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鸽传书PK八百里加急,哪个快?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说起最近的热播剧,那非《庆余年》莫属了!当长公主拿起“飞鸽传书”送来的“范闲举动”密报时、当王启年使用弹弓射下监察院的“飞鸽传书”时,西奇妹就决定写下这篇:飞鸽传书PK八百里加急,选哪个?
▲《庆余年》中监察院的飞鸽传书,被王启年使用弹弓射下。
▲《庆余年》中,公主手下给她飞鸽传书。
如今有“使命必达”,古人不甘示弱,他们说他们也有“飞鸽传书”和“八百里加急”。那么,两者相较,哪个更快呢?《庆余年》中送信者为何不用“八百里加急”?古人又是如何做到“使命必达”的?
真实的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八百里加急”并不是指一天要奔跑八百里的意思。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
历史上典型的“八百里加急”,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时期。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变时,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池。两地的距离是3000里,6天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判断当时的“八百里加急”达到了每天500多公里。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
古代规定急件时,马每天要跑300里,如果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 里、600 里、最快甚至能达到 800 里。按照如今的开车速度,即使跑高速,800里也很勉强。那么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八百里加急: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 20 里设置一个驿站。唐朝最鼎盛时,以长安为中心,全国有八条主干道,州县之间互有通道,兼具邮、驿功能的驿站多达1639所,2万多专职服务人员和1万多驿兵为其服务。
▲八百里加急原理示意图。
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注明了“马上飞递”字样,就表示信中传递的信息关乎国家存亡,接下来遇神杀神,挡路者死。递送期间,马儿的奔跑速度必须达到每天300里以上。但有个问题,一般唐朝快马一日可行180里,这显然达不到“安史之乱”时的日行500里。怎么办?换马!换人!接力!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沿途驿站随时进入红色待命状态,铃声一响“快递小哥”立马起身接力,换马换人,将“千里马”的最大极限发挥出来。在这种极限情况下,即使是千里马,也常常被跑死。
飞鸽传书:
▲《庆余年》中,公主手下给她飞鸽传书。
飞鸽传书的原理就很简单了,利用的是鸽子的回巢原理。
鸽子是一种十分恋家的鸟类,不仅对地球磁场很敏感而且它天生具有“归巢性”。
举例来说,古人A在某地开设一个信鸽驿站,饲养大量信鸽,让其将这里当做自己的“家”。B出门时,带上一只鸽子。在B需要联络A的时候,就将鸽子放飞,恋家的小鸽子会迫不及待地飞回A处的“家”。
飞鸽传书PK八百里加急:
实际上在没有“机动车”的时代,古人送信依靠的都是动物——鸽子和马匹。
要说两者PK,实际上就是动物之间的PK。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
速度:
八百里加急:古代的快马一般一天跑180里,通过换人换马方案,可以达到300里以上,极限值800里(再快马儿就铁定死了)。使用八百里加急给安史之乱时期的唐玄宗送信,用了6天不到。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
飞鸽传书:《庆余年》中的飞鸽传书,用的是训练有素的信鸽。信鸽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8公里。但如果使用信鸽给“安史之乱”时期的唐玄宗送信,一般需要8天左右。为什么呢?因为动物需要休息需要吃。信鸽飞行期间没法接力,一只最顶级的鸽子一天至多只能飞8小时,也就是300多公里。而且飞行期间,鸽子的食物也无法保证,很有可能忙着找吃的。综合看来,事实上“飞鸽传书”还达不到驿站“八百里加急”速度。
靠谱:
再来一个就是看靠谱率了。马儿在地面上奔跑,能有人为干涉控制,如果马累了,也可以到每隔20里就设置的驿站吃喝或者换马换人。
▲古代的飞鸽传书。
其实在古代,起码在战争时期是绝不用飞鸽传书的。飞鸽传书的不确定性太多太多。比如会不会下雨了,鸽子忙着躲雨去了。会不会遇到好吃的食物,鸽子忙着吃,吃完再走就耽误了速度。再者,鸽子飞行期间,可能会被老鹰等动物捕食。或者是遇到了《庆余年》中的情况,被王启年用弹弓射下?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信件内容落入敌对方手中,对方将信拦截或者换上错误的情报再继续放飞。这样就非常有可能惹来大麻烦。
▲《庆余年》中的飞鸽传书。
所以,在真实的古代,是宁愿跑死千里马,也不愿使用飞鸽传书传递重要信息。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
女子把门神贴反,担心被全村人嘲笑,网友出4套方案供她挽救过错
-
古时候女人避孕的方法 比现代人还要伤身
-
人死后,家属为什么都要穿丧服,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
漫谈古代官场生存法则,帝王之术要看清,乾隆:重用和珅刘墉
-
4大美女不为人知的身体缺陷,貂蝉不算什么,杨玉环让人难以接受
-
传承绿色文化积极投身绿色发展事业
-
暹罗暴龙:泰国大型食肉恐龙(长6.5米/距今1.3亿年前)
-
白垩纪植食角龙:野牛龙 仅美国蒙大拿州发现(形似犀牛)
-
杨广统兵灭陈,顺利平定江南,又是如何兵不血刃收复岭南的?
-
民国军阀杨森12妻妾奇异的私生活:杨森妻妾十二钗
-
“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李大钊的后人
-
中日甲午战争是哪一年?光绪20年(1894年7月25日爆发)
-
仙居掌故:“木笼人”江西祭碗窑
-
古代对妻子的称呼,皇帝称皇后/宰相称夫人(文人称拙荆)
-
库房洗劫牵出夺宝案,王世襄如何用智慧追回战国青铜壶?
-
袁天罡是谁:玄学家、天文学家(隋末唐初人物)
-
欧姆殿龙:德国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1.91亿年前)
-
《卧龙吟》将军战马今何在,西极天马添助力
-
小头龙:南美小型恐龙(长4米/带有特殊碟状骨)
-
1949,毛泽东首度访苏内幕
-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十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国演义吕布的故事有哪些 张飞喊吕布为三姓家奴
-
平江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湘鄂赣片区
-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李海文披露1976年京西宾馆的一场交锋
-
揭秘:蒋介石真的是“物流公司的大老总”吗?
-
没时间读完《史记》,读懂这10条经典名句也够用了,建议收藏!
-
班勇四年征服西域 班勇却悲惨下狱
-
师父不可轻拜,徒弟不得轻收!
-
《秦时丽人明月心》敏夫人是好还是坏?敏夫人结局怎么样?