艰辛,终于来到湖北武当山,找到了心灵的皈依。在隐仙岩,尹喜开始了寂寞而漫长的修行。尹喜由此成为武当山有记载的第一位修道者。

除了尹喜之外,历史上还有许多高人在隐仙岩修炼。在宋元之际,来武当山修炼的人主要以隐修为主,这些人在隐修时“恨山不高,林不密,惟恐闲名落人耳中”。虽说他们留下许多踪迹,但少有史书记载。

隐仙岩实际上是一座长15米、深1.5米的岩洞。如今,隐仙岩的岩洞内仅存砖石殿六座,石雕镂空供案一张,石雕神像五尊;有彩绘,皆砖雕斗拱飞檐。岩洞右侧为道房遗址,方整石崇台岿然,蹬道已残。岩外有青石矮墙相护。

在隐仙岩的正中石殿内,存有两尊石刻造像,其造型粗犷,服饰独特。经专家考证,初步认为是为道教信奉的太阳帝君和太阴元君,即太阳和月亮二神的造像,石像背后有两排神秘的文字。这两排酷似篆书的文字如何读、代表着什么,至今无人破解。其它三尊石雕神像为真武、邓天君、吕洞宾道教神仙,为明永乐十年敕建。

正殿前摆着一个比石殿还要宽的香案,此香案是武当山最大的石雕香案,由案身、案板两块大石契合而成。案身四周精雕细琢,几乎是镂空的纹饰,花纹精细繁杂,让人叹为观止。试想数百年前,在没有现代切割机具的条件下,是如何开采出这么大块的石头,又是如何搬运进来的,然后雕凿成如此精美的香案?其水平之高、工艺之精、条件之苦,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隐仙岩说是石殿,其实是砖殿。砖上的纹饰精美异常,每个石殿的结构精巧细腻,砖构斗拱勾心斗角,繁复错杂,古人的智慧让人惊叹。随着岁月侵蚀,许多砖饰已残损斑驳。

武当山特区文物宗教局介绍,2018年是武当山文物维修复建的项目建设年。去年,在已实施的13个项目的基础上,再投资3亿元启动玉虚宫父母殿、仁威观、隐仙岩、太常观、威烈观、古建筑群安防工程等项目。2018年9月,隐仙岩文物保护工程动工。整个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目前已经完成15%。(武宣)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